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学期必背古诗

点击上方蓝字   月亮渐渐落下去,乌鸦哇哇啼叫像受惊似的,天地间布满了寒霜,给人以清冷透骨之感,对着江边的枫树和渔火难以入睡。半夜里姑苏城外的寒山寺,钟声一声一声传到客船。

咏蝉

唐·虞世南

垂緌①饮清露,流响出疏②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注释〕

①緌:本指帽带,这里指蝉儿头部的触须。②疏:稀,不密。

〔大意〕

  蝉低垂着头正在饮用清纯的露,清脆的响声从稀疏的梧桐树上向周围传开来,那是因为它身居在高高的树枝上,响声才能传得很远很远,可不是凭借着秋风的力量吹过来的哟。

九月九日忆山东①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②登高处,

遍插茱萸③少一人。

〔注释〕

①山东:诗人家乡蒲州,今山西省永济县。②遥知:在遥远的地方想到。兄弟:专指弟弟。③插茱萸:一种古代风俗。诗人家乡的人认为重阳节这一天将茱萸插在头上登高可以避灾。

〔大意〕

  我独自一人在他乡做客,感到寂寞。每当遇到欢乐美好的节日,我就倍加思念家乡的亲人。今天是重阳节,我在这遥远的地方,想到家乡的兄弟们一定登上了高处,他们都头插可以避灾的茱萸,单单少了我一个人。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①,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②,

霜叶红于③二月花。

〔注释〕

①寒山:深秋的山。斜:应读xié,弯弯曲曲。②坐:因为。晚:傍晚。③红于:比……还红。

〔大意〕

  秋天,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山上白云飘浮的地方还住有人家。停下车来,是因为我喜爱这傍晚的枫林晚景。经过霜打的枫叶,比二月里开的花儿还要红艳。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①,不肯过江东②。

〔注释〕

①项羽:西楚霸王。秦末年。曾率民众起义,给秦王朝沉重打击。秦灭亡后,他和刘邦争夺天下,失败后,在乌江自杀。②江东:指项羽起义的地方。

〔大意〕

  活着要做人中的俊杰,死要死得坦荡、壮烈,做鬼中的英雄。人们到现在还怀念项羽,就是因为崇敬他当年宁肯自杀,也不愿忍辱偷生而回到江东去的英雄气概。

送元二使①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②,

客舍③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④无故人。

〔注释〕

①元二:姓元,排行第二。使:出使。安西:唐安西部护府简称。②渭城:即秦都咸阳故城。浥:沾湿,湿润。③客舍:旅店。④阳关:在今甘肃敦煌县西南。

〔大意〕

  清晨的一场春雨湿润了渭城的道路,没有一点尘土,旅店周围的柳树变得清新翠绿。请再干了这杯酒吧,出了阳关往西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

竹石①

清·郑燮(xiè)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②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注释〕

①竹石:长在岩石上的翠竹。②千磨万击:经过无数次的折磨和打击。磨:折磨,击:打击。

〔大意〕

你看那长在岩石上的翠竹,扎得很深很结实,就像咬住了青山丝毫也不松口,原来它的根深深地植在破裂的岩石缝隙里。经受千百次的折磨无数次的打击,依然坚韧有力,随便你刮东风、西风,还是南风、北风,它还是那样挺拔、顽强。

题西林①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②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③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

①题:书写。西林:指庐山上的西林寺。②横看:从正面看。侧:从侧面看。③不识:不认识。④缘:因为。

〔大意〕

  庐山诸峰,横着看去,是一座座很高的山岭,从侧面看,就像很陡的山峰,远看、近看、高看、低看,庐山的样子各不同。为什么人看不清它的真面貌呢?只因为自己身处庐山之中。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①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②,

夜深篱落一灯明。

〔注释〕

①客:旅居在外的人。②促织:蟋蟀。

〔大意〕

  江上的秋风吹过来,梧桐树沙沙作响,使人感受到了寒意。秋风的声音,最能触动在外的人的思乡之情。夜已深了,还有儿童点着灯,在篱笆边捉蟋蟀。

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①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②。

