沟通的艺术这4点让你学会如何有效倾听

北京荨麻疹防治医院 http://m.39.net/pf/a_9159711.html

乔·吉拉德被誉为当今世界最伟大的推销员,连续12年平均每天销售六辆车,这一记录至今无人能破。但他曾经也有过“到嘴的鸭子飞走了”的情况。

在一次推销中,乔·吉拉德与客户洽谈顺利,就要签约成交时,对方却突然变了卦。乔·吉拉德十分不解。当天晚上,按照客户留下的地址,他登门拜访,去求解。

客户见他满脸真诚,就实话实说:“你的失败在于你自始至终都没有听我讲的话。就在我准备签约之前,我提到我的独生子即将上大学,而且还提到他的运动成绩和他将来的抱负。我是以他为荣的,但是你当时却没有任何反应,而且还转过头去用手机和别人讲电话,我一恼就改变主意了。”

在这个故事中,乔·吉拉德因为没有倾听客户导致签约失败。而他自己也说:“有两种力量是比较伟大的,一是倾听,二是微笑。”

同样的,《沟通的艺术》中,作者罗纳德·B阿德勒和拉塞尔·F·普罗科特也说到“倾听是非常复杂的活动,它的价值就如同‘说’在一个谈话过程中的重要性一样。”

他们两人使用故事片作为教学用具,多年来,围绕“沟通”这个主题广泛地撰写文章、四处演讲,并合作出版了多本教材。

《沟通的艺术》这本书,分为“看入人里”、“看出人外”和“看人之间”三部分。其中,“看出人外”这部分就强调了倾听的重要性。可见,所谓沟通,不只有“说”,还有至关重要的“听”。

1、听不是倾听

有一个针对大学生的研究显示,在他们的沟通时间中,大约有11%的时间花在书写上,16%的时间花在说话上,17%的时间花在阅读上,但有超过55%的时间花在倾听上。可见,在日常的沟通中,我们确实是花了更多的时间在倾听别人说话上。

但你真的知道什么是“倾听”吗?

有人说,倾听就是听啊,这有什么难的。不!倾听与听大不相同。

《沟通的艺术》中解释道:听是声波传到耳膜引起振动后经听觉神经传送到大脑的过程;而倾听是大脑将这些电化学脉冲重构为原始声音的再现,再赋予其意义的过程。

简单的说:听是自动的,除了一些客观原因,如疾病、外伤造成失聪等,我们大部分时间都在听,听是我们的本能。

但倾听是一种选择。就像有时候我们厌恶一个人,我们就会自动地或无意识地“屏蔽掉”他的声音,又或者无聊的故事、喋喋不休的抱怨,我们都会选择性的“听”。

积极心理奠基者埃伦·兰格,因为她的祖母说自己的头盖骨里仿佛有“蛇在钻动”,所以带去看医生。但医生只是按部就班地进行诊断,并没有理会他们听到的信息,直接诊断为衰老的迹象。而埃伦·兰格她们也直接对“专家”这两个字先入为主。但实际上,祖母是罹患脑癌,最终被夺走了生命。

这个故事里,埃伦·兰格和医生都没有接收到祖母话语中的信息,导致误诊了祖母的癌症。这种情况就是《沟通的艺术》中说的“心不在焉的倾听”。

“心不在焉地倾听发生在我们自动地或常规地回应别人的信息时,通常不用太专注和费神。”与之相反的,是“心无旁骛的倾听”。

你有注意过自己什么时候是心无旁骛地倾听吗?可能是一群人在聊“八卦”的时候,可能是聊到“钱”这个话题的时候。

所谓心无旁骛地倾听,是指涉及对我们接收到的信息给予仔细而审慎的专注和反应。

这样的“心无旁骛的倾听”就是我们说的有效倾听。

2、为什么不能有效倾听

“高山流水”这个词,大家耳熟能详。故事源于一个暴雨天,一个琴师乘船游泰山,突遇暴雨,他便在船中弹起琴来。时而舒缓,时而高亢。突然,船外传来一声叫好。

琴师出来一看,是个樵夫。于是便邀请他进入船舱。琴师先是弹奏了一曲赞美高山的曲调,樵夫说:“真好!雄伟又庄重,好像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于是,琴师又弹了一曲表现奔腾波涛的曲调,樵夫又说:“真好!宽广浩荡,好像看见滚滚流水,无边的大海一般。”

琴师高兴极了,他激动地说:“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从此,两人成为知己至交。这个琴师就是俞伯牙,樵夫就是钟子期。

钟子期善于倾听俞伯牙的琴音,收获一生知己。

生活中,我们总会听到有些人说自己没有朋友,可能就是因为你没有认真地倾听别人说话。

《沟通的艺术》中说:虽然听起来有点悲哀,但我们不可能在所有时间里都做到有效倾听。

而原因大致有如下几点:

超负荷的信息:如今是信息时代,我们的生活中充斥着各种各样不同的信息。不仅来自朋友亲人,还有各种社交平台。当面对这样的信息洪流,我们很难每时每刻都有效倾听。

先入为主:所谓先入为主是指我们通常会将注意力放在自己关心的问题上。例如当我们在考虑自己的周末安排时,就很难认真倾听别人说话。

飞快的思考:研究显示,人类有能力在一分钟倾听个字,但是通常人们在一分钟内只能说到个字。所以,当别人说话时,我们就多出了思考的时间。这时,我们就会想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比如之前看的电视剧,或者计划怎么把对方怼得哑口无言等。

缺乏明显的益处:通常我们认为说话可以比倾听带来更多好处。所以,生活中,我们总是看见大家迫不及待的想说,从来没有人愿意主动倾听。但其实倾听是相互的。

无法做到有效倾听的原因还有费力、外在噪音、错误假定、缺乏训练、听力问题等。

尽管有这么多原因,阻碍我们进行有效倾听,但卡耐基在《人性的弱点》中说:最善于言谈者是最善于倾听的人,通过与他人连接,它赐予你改变他人的力量。

所以,我们依然要学会克服阻碍,让自己成为一个倾听者。

、有效倾听的技巧

无论学习什么新技能,都需要有正确的技巧。就像乌鸦喝水,它也需要找到一个正确的把水从瓶子里取出来的方法,才能让自己喝到水。学会有效倾听也是这样。

少说话:你有没有发现,生活中总有些人,嘴上说着让别人说,可听不了两句话,就迫不及待插嘴。

古希腊哲学家芝诺说:我们生来有两个耳朵,却只有一个嘴巴,就是为了让我们多听少说。因此,有效倾听的第一个技巧,就是少说话。

少说话不代表沉默,而是倾听时就认真听,到后面,我们可以就接收到的信息给予理解和反馈。这才是给说话者最大的尊重。

摆脱注意力分散:当下的我们,有太多分散注意力的设备。例如手机。我们总是在跟朋友聊着聊着,就可能被一条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yae.com/rszz/105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