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董珍玩不仅是过往历史的沉淀物,更是人类记忆的精美载体,每一件古董珍玩都蕴含着特殊的文化内涵,背后都有一段动人心弦的故事传说。
古董珍玩拍品赏析
拍品名称:清李嘉福旧藏历代铜印
起拍价:
拍品编号,清李嘉福旧藏历代铜印,尺寸不一。印章,古称「玺」,是一种凭证信物,在中国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至今仍普遍使用,宋元以前,印章材料多以金、玉、铜、象牙为主,铸造精美,刻文古朴,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本组拍品是晚清江南著名收藏家李嘉福旧藏,印章造型各异,印纽种类丰富,是不可多得的印章藏品。印文具体如下:
1.苏凤2.李4.医渠5.彭李私印6.稺幼君印7.合同8.尹章之印尹章9.敬事10.李押13.敦德尹曲后侯16.晋归义胡侯17.军司马印18.骑都尉印19.守军侯杨戎20.关内侯印21.大医丞印22.无当司马23.广武将军章24.晋率善叟仟长25.校尉丞之印26.寿昌长印27.官律所平28.牙门将印章31.□重封32.虞龙臣虞日让33.□弘印37.所真38.都司马39.长利41.千秋42.长光43.利行45.46.君胥玉印47.桂48.吴奴49.夏侯建
藏家简介:李嘉福(-),字麓苹,号笙鱼,一号北溪,自署石佛庵主、语溪老民,浙江石门(今崇福)人,流寓吴县。他长期生活在苏州这个收藏氛围极浓厚之地,亦酷爱收藏,精于鉴赏,曾从戴煕学画,向何绍基问字,书法篆刻无一不精。筑“阿宝阁”藏项氏天籁阁旧物,是晚清江南著名收藏家之一,收藏丹青字画、钟鼎彝器、碑帖拓本、金石印章不计其数。在李氏过世之后,其许多收藏归于了另一位丹青名家,也是他的女婿、民国时期著名的“海上四大家”之一的吴待秋。
拍品名称:摇钱树
起拍价:
拍品编号,摇钱树,东汉时期,高cm。这件摇钱树顶端是一只展翅飞翔的凤凰,树冠分为6层,每层4个树枝,树叶婆娑,“果实”累累,饰五铢钱、西王母、朱雀、天马、羽人、奇花异草、牲畜、杂耍、伎乐佳、长臂玩猴等。树座身高浮雕天禄、辟邪相骑,底座以上两两相对,向外延伸。全树造型精美,构图繁复,惜个别叶片有复原,保存较为完整,是研究东汉历史、艺术文化的重要实证。三星堆博物馆有与此树类似展藏,四川博物馆藏钱树高cm,定为一级文物。摇钱树表达了古人渴望财富的愿望。
备注:配件共计48件,含底座1件,树干4件,大叶4件,中叶16件,小猴4件,凤鸟刺顶1件,翅膀2件
拍品名称:清中期伽楠香福禄镂雕如意
起拍价:
拍品编号,清中期伽楠香福禄镂雕如意,长40cm;重78g。伽楠香为沉香中最为珍贵的品种,其树脂含量较沉香高,量少而质优,世称至贵。这件镂雕如意,形体硕大,器身以高浮雕、镂雕等技法满雕葫芦,错落布排,初看繁缛,细看则有条不紊,于精工繁复中不失整体的浑厚敦朴,是同类如意中的代表佳作,正可谓是名香如意两相宜。此器充分表现了伽楠香不事张扬、精华内敛的独特美感,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值得珍爱。
拍品名称:田黄印章一对
起拍价:
拍品编号,田黄印章一对,分别高4.4cm和5.1cm;总重g。田黄石是我国所特有的“软宝石”之一,名居印石三宝之首,是寿山石中最名贵的品种,历来倍受文人墨客所珍爱。田黄石资源极为稀缺,故收藏价值极高,自古便有俗语云:“一两田黄三两金”之说。此对章材质硕大,分别重达.7克和.9克,形制为随形章,甚为罕见,实是难得重器!品鉴田黄,首重质地色泽,此对章色泽金黄,艳而不妖,质地细腻温润,结而匀洁。细细观之,宝光四溢,神韵灵动,肌理萝卜丝纹绵密有致,令人不忍移目。其印文分别为乐存道人、敬慎山房。印面布局得当,线条流畅老辣,金石味甚浓,非高手不可为,仅以篆刻而论,已殊为难得!印盒题字:白沙邨庄清玩,印鉴:桥氏清赏。据考,此为日本近代著名画家桥本关雪旧藏,可谓传承有序。