不畏浮云遮望眼③,

只缘④身在最高层⑤。

〔注释〕

①千寻:古时候以八尺为一寻;千寻,形容很高。②鸡鸣见日升:鸡鸣时可以望见太阳升起。③眼:视线。④缘:因为。⑤最高层:最高处。   

〔大意〕

飞来峰顶有座高耸入云的塔,听说鸡鸣时分可以看见旭日升起。不怕层层浮云遮住远眺的视线,只因为站在飞来峰顶,登高望远心胸宽广。

菊花

唐·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①,

遍绕篱边日渐斜②。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③。

〔注释〕

①秋丛:指丛丛秋菊。舍:居住的房子。陶家:陶渊明的家。②遍绕:环绕一遍。篱:篱笆。渐斜:逐渐西斜。③开尽:开完。无花:没有其他花开放。

〔大意〕

一丛一丛的秋菊环绕着房屋,看起来好似诗人陶渊明的家。绕着篱笆观赏菊花,不知不觉太阳已经快落山了。不是因为百花中偏爱菊花,只是因为菊花开过之后便不能够看到更好的花了。

夏夜追凉①

宋·杨万里

夜热依然午热同,

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

时有微凉不是风。

〔注释〕

①追凉:即觅凉、取凉。

〔大意〕

夏天的中午,天气炎热,想不到夜晚还是那么热。于是,就打开门,到月光下去站一会儿。这时,远处的竹林和树丛里,传来一声声虫子的鸣叫;一阵阵清凉的感觉也迎面飘来,可是,这并不是风。

饮中八仙歌①

唐·杜甫

知章骑马似乘船,

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阳三斗始朝天,

道逢麴(qū)车口流涎(xián)②,

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兴费万钱,

饮如长鲸吸百川,

衔(xián)杯乐圣称避贤③。

宗之潇洒美少年,

举觞(shānɡ)白眼望青天,

皎如玉树临风前④。

苏晋长斋绣佛前,

醉中往往爱逃禅⑤。

李白斗酒诗百篇,

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

张旭三杯草圣传,

脱帽露顶王公前,

挥毫落纸如云烟⑥。

焦遂五斗方卓然,

高谈雄辩惊四筵(yán)⑦。

〔注释〕

①酒中八仙:史称贺知章、李琎、李适之、崔宗之、苏晋、李白、张旭、焦遂八人都善饮酒,称为“酒中八仙人”。他们是同时代的人,又都在长安生活过,在嗜酒、豪放、旷达这些方面彼此相似。杜甫此诗是为这八人写“肖像”。②朝天:朝见天子。麴车.酒车。移封:改换封地。③长鲸:鲸鱼。衔杯:贪酒。圣:酒的代称。④觞:大酒杯。白眼:晋阮籍能作青白眼,青眼看朋友,白眼视俗人。玉树临风:形容崔宗之风姿秀美。⑤长斋:长期斋戒。绣佛:画的佛像。逃禅:这里指不守佛门戒律。⑥草圣:张旭是唐代著名书法家,善草书,当时人称为“草圣”。脱帽露顶:写张旭狂放不羁的醉态。⑦卓然:形容焦遂神采焕发的样子。四筵:四座。

