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场无意识的集体ldquo自杀

北京最好治疗白癜风医院在哪里 https://yyk.familydoctor.com.cn/2831/

作者:拇指君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北极,一座米高的山峰顶上探出了一个毛茸茸的小脑袋。

它伸着脖子往下看了看——几乎是垂直的峭壁,底下是发白的冻土。

它犹豫了一会,然后张开了毛都没长全的翅膀,双腿一蹬——跳。

这是只刚生下来没多久的白颊黑雁,跳崖是它学会飞行的方式。

这个学习的过程本该发生在几周以后,然而北极提前到来的春天打破了它们的计划。

天气越来越热,雪融化的速度太快,尽管成年黑雁们一路不停地回迁繁衍,但还是错过了食物最丰盛的时候。

如今,周围已经没有供黑雁们食用的草地了,最近的草地在1.6公里外,要想活下去,小雏雁必须提前学会飞行。

从崖壁跳下来后遇上了,它峭壁上突出来的岩石,“咚”的一声,小黑雁狠狠地被岩石撞开,然后一路滚下了山崖,最后无力地躺在崖壁上。

不可思议的是,这只小黑雁并没有死,看着它挣扎地从崖壁上站起来探望四周的小脑袋,观众还没来得及为它感到开心,更大的危机就来了——掠食者。

一只乌鸦盯上了它,掠食者张开巨大的黑色双翅开始盘旋,大黑雁匆忙地挡在孩子身前,一鸦一雁在崖壁上开始迂回。

然而母雁因为连续的劳累,再加上没有足够的食物补充,完全不是乌鸦的对手——这只从米高空坠下却奇迹般生存下来的小黑雁,最终还是沦为了乌鸦的美餐。

这一幕来源于纪录片《水深火热的星球》,出品方是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主持人就比较厉害了:贝尔格里尔斯,曾经在《荒野求生》里上吃飞鸟下尝蛇胆,江湖人称“贝爷”。

贝爷表情包,图源网络

然而在《水深火热的星球》中,这个站在食物链顶端的男人却显得“没什么胃口”。

第一集开篇,贝爷还是那个大家熟悉的贝爷:穿着眼熟的登山服,背着专业的登山绳,在米高的雪山上健步如飞。

雪山上的环境非常恶劣,冷且荒凉,氧气稀薄,连呼吸都显得困难,“然而,对于很多动物来说,这里是他们的家”。

那些动物呢?比如说开头的黑雁,又比如说雪豹。

这只大型肉食类猫科动物看起来却并不是特别威武雄壮,肚子有点凹陷,背部的骨头也有些凸起——很明显,是饿的。

近年来雪山上的温度越来越高,雪线一路往上移,它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小,再加上而放牧导致草场面积的减少,作为食物的蹄类数量也开始下降,生存已经岌岌可危。

