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鸟语

原文

中州境有道士,募食乡村。食已,闻鹂鸣,因告主人使慎火。问故,答曰:“鸟云:‘大火难救,可怕!’”众笑之,竟不备。明日,果火,延烧数家,始惊其神。好事者追及之,称为仙。道士曰:“我不过知鸟语耳,何仙也!”适有皂花雀鸣树上,众问何语。曰:“雀言:‘初六养之,初六养之;十四、十六殇之。’想此家双生矣。今日为初十,不出五六日,当俱死也。”询之,果生二子;无何,并死,其日悉符。邑令闻其奇,招之,延为客。时群鸭过,因问之。对曰:“明公内室,必相争也。鸭曰:‘罢罢!偏向他!偏向他!’”

令大服,盖妻妾反唇,令适被喧聒而出也。因留居署中,优礼之。时辨鸟言,多奇中。而道士朴野,肆言辄无所忌。令最贪,一切供用诸物,皆折为钱以入之。一日,方坐,群鸭复来,令又诘之。答曰:“今日所言,不与前同,乃为明公会计耳。”问:“何计?”曰:“彼云:‘蜡烛一百八,银朱一千八。’”令惭,疑其相讥。道士求去,令不许。逾数日,宴客,忽闻杜宇。客问之。答曰:“鸟云:‘丢官而去。’”众愕然失色。令大怒,立逐而出。未几,令果以墨败。呜呼!此仙人儆戒之,而惜乎危厉熏心者,不之悟也。

齐俗呼蝉曰“稍迁”,其绿色者曰“都了”。邑有父子,俱青、社生,将赴岁试,忽有蝉集襟上。父喜曰:“稍迁,吉兆也。”一僮视之,曰:“何物稍迁,都了而已。”父子不悦。已而果皆被黜。

译文

中州境内有一个道士,到乡村去募化食物。吃过饭,听到黄鹂叫了一会儿,他告诉主人要谨防火灾。主人问他原因,他回答说:“我听到鸟说‘大火难救,可怕’。”大家都笑他,一点也不防备。

第二天,这家果然失火,火势漫延,烧了好几家,这才醒悟道士的神奇。有好事的人追上他,称他为神仙,道士说:“我不过能听懂鸟语罢了,哪里是什么神仙!”这时正巧有一只皂色的花雀在树上鸣叫,大伙问道士花雀说的什么,道士说:“花雀在说‘初六生的,初六生的,十四、十六就死了’,我想这家可能生了一对双胞胎,今天是初十,不出五六天,两个孩子会一起死掉。”人们到这家一问,果然生了两个儿子,没过多久,便都死了,日期和道士说的一样。

本县县令听说了道士的奇异,便把他召来,奉为上宾。正巧有一群鸭子经过,县令就问道士鸭子说了些什么,道士说:“您的内眷必有争闹的事。鸭子说‘罢罢罢,偏向他!偏向他!’”县令听了大为佩服。原来刚才县令的大老婆和小老婆争吵,县令刚被吵闹出来。于是县令就把道士留在县衙中,非常优待。道士时常辨别鸟语,大都被说中;而道士为人朴实粗鲁,说话直来直去,不知忌讳。县令非常贪婪,一切地方上供给衙门用的物品,他都折算成钱装入自己的腰包。一天,县令和道士正坐着,一群鸭子又过来了,县令又问道士。道士说:“今天它们说的同以前不同,它们在为您算帐呢!”县令问:“算的什么帐?”道士说:“它说‘蜡烛一百八,银珠一千八。’”县令很羞惭,怀疑道士在故意讥讽他。道士要求离开这里,县令不允许。

过了几天,县令设宴招待客人。忽然听到杜鹃的叫声,客人问道士,道士说:“鸟说‘丢官而去!’”客人们听了,愕然失色。县令大怒,立刻把道士赶出门去。时间不长,县令果然因贪污受贿被罢了官。呜呼!这是仙人在警告县令,可惜县令醉心于贪婪,最终也没有醒悟。

文学解释

鸟语,出自《鸟类语言辞典》,是鸟的语言。相传孔老夫子的七十二贤中,有个识鸟语的,这个人是个打柴郎,复姓公冶,名叫长。

鸟语的汉语解释有三个,1.鸟鸣声,2.指难懂的言语,3.古代多指四夷、外国之语。

1.鸟鸣声

《后汉书·蔡邕传》:“昔伯翳综声於鸟语,葛卢辩音於鸣牛。”

宋·梅尧臣《和欧阳永叔十八韵》:“君今山郡日无事,静听鸟语如交争。”

郭沫若《苏联纪行·六月二十七日》:“湖畔绿草如茵,林木参天,时闻鸟语。”

2.指难懂的言语

你讲的话我完全听不懂,你讲人话啊!说什么鸟语啊?