〔大意〕

贺知章酒后骑马,晃晃悠悠,如在乘船。他眼睛昏花坠入井中,竟在井底睡着了。

汝阳王李琎饮酒三斗以后才去觐见天子。路上碰到装载酒曲的车,酒味引得口水直流,为自己没能封在水味如酒的酒泉郡而遗憾。

左相李适之为每日兴起不惜花费万钱,饮酒如长鲸吞吸百川之水。自称举杯豪饮是为了脱略政事,以便让贤。

崔宗之是一个潇洒的美少年,举杯饮酒时,常常傲视青天,俊美之姿有如玉树临风。

苏晋虽在佛前斋戒吃素,饮起酒来常把佛门戒律忘得干干净净。

李白饮酒一斗,立可赋诗百篇,他去长安街酒肆饮酒,常常醉眠于酒家。天子在湖池游宴,召他为诗作序,他因酒醉不肯上船,自称是酒中之仙。

张旭饮酒三杯,即挥毫作书,时人称为草圣。他常不拘小节,在王公贵戚面前脱帽露顶,挥笔疾书,若得神助,其书如同云烟泻于纸上。

焦遂五杯酒下肚,才得精神振奋。在酒席上高谈阔论,常常语惊四座。

望岳

唐·杜甫

岱宗①夫如何?齐鲁青未了②。

造化钟神秀③,阴阳割昏晓④。

荡胸生层云,决眦⑤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⑥,一览众山小。

〔注释〕

①岱宗:泰山的别称。②齐鲁:泰山北面称齐,南面称鲁。未了:没完,不尽。③造化:大自然。钟:聚集。④阴阳:山南面为阳,北面为阴。割:分。⑤决眦:裂开眼眶,形容睁大眼睛。⑥会当:定要,应当的意思。凌:登上。

〔大意〕

泰山的景象究竟怎样?齐鲁大地处处可以看到它青翠的山影。大自然给了它无限神奇和秀美,高耸的山峰使山南山北的幽暗和明亮分明。山谷里涌出层层云气荡激着胸怀,睁大了眼睛目送着归林回巢的飞鸟。我应当努力攀登山顶的最高峰,放眼望去才会感到所有的山都是那么矮小。

于易水①送别

唐·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②,壮士发冲冠③。

昔时人已没④,今日水犹寒。

〔注释〕

①易水:也称易河,河流名,位于现在河北省西部的易县境内,为战国时燕国的南界。是燕太子丹送别荆轲的地点。②此地:这个地方,指易水岸边。别燕丹:指的是荆轲作别燕太子丹。③壮士:意气豪壮而勇敢的人,指荆轲。发冲冠:形容人极端愤怒,因而头发直立,把帽子都冲起来了。冠:帽子。④昔时:往日;从前。人:一种说法为单指荆轲,另一种说法为当时在场的人。没:死,通“殁”字。⑤水:指易水之水。犹:仍然。

〔大意〕

在这个地方荆轲告别燕太子丹,壮士悲歌壮气,怒发冲冠。那时的人已经都不在了,今天的易水还是那样的寒冷。

画眉鸟

宋·欧阳修

百啭﹙zhuàn﹚①千声随意移②,

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

不及林间自在啼。

〔注释〕

①百啭:形容叫声婉转好听。②移:移动,这里指变化。

〔大意〕

  画眉鸟随意的变化,无论在花丛中,还是飞向树的高处和低处,它的叫声不停,都是那么婉转动听,美妙迷人。现在我才知道,关在装饰华美的笼子里的画眉鸟,虽然也以动听的歌声供主人欣赏,但远不如在大自然里自由自在的啼叫。

前出塞①

唐·杜甫

挽弓②当挽强③,用箭当用长④。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⑤。

杀人亦有限⑥,列国⑦自有疆⑧。

苟能⑨制侵陵⑩,岂11在多杀伤。

〔注释〕

①前出塞:这首诗原列《前出塞》第六首。②挽弓:拉弓,引弓。③强:指强弓、硬弓。④长:指长箭。⑤擒王:捉拿敌军的头目。⑥亦有限:也应当有制度。⑦列国:各国,指邻国之间。⑧自有疆:本来有一定的疆界,不能随意发展。⑨苟能:如果能够。⑩制侵陵:制止侵犯欺凌。11岂:难道。

〔大意〕

  拉弓就应当拉强弓,用箭就应当用长箭。要射敌人,先射敌人的战马,马射中了,敌人就摔下来了。要捉拿敌人,先捉拿敌人的头儿,头头被捉住了,敌人就会溃散投降。杀人也应当有个节制,各国本来都有自己的边界。只要能制止敌人的侵扰就行,难道打仗就为了多杀伤人吗?

