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藏着个ldquo彼得middo

白癜风诊疗康复 http://m.39.net/news/a_6169094.html

以乌鸦为题的文艺作品着实不少,从迟子建展示哈尔滨生死传奇的《白雪乌鸦》,经过李洱表现日常奇迹与悖谬的《白色的乌鸦》,再到萨克斯勾连英国历史的《乌鸦之城》,这只常被视为不详之物的黑鸟穿梭于文学长廊,乌黑羽毛时不时幻化为雪白,一反常态中饱含对现实的嘲讽或对当下的不甘。

而童书世界的白乌鸦似乎纯粹得多,因为稀有而弥足珍贵,不因格格不入而心生怨怼,以宽容的心态怀抱世界、悦纳自己。《白乌鸦丛书》从《哦,白乌鸦》起飞,通过一个个或谐趣、或离奇、或凄美的故事,展现白乌鸦的灵性、善性,以及人类对人性至美的无限渴望与追求。

去年深秋,我开始筹划《白乌鸦丛书》,该丛书以荟集高品位的中外儿童文学作品为鹄的,其中的中文原创作品力求文本的优质內涵和传世价值。我想,若把这丛书做好了,对于提升儿童文学作品的创作和阅读,一定是很有意义的。

吾友伊人君闻悉之后,说我以前主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时,“麦克米伦世纪童书”的《不老泉文库》,是以其中一本《不老泉》的书来命名的;那么,现在这套丛书里,是否也可以有本关于“白乌鸦”的书呢?我觉得这个想法不错,便说:好呵,干脆你来写一本“白乌鸦”的书吧!

就这样,我把这个好球又传回给伊人,他只能“义不容辞”了。

不久,他发来一篇《绵山:烈焰中的白乌鸦》,是写白乌鸦如何与介子推一起在烈火中殉难的故事,这个凄美的故事很感人,而且文字典雅而有诗意。我读了之后,感觉很好。

后来又相继发来《哦!白乌鸦》和《白乌鸦寻父记》,这两篇的主角是一个叫“白月”的白乌鸦,前者讲述白月从痛苦得想要变黑,到认知自身是“大自然的馈赠”;后者描写白月由历尽艰险地“寻父”,到投身于惊心动魄的“拯救”行动,经由这些曲折、离奇而又充满谐趣的故事,展现一个“初长成”的少女白乌鸦从青涩、挫折、迷茫,到探寻、历练、憬悟的成长轨迹。

再后来的《银河:鹊桥中的白乌鸦》、《东渡:波涛中的白乌鸦》,在这里我就不多说了,光是从题目来看,白乌鸦竟现身于银河之上的鹊桥,东渡日本的波涛,就不难想见作者的想象,是怎样的天马行空、漫无端崖了。

而所有这些“白乌鸦”故事,一以贯之,或者,一言蔽之,就是呈示:灵性,善性,至美之性。

伊人不是儿童文学作家,他自己想必也这么认为。三十多年前,我与伊人结识,他是报纸“读书”版的编辑,而我是出版人,我们因“书”而结缘。

他写过很多品书的随笔(其中包括我所在出版社的不少书),结集出版了几本读书随笔类的著作,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个“散漫的读书人”。这样一个“书生”,来写童趣盎然的书,是不是令人意外呢?我认为,其实也不意外。

早在八十年代初,他就用散文诗的形式,撰写、发表了数十篇寓言童话,篇幅大多是千余字。在这本《哦!白乌鸦》中,就收录了那时候写“飞鸟”的五篇,我们由此不难发现:《哦!白乌鸦》与当年的寓言童话之间的一脉相承——从唯美的文字(类散文诗的)到奇谲的想象力。

所不同的是,较之以前那些简短的寓言童话,如今的《哦!白乌鸦》篇幅要大得多,而这就要求作者想象力的翅膀,飞得更高,飞得更远,看来他是做到了。

十多年前,伊人写过一篇品赏《夏洛的网》的文章——《拿什么拯救你,威尔伯》,谈到E·B·怀特,说怀特曾为著名杂志《纽约客》写了一千八百余篇散文随笔,《纽约客》那种爽净、幽默的文字风格,主要就是怀特奠定的,因此有“怀特是《纽约客》的同义词”之说。然而,怀特之所以广为人知,却是他写的三本童话书:《斯图尔特·利特尔》(即《精灵鼠小弟》)、《夏洛的网》、《吹小号的天鹅》。伊人接着感慨地写道:

“我特别注意到:怀特这三本童话,分别写于他四十多岁、五十多岁和七十岁的时段,从‘不惑’到‘古稀’之年,一直葆有如此充沛、奇妙的想象力,胸膛里跳跃着一颗灿烂童心,这实在是令人羡慕!”

我知道伊人素来低调、谦抑,他说上述这些话,并不是想伦比于怀特,只是要表达对“葆有充沛奇妙的想象力,胸膛里跳跃着一颗灿烂童心”的心向往之。而他的这种向往,现在由他这本《哦!白乌鸦》实证地表达了。

这么多年相处,我感觉伊人是个安静的人,有时甚至有点“讷于言”。他的童心不是外在的(大概跟他至爱的小孙女一起时除外吧),是深藏于心的。我想,或许可以这么说:他心里藏着一个“彼得·潘”。

我们知道,“彼得·潘”是英国作家詹姆斯·巴里创造的童话典型,他是个不想长大的、不安分的孩子,是个到处飞的、异想天开的、总在寻找乐事的精灵。当然,世上没有人能像彼得·潘那样。人都得长大以至于变老,这是自然规律,即使是帝王也没法抗拒。

然而,在心灵深处,藏个“彼得·潘”精灵,是可以而且能够,也跟年龄无关,问题只在于人们愿不愿意,给这个精灵一席之地。心里藏着“彼得·潘”,意味着你还有一颗童心,甚至顽童之心,意味着你对大千世界未失去好奇心,意味着你的想象力没有衰竭,意味着你的创造力没有枯滞,而且一旦勃发,天知道,会弄出什么花样来……

读着伊人这本书稿,一个个风姿各异的白乌鸦,翩翩于眼前,一个个谐趣戏謔的角色和情节,令人忍俊不禁……那岂不是“彼得·潘”从作者心里飞起,在脑海里欢腾,然后顺着笔端,跳跃到字里行间?——呵呵,我是不是也有点“彼得·潘”式的想象了!

这本《哦!白乌鸦》,是“白乌鸦丛书”的第一本,是“首飞”之书。

张开翅膀飞吧,“白乌鸦”!飞到万千读者的手边,带去诗意想象的怡悦;而且向他们报告:还有异趣的、精彩的,也将连翩而来,值得期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yae.com/rszz/94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