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建华乌鸦并没有错

11.30

点击上方蓝字[印象红磨坊]   有趣的是不少地方却认为乌鸦叫是吉祥的预兆。据文献记载,中国许多民族在古代都崇拜过乌鸦。上古时已将乌鸦称为“神乌”,早在西汉时期,就盛行乌鸦占卜的习俗,并著有乌鸦占卜的《阴阳局鸦经》。在黎族的《举木惹牛》故事中,乌鸦能够救人,在普米族神话《洪水滔天》中,乌鸦能够预料灾难的发生。最早的乌鸦崇拜应当产生于狩猎时期,乌鸦能够帮助狩猎者找到动物的尸体,获得食物,有些民族还有崇拜黑色的习俗,乌鸦因其黑色羽毛而受到喜爱,后来,大部分的民族由狩猎转为农耕,不再需要借助乌鸦来寻找食物,乌鸦的杂食性和偷吃粮食的习性就更遭人厌恶。此时乌鸦的食腐性便使其成为报丧的信号。不过满族至今还存在着对乌鸦的敬仰和崇拜。这与乌鸦曾经救过本民族祖先的传说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最为人熟知的就是乌鸦搭救努尔哈赤逃生的传说。说是努尔哈赤被明兵追赶,眼看就要追上了,一群乌鸦站在他的身上。

明兵远远看见一群乌鸦,以为努尔哈赤已经死了,就没有再追杀。在《昭陵的由来》中也类似的记载,皇太极从此将乌鸦看作神物,不但不让人伤害,还专门在盛京的东北角圈地饲养乌鸦。

在亚洲东北部以及与之隔海相望的北美西北部沿海的原始渔猎民族中,乌鸦被视为圣物受到崇拜,证明了乌鸦崇拜与渔猎民族关系密切。

文献《乐府诗集?琴曲歌辞》中记载,三国时何晏因事系狱中,有二乌停在何府之上。何晏之女说:“乌有喜声,父必免。”不久何晏果然获释。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有乌鸦衔食养育人的传说,如《论衡?吉验篇》:“乌孙王号昆莫,匈奴攻杀其父而昆莫生,弃于野,乌衔肉往食之。”

在儒家的诸多经典和传讲中,把乌鸦树为孝顺的典型,教育后人要尊老爱幼。白居易就是借讴歌乌鸦反哺,针砭世态,抨击人间不孝子孙写下了《慈乌夜啼》。

其实乌鸦和人类一样,喜欢群居,常与人类为伴,人们的生活空间就和乌鸦交融在一起。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老乡发现农村的乌鸦少了,到了新世纪又多了起来,不少人认为那是自然环境改善的表现,像过去农村树都砍没了,庄稼用的农药又多,乌鸦也是生活不下去,不得不远走高飞。近来乡下人都向城里涌,乌鸦也到城里去看热闹,发现有吃有喝还有住的地方,不少就留了下来。

乌鸦形象虽然不好,但研究它的人还是非常多,人们发现乌鸦不仅消灭自然界的害虫,使人类可以收获更多的粮食,而且还帮忙人类清除大自然中动物的死尸,有减少传染病的传播,净化环境的作用。因此国家已将它作为益鸟来保护。

据研究:乌鸦是人类以外高智商的动物,具有独到的使用甚至制造工具达到目的的能力,借助石块砸开坚果,还能够根据容器的形状准确判断所需食物的位置和体积,“乌鸦喝水”的故事反映了其思维的巧妙。实验证明,乌鸦也有自己“方言”,如美国乌鸦就听不懂意大利乌鸦的鸣叫。

乌鸦与人类有许多相似之处,如实行一夫一妻制,至于是否有包二奶的现象不得而知。乌鸦非常团结,一方有难,众乌鸦相帮。有一位老乡曾生擒了一只乌鸦,不料那乌鸦一边扑向老乡,一边狂叫,顷刻间便有数百余只乌鸦从四面八方涌来,叫声震天,令人心惊胆寒,那老乡不得不一逃了之。有人观察发现,就是乌鸦死后“葬礼”也和人类惊人地相似,而且非常悲壮隆重。上千只乌鸦聚集一堂,一只乌鸦头目站在最高处,呱呱哀鸣,好像致“悼词”。仪式完毕,一只强壮的乌鸦就把死去的乌鸦叼到放入一个深坑内。然后众乌鸦哀鸣着盘旋数圈,才依依不舍地离去。不知是它学人类的,还是人类学它的。

几千年来,乌鸦还是那个乌鸦,与人类比较没有什么进步,还是那点本事,一开口就将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不加修饰全说出来了,让人类不高兴,就连现实一些喜欢说实话人也被说成了乌鸦嘴。人世间也有一些不好的习惯,对一个事物的评价,大多是评印象、感觉、心情,如果说你坏那就什么都坏了,如果有人说你好,那也可能好上了天。实际乌鸦在国际上的形象也是矛盾的,主凶或主吉全凭人说了算,这就有了乌鸦一会儿是坏鸟,一会儿是神仙的趣事。如果人类学点鸟语,或者乌鸦学点人语,及时沟通,就会少好多事哟。

作者简介

匡建华,土家族,临床医生,文学业余爱好者,曾在报刊杂志上发表散文百余篇。

今日荐阅

高莉玲

深水静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yae.com/rsgs/61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