渔歌子

明·吴兖

千顷蒹﹙jiān﹚葭﹙jiā﹚一钓翁①,家居南浦小桥东②。桃花水③,鲤鱼风④,短笛横吹细雨中。

〔注释〕

①蒹葭:初生的芦苇。②南浦:南面的水边。③桃花水:桃花汛。桃花盛开时正当雨季,江河涨水。④鲤鱼风:金鲤为太湖特风起则金鲤浮头跳浪。

〔大意〕

  浩渺的芦苇丛中有一个钓鱼的老翁,家住在南湖滨的小桥东面。桃花汛来,鲤鱼风起,其乐无穷。一支短笛,横吹在濛濛细雨中。

定西番

宋·牛峤(qiáo)

紫塞月明千里,金甲冷①,戍楼寒②,梦长安。

乡思望中天阔,漏残星亦残③。画角数声呜咽④,雪漫漫。

〔注释〕

①金甲:指盔甲,古代作战时的服装。②戍楼:古代边防用以防守、瞭望的岗楼。③漏:即更漏,古代用滴漏计时,夜间凭漏刻传更。④呜咽:这里指凄切的画角声。

〔大意〕

  紫寒关浩月当空,光照千里,将士们披着冰冷的铁甲,守卫在寒冷的岗楼之上,睡梦中回到了故乡长安。

  残夜行将消逝,因思念家乡而仰望苍天,只见高天辽阔,残星暗淡。漫漫飞雪中乡关迷茫,只听见戍楼之间回荡的画角声呜咽沉郁,如泣如诉。

〔南吕〕四块玉·恬退

元·马致远

翠竹边,青松侧,竹影松声两茅斋①。太平幸得闲身在。三径修②,五柳栽③,归去来。

〔注释〕 

①茅斋:茅屋。②径:小路。③五柳:晋代陶潜笔下古代的隐士高人名字。此处指作者要仿效陶潜退隐田园。

〔大意〕

  翠绿清幽的竹林边,苍劲古朴的松柏侧,竹影松声中的两间茅屋做书房。庆幸自己与世无关,保住了性命。修好门前的小路,屋外栽上树,回到田园来过这隐居的生活,多么自在!

菩萨蛮

唐·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①。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lú)边人似月②,皓腕凝霜雪③。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注释〕   

①只合:只应。②垆:酒店中安放酒坛的地方。③皓:洁白。

〔大意〕

  人人都说江南风光好,来江南的游人都应在这儿住上一辈子。春天的江水碧绿胜过天色,在游船中伴着雨声进入梦乡。

  卖酒的少女像月亮似的美丽明媚,洁白的手腕如凝脂、如霜雪。未老时千万不要离开此地回归故乡,否则,你会因为思念江南而伤心断肠的。

采桑子·重阳①

现代·毛泽东

(年10月)

人生易老天难老②,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③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④春光。胜似春光,廖廓⑤江天万里霜。

〔注释〕

①重阳:阴历九月初九,传统上文人登高赋诗之日。一九二九年的重阳是十月十一日。②天难老: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③黄花:指菊花。④不似:不类似,不象。⑤廖廓:空阔远大。

〔大意〕

人的一生多么容易衰老而苍天不老,重阳节年年都来到。今天又逢重阳节,战场上的菊花是那样的芬芳。

一年又一年秋风刚劲地吹送,那不是春天的风光。却胜过春天的风光,空阔的汀江之上有绵绵不绝的秋霜。

调笑令

唐·韦应物

  胡马①,胡马,远放燕支山下②。跑(páo)沙跑雪独嘶③,东望西望路迷。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暮④。

