谪仙李调元故事续对联故事连载65

崔永玲 http://www.bdfyy999.com/zhuanjiatuandui/102986.html

中华百联故事及鉴赏

——古代文化常识故事连载

广东省江门五邑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唐远廷

声明:本“连载”涉及的所有内容都来自网络、书刊杂志和别人的著作材料,少有个人创作,自己只搜集、整理、编辑,个别处适当的补充而已,又因为不是学术专著,内容并非完全符合历史事实,更多“传说”而已,对联作者也未必如文章所言,即未经考证,未必准确,只作为知识了解;同时,有些故事太单薄,或许还“杂糅”了别人的传说。另外,“百”也只是一个概数,言其多,而不是不多不少的“一百”。

另外,欢迎大家转载传播,不涉及我自己的“知识产权”问题。

六五.我本谪仙子——四川李调元

李调元后转任广东学政,广东也称蛮荒之地,文风因韩愈贬潮州才逐步兴盛。

在来广路上,遇到了广东探花胡成义。两船在水上相遇,互不相让(身份问题),于是互通姓名,胡成义手下仆人站在船上大声通报:

春芍药,夏芙蓉,秋菊冬梅,吾乃探花郎——三江胡成义

李调元一听,赶快叫人通报:

东紫薇,西长庚,南箕北斗,我本谪仙子——四川李调元

二人互知姓名,惺惺相惜,赶快相邀下船,然后去酒店促膝谈心,一醉方归。

李调元任广东学政不久,与当地文人一起游玩。一天,又玩到一处名胜处:半边山。只见上面立着一面石碑,刻着半副联语:

半边山,半段路,半溪流水半溪涸

李调元不知怎么回事儿,就请教同行的官员。本地官员们才告诉了半边山这半副对联的来历:

那还是在宋朝的时候,苏东坡学土因为得罪权贵,第二次被贬出京,到了广东的惠州作官。不过这个时候的苏东坡已经看淡了人生,不再像第一次被贬黄州那样悲苦哀伤,而是随遇而安,既来之则安之嘛,把被贬惠州看作是人生的一次必然经历,是一次难得的游玩,于是经常和一些好友如黄山谷、和尚朋友佛印等,到处游山玩水。也不知道是哪一天,三人走到这半边山上,看到眼前这美好的景物,出家的佛印和尚兴致大发,就出了这个上联。当时苏东坡和黄庭坚都没有对上,于是苏学士就让黄山谷书写(宋书法四大家之一:苏黄米蔡),然后请人镌刻于此,以示自抑。

讲完,官员回头笑着对李调元说:“学政大人与苏学士是同乡,又是联中圣手,今日走到这里来了,就替贵同乡一洗此羞吧。”

这真是个天大的难题,补上了,自己倒是风光,但苏学士却丢脸了,堂堂苏学士,不如后生晚辈。如果补不上,那就更丢脸了,不仅自己丢脸,也不仅苏东坡丢脸,整个四川人的脸都要丢了。

不愧是聪明的李调元,很快就想到一个绝妙的方法。只见他摇着头,对陪同官员笑了笑说,不必了,你们没有发现吗,苏学士早已把对联给对出来了啊。

同行的人大吃一惊,没有想到会这样,但左看右看,全然看不到苏学士的对联在哪里,于是只好虚心“请教”。

李调元这才不慌不忙地告诉大家说,苏学士的对联是无字联,是“意对”——要我们自己理解,这就是苏学士的高妙处,下联就在这碑石上:

一块碑,一行字,一句成联一句虚

大家一听,果然高明!当然明白李学政的意思,都不禁为学政对事件处理的圆通而叫绝。

接着,李调元趁机说起了“无字联语”,还吹牛说,这些东西“四川虽孩童亦解”。也许是这句话惹恼了旁边的人,没想到,旁边就真有人“请教”李学政。

其中一个秀才“请教”到:我游学蜀中时,有一次曾经当面试过两人,但他们确实无话可说,这倒要请教一下李学政了。

李调元微微一笑,就请秀才把当时的情况说一下,看看他们是不是对上了。秀才说,我先问一个打柴的童子:

远观重重宝塔,六角四面八方

李调元问,那孩子不回答,这怎么做的?

“他只是伸开手摇了摇,什么也没说,就转身走了。”秀才答道。

啊,我知道了,李调元告诉秀才,这孩子确实已经对好了,你看啊,他是这样对的:

近看平平玉手,五指三长两短

大家一听,都为李调元的机智喝彩。

那另外一个怎么说呢?

我看见田里有一个农夫在采藕,就大声问他远处一座塔的情形:

塔里点灯,层层孔明诸阁(葛)亮

李调元一听,孔明,就是“诸葛亮”,你这个对联这么难,怪不得农夫答不出来。于是就又问秀才,那个农夫这怎么对你的?

“农夫只是自个采藕,哪里理会我。”

李调元会心一笑,对秀才说,啊,这样啊,当时农夫在干什么呢?是不是低着头在采他的莲藕啊?

“对啊,农夫根本不理睬我,只顾采他的藕。”

他已经对出的上联了啊,他对的是:

池中采藕,节节太白理(李)长根(庚)

——这里的“太白”指的是太白金星,是天上一颗星宿,传说姓李,叫李长庚,所以太白金星又叫长庚星,是每天早上最后落下去的那颗星。

大家知道,这些都是李调元自己对出来的,说是乡人对出的,不过是为乡人争点名声而已,但大家也都真被学政大人的机智敏捷所折服了。

其实李调元还有很多生活中的联语,也非常有趣。

比如,又一年,李调元从新疆回川,在一旅店里,看到一幅情景:一只狗在雪地里跑过,留下一串串脚印,煞是好看。远处一只只乌鸦在地上觅食,留下的脚印又是另一番景象。于是灵光一现,写了一副对联:

黄狗过霜桥,点点梅花落地

乌鸦跳雪地,片片竹叶朝天

而他与夫人的一副对联也非常有名气:上联是夫人出的,李调元对的下联:

月圆月缺,月缺月圆,年年岁岁,暮暮朝朝,黑夜尽头方见日

花开花落,花落花开,夏夏秋秋,暑暑凉凉,严冬过后始逢春

漂泊江湖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yae.com/rsly/97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