终于,它等到了一只岩羊。

雪豹小心地躲在破碎的戈壁后,把身体伏在一块岩石上,眼睛紧紧地盯着某处,它在等,等猎物的主动靠近,等一顿久违的饱餐。

一只岩羊脱离队伍,往它的方向挪近了一寸,也就在这一瞬间,机会来了——雪豹拱起身体,两条后腿用力一蹬之后往岩羊的方向冲了过去。

岩羊很警觉,扭头就跑,然而过于惊慌之下它没有注意到背后是悬崖;而过于饥饿的雪豹似乎也并没有发现危险的地势,在半空中奋力一跃咬着岩羊一起摔下了悬崖——生死未卜。

无独有偶,由Netflix出品,大卫爱登堡老爵爷主持的另一部纪录片《我们的星球》中,有一幕场景和上面两个如出一辙。

同样是在北极,主角是黑雁们地上的邻居海象。

北极圈内的气温逐年升高,海水温度一年比一年高,海面冰层面积一年比一年少,这些海象们不得不成群挤在一块小小的海滩上。

举步维艰,那些小海象们一不小心就会被边上的大海象踩死,只能小心翼翼地跟在母亲身边。连转个身都困难,更不用说舒展身体,但它们没办法,周边已经没有可供休息的冰层了。

边上只有悬崖,因为实在是太挤了,几只海象开始托着沉重的身体往崖顶爬,在80米高的崖顶上终于有了足够的空间。

但它们不能在上面呆一辈子,肚子饿的时候还是要下来回到海中捕食。对于这些视力并不好的动物来说,上山容易,下山却成了难题,唯一的办法也是跳。

换句话话说,其实是摔下来。

很多时候它们的下方不是海洋而是另一块崖壁,于是一只接着一只摔下来,也一只接着一只摔死在崖壁上。

小如雏鸟,大如海象雪豹,这些活在这颗星球上的动物们有着不同的习性,却殊途同归:拼着死一死的代价才有可能活下去。

它们越来越艰难的生存环境,源于气候的变化。

就像在《水深火热的星球》中,贝爷说的“这些动物的命运和气候息息相关,哪怕是细微的气候变化,也会对他们产生严重的影响。”

让我们把这个影响用数字具象化呈现——

粗略估算,如今全球能统计到的雪豹数量处于-头之间。然而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的研究报告显示,到年,随着温度上升,雪豹的山区栖息地将缩减三分之二,届时,雪豹的数量还会锐减。

在近几年的时间里,随着北极圈内气温的不断升高,黑雁小雁的存活率从20%下降至仅剩2%,也就是说这几年基本没多少小雁能够成功活下来。

年,因为没有足够的栖息地,大量海象游到海岸上,约有3.5万只海象集体搁浅在阿拉斯加西北部海滩上,大约50只海象或因踩踏死亡。海象数量已从二、三个世纪以前的数百万头锐减到大约7万头以下。

这已经不只是严重了,而是毁灭。

而朝着这些动物们扔出那颗名为“温室效应”的原子弹的,正是人类。

实际上,这些年里人类扔出的原子弹又何止是“温室效应”这一颗。

比如说塑料垃圾——

3月的一个热搜,一头鲸鱼在菲律宾南部海岸被发现搁浅死去,人们将其解剖后发现它肚子里装了至少80斤的塑料垃圾。

人们震惊,愤怒,惋惜,然而这种事情,我们听说的还少吗?

年2月,人们从挪威西海洋搁浅的一条鲸鱼肚子里发现了30多个塑料袋和一团超过30平方米的塑料布。

17年的纪录片《蓝色星球2》里,南极考察队队员从信天翁幼鸟吐出的食物残渣中发现了塑料牙刷,塑料袋,塑料绳...

再往前,十年前的一部纪录片《塑料成瘾》里面,印度被当成神来崇拜的牛,正在路边啃食着一堆塑料垃圾。

这样的新闻,每出现一次人们都震惊一次,然而震惊之后呢?该用的塑料袋一个都不会少用,少用塑料的口号喊了那么久,也依旧没几个人上街买菜是会拿上自己的布袋。

再比如过度捕杀——

就在前几天,新加坡破获全球最大宗穿山甲走私案,查获12.9吨鳞片。这堆鳞片背后,不知道有多少只穿山甲被活活烫死剥皮。

因为一身鳞片,它们在自然界没有天敌,但也因为一身鳞片,它们已经濒临灭绝。

它们不是第一个被人类血腥捕杀的生物。

年的一部纪录片《海豚湾》,估计不少人听过或是看过。日本日本和歌山县的渔村,当每年海豚经过这片海域的时候,人们便开始将海豚驱赶到靠近岸边的一个地方,然后大肆捕杀。

重伤未死的海豚们不断痛苦挣扎,海豚的哀鸣声和屠杀者轻松说笑声混在了一起。

红色的海豚湾

对野生动物的过度捕杀导致动物濒危甚至是灭绝,这些年来我们听得也不少。但听完之后呢?该吃的鱼翅一份都不会少吃,也还是会有人会去相信穿山甲鳞片能通乳。

再说回温室效应,一样的,南北极冰层断裂,海平面升高,企鹅北极熊栖息地被毁,类似的新闻和图片,我们也看到过不少。

可看完以后呢?

把图片一关,开车的还是油门一踩留下整条街的尾气;叫外卖的也还是会习惯性的备注多给几双一次性筷子。

全球变暖的话题似乎只有在夏天才会得到一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yae.com/rsly/94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