〔注释〕

①胡马:指我国西北边地出产的骏马。②燕支山:亦称焉支山、胭脂山。在今甘肃永昌县西,山丹县东南,绵延于祁连山和龙首山之间。③跑:兽蹄刨地。④边草:边陲的大草原。

〔大意〕

  燕支山下,辽阔的大草原上,放牧着大群的胡马。有一匹失群的骏马东张西望,用马蹄在沙原雪地上不停地刨着,想寻找通向马群的道路。在苍凉而无边的草原上,对着西沉的落日,它因迷路而孤独彷徨。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①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②,路转溪桥忽见③。

〔注释〕

①黄沙:岭名,在江西上饶西。②社林:土地庙边上的树林子。③见:通“现”。

〔大意〕

  月光如水,栖息在树枝上的乌鹊不知受到什么惊吓,离开了树枝乱飞乱啼。清风吹拂,夜深人静,知了在用短暂的生命歌唱生活。一阵阵稻花香,一群群青蛙呱呱叫,好像在欢呼这丰年景象。

  天气开始变化了,远处云层外尚有星星在闪耀,山前却下了几点过云雨。我担心雨下大起来,匆匆赶路,拐了一个弯,过了一座桥,在土地庙树林的旁边,我惊喜地看见了曾借宿过的茅屋。

酒泉子

宋·潘阆(lànɡ)

  长忆观潮①,满郭人争江上望②。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涛头立③,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注释〕

①观潮:这里指钱塘观潮。②郭:城的外城。这里指城。③弄潮儿:善于游泳的少年。

〔大意〕

  我经常回忆起钱塘观潮,八月十八,杭州人倾城而出,万头攒动,争望奇观。大潮来时,巨浪排空,使人怀疑连沧海都倒空了。涛声像万面战鼓一起擂响,震耳欲聋。

  那些善于游泳的弄潮儿手持红旗,出没于如山的潮头,表演各种技巧而手中的红旗不湿。离开杭州后,这种惊心动魄的场景还好几次在梦中重现,梦醒了还心有余悸。

如梦令

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①,浓睡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③,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④。

〔注释〕

①风骤:风急。②浓睡:沉睡。③卷帘人:指正在卷起帘子的侍女。④绿肥红瘦:绿叶多红花少。

〔大意〕

  昨天夜里雨小而风急,我睡得很香甜,残余的酒意尚未消去。我问正在卷帘的侍女:“经过一夜的风雨,海棠怎么样了?”她回答说:“海棠还是老样子。”果真如此吗?你可知道,一夜狂风,吹落了无数海棠花,现在应该是绿叶显得茂密,而红花却非常稀少了。

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①。

青箬笠②,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注释〕

①鳜鱼:也叫桂鱼,一种淡水鱼。②箬笠:用竹篾和箬叶编成的斗笠。

〔大意〕

  西塞山前白鹭上下翻飞,桃花盛开,流水潺潺,鳜鱼肥美。戴着斗笠,披上绿蓑衣,在斜风细雨中放舟江上,真不愿回去。

鱼我所欲也

战国·孟子

鱼,我所欲①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②,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③,亦我所欲也;义④,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也。

〔注释〕

①欲:想要,喜爱。②不可得兼;不能同时得到。③生:生命。④义:这里可理解为正当的可贵的行为。

〔赏析〕

  本段文字以形象的比喻说明了舍生取义的道理。就像鱼和熊掌,不能同时得到,便舍鱼而取熊掌一样,当“义”与“生”不能同时得到时,便舍生而取义。

三年级下学期

四时田园杂兴①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②,

村庄儿女③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④耕织,

也傍⑤桑阴学种瓜。

〔注释〕

①杂兴:随着诗兴写来。②耘田:锄草。绩麻:把麻搓成线。③儿女:成年男女劳动力。④供:从事、参加。⑤傍:靠近。

〔大意〕

  白天下地锄草,夜晚在家搓麻,村子里的男女劳动力为了生活各自承担起一份劳动。年幼的孩子虽然不懂得耕田织布,可是他已经在桑树下学着种瓜了。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①金黄杏子肥,

