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条例看延庆生态修复服务助力绿色

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筑牢绿色安全屏障。延庆区始终高标准践行冬奥可持续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保护与冬奥工程一体推进,紧密围绕《北京市生态涵养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条例》,着力将延庆赛区打造成为绿色发展“北京样本”。

据了解,在动“第一锹土”之前,延庆区就聘请林业、水土、生态相关专家组成顾问团,先期开展了生态环境本底调查这项极具前瞻性的工作,对赛区内动植物分布进行详细摸底。同步评估奥运设施建设可能产生的生态环境干扰,编制生态修复方案,制定动植物保护措施,梳理形成54项“矩阵表”,为赛区建设划出“生态底线”。

与此同时,延庆区始终坚持生态优先原则,采取“工程避让、工程减缓、工程补偿”等多种手段,最大限度降低施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根据每一棵树在施工中受到的不同影响,“一对一”私人定制保护方案,分类采用就地保护、近地保护、迁地保护和野外回归全方位的保护措施。还聘请了高水平专家编制各区域表土剥离方案,实现原土、原地、原样回填,这是首次提出高海拔全范围剥离。同时结合施工建设形成自然空间,有序开展动物通道建设和栖息地重建,最大程度维持野生动物生存空间。

历时六年,北京年冬奥会延庆赛区动植物保护、生态安全等生态修复圆满完成。截至目前,已完成赛区生态修复面积平方米,实现了与场馆同步建设完成的目标。

在动植物保护方面,延庆区已建成5个就地保护小区、2个近地保护小区,原地保护树木棵,建设了占地面积为22公顷的冬奥森林公园和近20公顷的迁地保护基地,迁地移植乔木株,近地移植灌草株,保存率约92%,并拥有“一树一档”身份信息。今年“十一”,冬奥森林公园已正式对游人开放。延庆区还建成了11座桥梁作为永久动物通道,保障了各类野生动物活动自由和个体交流。今年以来,通过红外相机拍摄到野猪、猪獾、狗獾、斑羚、大嘴乌鸦、小嘴乌鸦、大斑啄木鸟等有效照片余张、视频余条,物种多样性维持在较高水平。

在生态安全方面,延庆区通过原土覆盖、原貌修复,全手工剥离回用表土8.1万立方米,最大程度保存种子库,有效预防物种入侵,有力支撑海陀山快速恢复原有生态。同时,亚高山草甸挺过严寒、实现“完美回归”,3米草甸全部回铺。与草甸存储装置、高陡边坡修复等技术一样,此项技术同样成功申请了专利。

“下一步,延庆将以冬奥生态修复为样板,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擦亮生态底色,让‘山林场馆、生态冬奥’由蓝图变为现实。”区生态环境局副局长陈荣说。

扫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yae.com/rszz/977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