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的有效方法 http://m.39.net/pf/a_4601411.html4月日下午点,在充满诗情画意的宋庄水墨味美术馆,举行了一场关于“诗的可能”的沙龙活动,活动可谓“别开生面”,在多位老师的对话、讨论下,就诗的定义与产生、诗作的多种可能(风格与类型)以及AI创作诗的可能等话题做了较为广泛的探讨,期间还有诗歌朗诵(包括由维族女生迪丽达尔的维吾尔语现场即兴口译朗诵)、嘉宾向听众提问并互相探讨,最后在一位听众的《水调歌头》唱诵下结束,从各个角度生动地诠释了“诗的各种可能”。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谈及诗的可能,势必要从何谓诗,诗由何而来的问题开始。亚里士多德在其经典著作《诗学》的第一句就开宗明义:“要研究诗歌本身、诗歌的类型,各类型的基本特征,好诗的结构以及诗的成分的量与质。”诗不仅问世早,而且地位高,被称为“文学之祖”与“艺术之根”,因为诗歌是最早出世的文学,这已是史家公认的事实。作为高度凝炼的一种文学体裁,诗“一行一行”的形式,区分了它与小说和散文等其他文学体裁。因而,分行显得非常关键。但是,这不代表分行的文字就是诗,更不能说“会分行就能写出好诗”。如果一首诗的立意不够深刻与高尚,不能触及读者内心的情感,即使分了行也会被诟病,前些时日闹地沸沸扬扬的“浅浅体”即为一例。鲁迅先生散文诗集《野草》英文版封面有“中国但丁”之美誉的鲁迅先生的散文诗集《野草》,因其本质的诗性、“晦涩难懂”的哲思与美、独特的修辞风格,在学界历来构成“两种主义的讨论”:现实主义范式倾向于认为这是鲁迅先生“反抗绝望的人生哲学”,传达的是战斗者的反抗意志或消沉意志;而象征主义范式则认为这首象征主义的散文诗,“具有相对自足的审美意义。”象征即用具体事物表现某些抽象意义;或用局部代表整体,用可见部分代表不可见部分,象征使诗的表达更形象更有技巧。我们来看这一段:“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死亡的生命已经朽腐。我对于这朽腐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还非空虚。”当把每一句都变成独立的一行时,这就是一首标准的诗了,而且充满意象(西方文论认为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在中国古代,诗词的意象通常是指自然意象,即取自大自然借以寄托情思的物象,古人以为意是内在抽象的心意,象是外在具体的物象),典型的悖论式写作在产生“晦涩感”的同时也激起了阅读的刺激与快感:内部冲突在不断地循环往复,如沉默充实,开口空虚,对死亡和朽腐大欢喜,因为存在与充实,而这类似戏剧和小说的“内部冲突”即所谓“诗的张力”,冲突使诗的表达更深刻更有吸引力。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很多人认为,诗是由灵感带来的,灵感又由何而来?其实,诗源于“情”,“情”源于“心”,而灵感则来自“心开”与“情动”——只有用心观察,用心感觉,用心体会,用心思考,才有可能形成和把握一首诗的“灵机”与“妙处”。孔子认为,诗具有兴、观、群、怨四种作用,无论是兴发感动,还是洞察社会,结交朋友和抱怨不公,诗歌时时刻刻都在与“心”打交道,用“心”做事情。美学大师朱光潜老师认为“不欢喜诗的人文学趣味是低下的,因为一切纯文学都要有诗的特质。”如何培养趣味呢?还是得用“心”,因为“对于看来虽似容易而实在不容易做出的地方的佳妙的了解和爱好就是所谓‘趣味’。”汉字“诗”最初的演变从汉字的演变来看,“诗”字最早见于战国,“诗”字随着基本字符的发展,成为“寺”,最早指向祭祀中伴随着某种动作、音乐、歌诗和舞蹈的一种特定行为的意义。后来,当强调音乐、歌诗和字词等方面时,才造出了言字旁。在字形上,战国文字中的“寺”(即“诗”字)是左右结构的,形似“止戈”,若单纯从字形来解读,“止戈”已蕴含“教化、和平”的意义。在字义上,“诗”字的本义是“文学的一种体裁,言说心志、抒发情感的押韵文字”,《毛诗·序》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毫无疑问,诗歌从来都是诗人丰富情感的形象表达,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英文“诗”(“Poem”)即指韵文(柯林斯词典的定义:Apoemisapieceofwritinginwhichthewordsarechosenfortheirbeautyandsoundandarecarefullyarranged,ofteninshortlineswhichrhyme.“诗是根据其美与音精心选择并安排语词的一种写作,通常是押韵的行句。”韦氏词典的定义更为精到: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