麦花②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③无人过,

惟有蜻蜓蛱蝶④飞。

〔注释〕

①梅子:梅树的果实,夏季成熟,可以吃。②麦花:荞麦花。荞麦是一种粮食作物,春秋都可以播种,果实磨成粉供食用。③篱落:篱笆。④蛱蝶:蝴蝶。

〔大意〕

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白天长了,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没有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墨梅①

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

个个②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注释〕

①墨梅:作者画的淡墨色的梅花。②个个:朵朵。

〔大意〕

  我家洗砚池头的那棵梅花树,开放的每一朵花都呈现出淡淡的墨痕,素净雅洁,并不浓丽鲜艳。开花不是为了让人夸赞颜色如何艳丽,只是要让它的清香之气弥漫在宇宙人间。

惠崇春江晓景

宋·苏轼

竹外①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②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③欲上时。

〔注释〕

①竹外:竹林边上。②蒌蒿:多年生长的草木植物,茎可吃。③河豚:一种鱼,每年春天逆水上游进长江产卵。

〔大意〕

  春天来了,翠绿的竹林边上,几枝桃花已经开放。春回大地,江水变暖,只有鸭子最先知道。水边洼地上长满了嫩嫩的蒌蒿,芦苇也露出短短的幼芽,现在正好是河豚逆水上游的时候。

惠崇春江晓景

宋·苏轼

两两归鸿欲破群①,

依依还似北归人②。

遥知朔漠③多风雪,

更待④江南半月春。

〔注释〕

①归鸿:归雁。破群:离开飞行队伍。②依依:不舍之貌。归人:回家的人。③朔漠:北方沙漠之地。④更待:再等;再过。

〔大意〕

大雁北飞,就像要回到北方家乡的人那样,但是有几只雁由于依依不舍,差一点掉了队。还没有飞到北方,就已经知道北方的沙漠多风雪了,江南的春光太美了,还是再在江南多呆半月吧。

明日歌

明·文嘉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世成蹉跎①。

世人皆被明日累,

明日无穷老将至。

晨昏滚滚水流东,

今古悠悠日西坠②。

百年明日能几何?

请君听我《明日歌》。

〔注释〕

①蹉跎:虚度光阴,没有成功。②坠:下落。

〔大意〕

  明天之后又有明天,明天是何等的多啊!如果我们天天等待明天,那么将会虚度光阴,一事无成。许多人被“等明日”所连累,而人生却是有限的,转眼衰老将会来到。时间随着流水和落日一天天流逝。百年之中有多少个明天?请您听我咏诵这首《明日歌》。

滁州①西涧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②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③无人舟自横。

〔注释〕

①滁州:在安徽省。②深树:树林深处。③野渡:荒野的渡口。

〔大意〕

让人喜爱的是溪边生长着无数碧绿的小草,茂密的树林中还有黄鹂在唱歌。春天的傍晚,一阵大雨使河水涨得又急又高,荒野的渡口没有一个人,只有孤零零的小船横躺在水面上。

塞下曲

(其二)

唐·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①寻白羽,没②在石棱中。

〔注释〕

①平明:清明。白羽:指箭。②没:指箭射入很深。棱:棱角,指最坚硬的地方。

〔大意〕

  传说李广有一次在夜里,忽然看到昏暗的树林里风吹草动,把草中的一块大石头误认为老虎,便拉弓射箭,一箭中的。天亮时候去寻找箭,箭头全部射进石头里。

塞下曲

(其三)