3.古代多指四夷、外国之语。

《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论》:“则缓耳雕脚之伦,兽居鸟语之类,莫不举种尽落。”

相传孔老夫子的七十二贤中,有个识鸟语的,这个人是个打柴郎,复姓公冶,名叫长。公冶长家里只有母子二人,十分贫寒。他从小就很聪明,经常跟母亲到山上打柴。有一天母亲生病,不能上山打柴,可是家中又无米下锅,小小年纪的公冶长心里很难过,他就背着母亲,拿着砍刀和绳子偷偷地上山去了。

公冶长自己来到山上,感到很孤单,心里有些害怕,不由得就哭起来。哭声越来越大,惊动了山上的小鸟,都嗡嗡从远处飞来,落到公冶长的身边。公冶长看着不知道从哪里飞来的这么多花花绿绿的鸟,感到很奇怪,这时有一只羽毛乌黑的鸟在说:“你哭啥?你哭啥?”小公冶长更纳闷了,心想:鸟怎么还会说话呢?因此就说:“你是什么鸟,怎么也会说人话?”“我叫八哥,生来就会说话。”公冶长心想:鸟能学人说话,那么说,人也能学鸟说话了。这时八哥又问:“你叫什么名字,为啥在这里哭啼?”小公冶长就把自己的名字和母亲生病以及到山上打柴害怕的事告诉了八哥。八哥和其它的鸟听了后,都觉得小公冶长怪可怜的,然后齐声说:“我们大家同你做伴帮助你拣柴。”小公冶长听了很高兴,他也不害怕了,就和鸟一起拾起柴来。

他一边拾柴,一边看着这群鸟叨着一根根柴棒朝他身边堆,不一会,就堆成一座小山。公冶长用绳子捆好柴禾要回家,这时八哥不知从那里叨来一串花生,给小公冶长,叫他带回家给母亲治病。小公冶长很感激,背着柴,提着花生,恋恋不舍地离开这群鸟,回到家时,天快黑了,母亲问他去哪,到这么晚才回来。他就把上山的事讲给母亲听,善良的母亲将他紧紧地抱在怀里,不由一阵心痛,接着就大串大串的泪珠落在小公冶长的身上,从此以后,小公冶长每天都到山上打柴,经常和这群鸟玩,还常常学着鸟的叫声,这样时间长了,小公冶长不知不觉竟学会了鸟语,懂得了鸟音。

几年后,小公冶长已长大成人,他仍然每天上山打柴,同这些鸟一块戏耍。一天,突然听到乌鸦说:“公冶长,公冶长,南山顶上有只獐,你吃肉来我吃肠。”公冶长听后跑到了南山,果然看到有只死獐。他把死獐拖回家里剥了,然后把獐肉煮熟吃了,可是他忘记了乌鸦的话,把獐肠子埋了。乌鸦很生气,认为公冶长不够朋友,就想报复他。时隔不久,这天公冶长正在山上打柴,突然乌鸦又说:“公冶长、公冶长,北山有只死绵羊,你吃肉我吃肠。”公冶长听后,又往北山跑去。在很远的地方,他发现一堆人围着看什么,他以为又是一只死绵羊,恐怕被别人拖去,就喊:“你们别动,是我打死的,是我打死的!”当他走近一看,躺在那里的不是死绵羊,原来是一个死人(当时他还提把刀)。围观的人们把他捆了起来,送到县衙。

到了县衙大堂,县官问他为什么要打死人。公冶长申辩说:“这个人不是我打死的,我也不知道谁打死的。”于是他将事情的经过向县官讲一遍,县官听了,暗说:“人怎么能会鸟语?”他怕公冶长撒谎,就叫差役背着公冶长,逮一个小燕子装在一个笼子里,提到大堂上,这时老燕子飞来,在外面乱叫。县官就问公冶长:“外边燕子说什么?”公冶长就说:“禀告大人,外边的燕子在说:我一没有得罪你,二没碍着你,为什么把我的孩子关在笼子里?”这时县官才真正相信公冶长懂得鸟语,确定他没有杀人,就把公冶长放了。

在大自然中,用声音来交流信息的动物是很多的。许多鸟都有着美妙的歌喉,它们是出色的歌唱家。据说,全世界的鸟类语言共有两三千种之多,和人类语言的种类不相上下。有些动物学家对鸟类的各种语言进行了研究,并编成了一本《鸟类语言辞典》。这本辞典是很有用处的。举个例说,空中的飞鸟对飞机是个很大的威胁,因为飞鸟虽小,却能像子弹一样击穿飞机,使飞机坠毁。有的机场已设立了鸟语广播台,播送鸟类的惊恐叫声,以便驱散它们,使飞机安全起飞和降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yae.com/rsjt/122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