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成功的捷径是以终为始

如果没有明天,你会为你这一生感到遗憾吗?

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死去,总以为生命是一条流淌不息的河,但世间万物都有终。不管人生有多少路要走,一定不要着急,慢慢规划好,以终为始去追逐这一生梦寐的生活。

01、以终为始是什么?为什么我们的努力总是不见成效?

我们大多数人对“以终为始”这个词并不陌生,但真正的理解与实践并不那么容易。最近看《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第二个习惯讲到以终为始,对此有了新的理解与感悟。

史蒂芬.柯维说:“任何事物都需要两次创造。”

意思是什么呢,就是我们做任何事物之前都应该先在头脑中构思一遍,也就是心智上的第一次创造——“终”;然后再进行实践,即行动上的第二次创造——“始”。这便是以终为始。

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先清楚自己方向。这样才能对当下遇到的问题,了如指掌,做出正确判断。即心中一定要先有目标,才知道怎么开始。

马云说:“因为相信,所以看见。”

马云所相信的东西,就是头脑中完成第一次创造的产物,像灯塔一样,指引他慢慢走向外界,直到在现实中看见成功的那一天。

我表妹是一名高校毕业的90后,有能力有学识,最重要还很努力。毕业5年,换了好几份工作,却都不满意。

第一次,她根据自己的专业选了一家外贸公司做翻译,入职后觉得越做越没意思,就辞职了。第二次,看到别人做电商销售很赚钱,便去应聘,一段时间后,觉得自己不合适,再次辞职。第三次,想着现在互联网是风口,工资高,而且更容易成功,就到了一家互联网公司,几个月后,给我讲,觉得自己选错了。前不久又报名了人力资源的课程,我就问她,你想要通过学习达成什么样的目的?她说不清楚,就是觉得自己少了一门技术,报人力资源只是想再提升下学历,后面还想去学一个平面设计。但是还是好迷茫,不知道自己做什么?比不过同龄人,精力还被97后反超,感觉什么都拼不过人家。

看上去,表妹真的很有上进心,也很想做的更好,但在不清楚目标的行动下,所有的努力终究不过一场徒劳。

古罗马哲学家塞内卡有句名言:“如果我不知道要驶向哪个港口,就没有任何风向适合我。”

如果我们一直在努力,依然感到生活不顺,或许不是因为生活的本身,而是源自你的迷茫。就好比不知道目的地的水手在海面航行,历经一个月,也没有抵达终点,所以说选择比努力更重要,也就是以终为始的力量。

02、以终为始有什么作用?它是如何帮我们找准方向成为成功路上的基石?

以终为始是要求你有一种全局观,就像是一场旅行、一次博弈,甚至整个人生的终局,发现核心问题,找到通往人生目标最优质快捷的一条路。

1、学会逆向思维,确保做正确的事

“乌鸦喝水”的故事想必大家早已熟记于心。乌鸦的嘴巴不够长,没法喝到水,也没办法把瓶子中的水倒出来喝。但聪明的它不停地往瓶中放小石子,瓶中的水面慢慢升高,就能轻而易举地喝到水了。聪明的乌鸦巧妙的运用了逆向思维,瓶子里的水最终成为了它的囊中物。

乌鸦不想喝不到水,所以它想尽一切办法也要喝到水。简而言之也就是你不想要那种结果,就避免会导致这种结果的行为,反其道而思之,让思维反向对立面方向去发展,也就是反向思维。

正如一句谚语:“我只想知道将来我会死在什么地方,这样我就永远不会去那里了。”

生活中绝大多数的成功者都知道如何规避风险,从而确保做正确的事。

2、“以终为始”是获取成功的重要方法论

养成“以终为始”的习惯不仅能帮我们找准方向,还能提升工作效率,节省成本。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情况,之前我和妈妈开车去一家超市,但我不清楚在哪儿,妈妈说她知道,喊我不用管她给我指路。结果由于妈妈不会开车,她按照走路的路线在指引我,或者在转弯路口没有提前告知,最后本来只需要花10分钟的路程,却因多次开错路,花费半个小时才到。

这一路下来,妈妈觉得自己吃力不讨好,我也觉得很累。不仅浪费了时间,也消耗了精力,还破坏了我与妈妈的心情。其实这件事原本很简单,如果我一开始知道终点在哪儿,就会节省很多试错的成本,也能更快到达目的地。

3、识破本质,挖掘潜在价值

终局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本质,只有超越表象,识破本质,化繁为简,才能发现价值,取得胜利。

在众多互联网中,阿里巴巴为什么能够成功,不单单的靠机遇,更重要的是因为它识破了中小企业的生存困难,没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yae.com/rszz/104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