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①夜遁逃。

欲将轻骑②逐,大雪满弓刀。

〔注释〕

①单于:匈奴首领名,后泛指少数民族首领。②轻骑:轻装的骑兵。

〔大意〕

在乌云遮月的夜晚,天边惊起一群大雁,敌兵妄想悄悄逃跑。将军正要率领轻骑兵去追击,此时大雪已洒满战士们的弓和刀。

采莲曲①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②,

芙蓉向脸③两边开。乱入④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⑤。

〔注释〕

①采莲曲:乐府旧题,内容大多描写江南水乡风光,采莲少女的生活。②罗裙:丝绸制作的裙子。罗:细软而有疏孔的丝织品。一色:同一种颜色。裁:裁剪缝制。剪开。③芙蓉:即荷花。向脸:对着脸。④乱入:杂入、混入。⑤闻:听。闻歌:听到采莲少女的歌声。始:才。

〔大意〕

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仿佛一色,分不清楚,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人花难辨。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来。

春题湖上

唐·白居易

湖上春来似画图,

乱峰①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②千重翠,

月点波心③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

青罗裙带展新蒲④。

未能抛得杭州去,

一半勾留⑤是此湖。

〔注释〕

①乱峰:参差不齐的山峰。②松排山面:指山上有许多松树。③月点波心:月亮倒映在水中。④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田野里早稻拔节抽穗,好像碧绿的毯子上的线头;河边菖蒲新长出的嫩叶,犹如罗裙上的飘带。⑤勾留:留恋。

〔大意〕

西湖的春天,像一幅醉人的风景画,三面群山环抱中的湖面,汪汪一碧,水平如镜。群峰上,松树密密麻麻排满山面,千山万峰显得一派苍翠。一轮圆月映入水中,好像一颗明珠,晶莹透亮,跳荡悬浮。初生的早稻,似一块巨大的绿色地毯上铺满厚厚的丝绒线头;蒲叶披风,像少女身上飘曳的罗带群幅。作者不愿离开杭州回京,有一半因素就是舍不得这风景如画的西湖。

春夜洛城①闻笛

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②,

散入春风③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④,

何人不起故园⑤情。

〔注释〕

①洛城:今河南洛阳。②玉笛:精美的笛子。暗飞声:声音不知从何处传来。③春风:指春天的风。④闻:听,听见。折柳:即《折杨柳》笛曲,乐府“鼓角横吹曲”调名,内容多写离情别绪。⑤故园:指故乡,家乡。

〔大意〕

是谁家精美的笛子暗暗地发出悠扬的笛声。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就在今夜的曲中,听到故乡的《折杨柳》,哪个人的思乡之情不会因此而油然而生呢?

偶成

宋·朱熹

少年易学①老难成,

一寸光阴不可轻②。

未觉③池塘春草梦,

阶前梧④叶已秋声。

〔注释〕

①学:学问,学业、事业。②一寸光阴:日影移动一寸的时间,形容时间短暂。轻:轻视,轻松放过。③未觉:没有感觉、觉醒。④阶:台阶。梧:梧桐,落叶乔木。

〔大意〕

少年很容易变老,但学习却很难够成功,一点点的时间我们都不能浪费。春天刚刚来临,还没有发觉到春草绿了,转眼间,台阶前的梧桐叶已经发黄了。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①。

几处早莺争暖树②,

谁家新燕啄春泥③。

乱花渐欲迷人眼④,

浅草才能没马蹄⑤。

最爱湖东行不足⑥,

绿杨阴⑦里白沙堤。

〔注释〕

①水面初平:湖水才同堤岸齐平,即春水初涨。云脚低: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脚”的本义指人和动物行走的器官。这里指低垂的云。②争暖树:争着飞到向阳的树枝上去。暖树:向阳的树。③啄春泥:燕子衔泥筑巢。④乱花:纷繁的花。渐:渐渐地。欲:将要,就要。迷人眼:使人眼花缭乱。⑤浅草:浅浅的青草。才能:刚够上。没(mò):遮没,盖没。⑥行不足:百游不厌。足,满足。⑦阴:同“荫”,指树荫。