藏家简介:桥本关雪(-),日本近代著名画家,南宗画家桥本海关之子,幼名成常,本名关一,后改名贯一,又名房弘,字士道,号涧雪散人、龙吟、顽拙道人、四明狂客、关雪狂客、“白沙邨庄”主人等,斋号懒云洞。大正、昭和年间关西画坛的泰斗,日本关东画派领袖。喜汉学,善藏砚,精画山水、花鸟,尤善画狐等动物。书画用印有“日暖熙和”、“永日藏印”、“白文绕笔”等。著有中国游记《支那山水随缘》、芸草堂《关雪画伯墨影集》等。自年起,曾30多次来到中国,并精通中国古文化。与中国不少艺术家过从甚密,与潘天寿、傅抱石、刘海粟、梅兰芳友善,与吴昌硕,王一亭等为至交。
拍品名称:田黄薄意春耕图摆件
起拍价:
拍品编号,田黄薄意春耕图摆件,高9.0cm;重g,其上有款:世斌。田黄石是寿山石中的珍品,其表面时而裹有黄色或灰黑色石皮,间有红色格纹,俗称“乌鸦皮”,为其所独有的外观特征,素有“无皮不成田”、“无格不成田”之称。乌鸦皮田黄因其产量甚少、纹理颜色别具一格而备受藏家青睐。这件乌鸦皮田黄石薄意摆件黑色石皮随格渗入石中,通体萝卜纹隐现,红筋数条,质地细润通透,几近田黄冻。作者随形浮雕作春耕图薄意,天空大雁数行,其下祥云缭绕,又巧借石皮作参天古木,苍虬有力,树荫下田间陇头,四五农夫正鞭牛耕作。画面布局章法有度,层次分明,立体感极强,作者技法老道,线条流畅,构成一幅极富笔墨韵味的立体山水画。
作者简介:郑世斌,福建福州人。毕业于福建艺术师范学校,擅长薄意雕、浮雕。作品曾多次获奖,并入选十余种寿山石作品书籍。现为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福州市工艺美术一级名艺人。现任福建省寿山石文化研究会会员、福建省民协寿山石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福建省寿山石文化艺术研究会理事。
拍品名称:林文举刻薄意香山九老图田黄摆件
起拍价:
拍品编号1,林文举刻薄意香山九老图田黄摆件,5.5×3.8×13.3cm;重g,其上有款:癸亥年,文举。附证书、拓片。这块田黄摆件色泽纯正,温润细腻。作者随形取材,以薄意雕法雕刻香山九老图,布局严谨,构图层次清晰,雕法细腻精湛,不仅将“香山九老”雕刻得栩栩如生,其他部分更是因材就势,饰以山石、树木、藤萝和祥云,布局疏密得当,一派散淡清雅之气。香山九老图是我国传统雕刻题材之一,源于唐朝末年,唐朝诗人白居易曾在故居香山(今河南洛阳龙门山之东),与胡杲、吉旼、刘贞、郑据、卢贞、张浑及李元爽、禅僧如满八位耆老集结“九老会”,这些志趣相投的九位老人,退身隐居,远离世俗,忘情山水,被后世称为香山九老。
作者简介:林文举,福建福州市人,号涣亨居士。毕业于福州工艺美术学校,并留校任教十余年。自幼随父林其俤学习薄意雕刻,秉承寿山石雕西门派传统薄意雕刻技艺,创作手法丰富多变,匠心独运,作品集文学、书画、雕刻于一体,在海内外久享盛誉。从艺四十余年,先后出版四本个人专著,作品曾多次荣获国家级、省级、市级大奖。现为中国寿山石雕刻大师、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福州市工艺美术特级名艺人。现任福建省寿山石文化艺术研究会理事。
敢于创新创造
推动当代艺术发展
坚守艺术理想
引领社会风尚
gongyou
hantang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