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福辛普利联合氨氯地平对糖尿病合并

北京看白癜风正规医院 http://m.39.net/disease/yldt/bjzkbdfyy/
版权声明:本平台致力分享好文精选、精读。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在本公号留言删除!

本文刊于: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7(01):62-66

作者:王宁,马骏

摘要

目的

探究福辛普利联合氨氯地平对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醛固酮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的影响。

方法

医院年1月~年1月收治的例糖尿病并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n=68)行氨氯地平治疗,研究组(n=68)行福辛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观察两组血压、24h尿微量蛋白水平变化及对TGF-β1、醛固酮、CRP的影响,并对比患者不良反应情况,评估用药安全性。

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患者收缩压[(.49±9.04)mmHgvs.(.65±10.66)mmHg,P<0.05],舒张压[(83.65±7.98)mmHgvs.(95.82±7.55)mmHg,P<0.05],24h尿微量蛋白水平[(.71±8.21)mg/24hvs.(.84±9.52)mg/24h,P<0.0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后TGF-β1[(.74±16.35)ng/Lvs.(.84±18.61)ng/L,P<0.05]、CRP[(1.08±0.21)g/Lvs.(2.95±0.34)g/L,P<0.05]、醛固酮水平[(.41±14.22)ng/dLvs.(.89±21.49)ng/dLP<0.05]相比对照组明显更低;两组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13.24%(9/68)与10.29%(7/68),未见明显差异(P>0.05)。

结论

福辛普利联合氨氯地平可有效降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及24h尿微量蛋白水平,下调血清TGF-β1、CRP及醛固酮表达,且用药后并无严重不良反应出现,用药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糖尿病患者受高血糖水平影响,将使得血液粘稠度提升,并加重血管内壁损伤,提升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发病风险[1]。据调查,糖尿病患者中高血压发病率超过正常人群两倍,而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后,受高水平血压影响,将进一步增强高血糖对患者肾脏损伤程度,加速糖尿病肾病病变进程[2]。且在糖尿病恶化病变过程中多伴随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醛固酮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等多种细胞因子改变[3],并对病变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因此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临床中需在控糖治疗的同时予以降压干预,全面控制TGF-β1、CRP等细胞因子水平,防止恶化发展。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年1月~年1医院接收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8例,男41例(60.29%),女27例(39.71%),年龄(61.41±8.62)岁,糖尿病病程(8.65±2.43)年,高血压病程(8.14±3.54)年;研究组68例,男39例(57.35%),女29例(42.65%),年龄(61.13±7.38)岁,糖尿病病程(8.47±2.39)年,高血压病程(7.98±3.45)岁,对比两组资料,有可比性(P>0.05)。

1.2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1)患者均行专科检查,符合《中国肥胖和2型糖尿病外科治疗指南()》[4]与《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年修订版)》[5]中有关糖尿病、高血压诊断标准;(2)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3)临床资料完整,均可遵医嘱合理用药。排除标准:(1)伴有严重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其他重症患者;(2)存在严重心功能不全、肝肾功能衰竭等重要脏器功能受损者;(3)存在肾毒性用药史患者;(4)合并严重精神疾病、认知功能障碍中,临床依从性差者;(5)存在药物禁忌、过敏史患者。

1.3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确诊后,均予以常规纠正电解质、胰岛素降糖等基础治疗;对照组联合予以氨氯地平治疗,取氨氯地平片(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规格5mg/片)初始剂量2.5mg/次,指导患者口服治疗,1次/d,观察患者耐受及血压控制情况,逐渐提升药物用量,最高不超过10mg/次,1次/d;研究组在以上用药基础上联合福辛普利治疗,取福辛普利片(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规格10mg/片)初始剂量10mg/次,1次/d口服治疗,并根据患者血压控制情况适量调整药物用量。两组患者均治疗6个月,用药期间均予以高蛋白营养饮食干预。

1.4观察指标

(1)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舒张压、收缩压、24h尿微量蛋白水平变化。血压水平检测:将袖带缚于患者右上臂,借助血压监测仪测量舒张压、收缩压水平,检测三次取平均值;24h尿微量蛋白检测:收集患者24h尿液,采集标本,借助散射比浊法检测微量蛋白水平,尿微量蛋白正常值<mg/24h

(2)观察TGF-β1、CRP、醛固酮水平变化。抽取患者治疗前后空腹静脉血5mL,全自动离心后,分离血清待检,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TGF-β1水平,通过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CRP水平,通过放射免疫法检测醛固酮水平。本研究所用TGF-β1试剂盒、CRP试剂盒及醛固酮试剂盒均由上海酶联生物公司提供,所有检测工作均由同组检测人员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标准操作。

(3)对比两组治疗期间出现低血压、头痛、水肿、干咳等不良反应发生率。

1.5统计学分析

数据纳入SPSS22.0软件分析。()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n(%)表示计数资料,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血压及24h尿微量蛋白水平变化

两组用药前,患者血压、24h尿微量蛋白未见明显差异(P>0.05),均呈较高水平;用药6个月后,研究组舒张压、收缩压、24h尿微量蛋白相比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化指标比较

两组治疗前TGF-β1、CRP、醛固酮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经治疗6个月后,两组TGF-β1、醛固酮等水平均出现一定降低,且研究组治疗后各指标水平相比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对比

研究组用药期间共9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情况,发生率为13.24%(9/68),对照组用药期间,68例患者中共7例发生低血压、头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29%(7/68),两组组间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率未见明显差异(P>0.05),见表3。两组均未见肝肾功能损伤等严重反应,予以对症处理后,各不良反应均得到有效控制,未影响整体治疗效果。

3结论

糖尿病与高血压均为中老年人常见疾病,起病均与高血脂、缺乏运动、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据相关研究显示,糖尿病与高血压可能存在共同遗传基因,两种疾病危害也存在共通性,属同源性疾病,易合并出现[6]。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而言,受高水平血糖影响,血粘度呈较高水平,将对血管壁造成严重损伤,使得血管阻力变大,将进一步提高血压水平,加重病症[7-8];而随着血压升高,将进一步加速糖尿病对视网膜、肾脏等组织损伤,促进疾病发展,并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临床治疗中,不但需要加强血糖水平控制及心脑肾保护,同时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yae.com/rsly/68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