〔大意〕

绕过孤山寺以北漫步贾公亭以西,湖水初涨与岸平齐白云垂得很低。几只早出的黄莺争栖向阳的暖树,谁家新飞来的燕子忙着筑巢衔泥。野花竞相开放就要让人眼花缭乱,春草还没有长高才刚刚没过马蹄。最喜爱湖东的美景令人流连忘返,杨柳成排绿荫中穿过一条白沙堤。

晚春

唐·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①,

百般红紫斗芳菲②。

杨花榆荚无才思③,

惟解漫天作雪飞④。

〔注释〕

①不久归:将结束。②斗:竞争,比赛。③杨花:指柳絮。榆荚:亦称榆钱。榆未生叶时,先在枝间生荚,荚小,形如钱,荚老呈白色,随风飘落。无才思(sì):没有才华和能力。这里指杨花、榆荚没有百花那样的色泽香味,朴素无华。④惟解:只知道。漫天:遍布空中。作雪:装作雪的模样。

〔大意〕

花草树木知道春天即将归去,都想留住春天的脚步,竟相争妍斗艳。就连那缺少色泽香味的杨花和榆钱也不甘寂寞,随风起舞,化作漫天飞雪。

关山月

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①,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②。

汉下白登道③,胡窥④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⑤望边邑,思归多苦颜⑥。

高楼⑦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注释〕

①天山:甘肃境内的祁连山,②玉门关:甘肃敦煌西。③下:指出兵。白登:指白登山,现山西大同东。④胡:指吐番。窥:偷看。⑤戍客:指守卫边疆的战士。⑥苦颜:愁眉苦脸的样子。⑦高楼:古诗中多以高楼指闺客,这里指戍边战士的妻子。

〔大意〕

明月从天山升起,又隐藏到一片云海中,苍苍茫茫。长风掠过几万里,吹过玉门关,浩浩荡荡。汉高祖当年出兵白登山,被困了整整七天;胡人总是窥视青海湾,要同我们交战。这里向来就是打仗的地方,而就是不见有战士回到自己的故乡。战士们看看边疆一片荒凉,个个愁眉苦脸想回家。唉,今夜啊,妻子一定在闺楼上,不停地叹气,深深地思念自己的亲人。

登幽州台①歌

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②,独怆然而涕下③。

〔注释〕

①幽州台:又名苏北楼,传说中燕昭王为招纳贤才所筑的黄金台。②悠悠:无穷无尽的意思。③怆然:悲痛伤感的样子。涕:眼泪。

〔大意〕

古代的贤明君主已见不到了,后世也不再有那样的人物了。宇宙茫茫,大地苍苍,我是生不逢时,真叫人悲痛伤感。泪如雨下。

扬子江

宋·文天祥

几日随风北海①游,

回从扬子大江头。

臣②心一片磁针石,

不指南方③誓不休。

〔注释〕

①北海:指长江口以北的海面。②臣:作者自称。③南方:指南宋王朝。

〔大意〕

  几天来扬帆行驶在长江口以北的海面上,频频回头遥望长江口。我的心像磁针一样指向南方。不收复失地,重整大宋江山,我誓不罢休。

塞上曲

唐·戴叔伦

汉家旌旗①满阴山,

不遣胡儿匹马还②。

愿得此生长报国③,

何须生入玉门关。

〔注释〕

①汉家:这里以汉指唐。旌旗:旗帜。②不遣:不使。胡儿:指入侵之敌。③长报国:永远报效国家。

〔大意〕

  唐军旌旗布满阴山,军威气势都压倒敌人。将士们决心全歼入侵之敌,不让敌军一人一骑逃走。边塞战士们只愿一生报效国家,即使不能生还也在所不辞。

赠别

唐·杜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

唯觉樽(zūn)①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

替人垂泪到天明。

〔注释〕

①樽:古代的盛酒器具。

〔大意〕

  离别宴上,相对凄然,明明深爱,却像无情。举起酒杯,笑不出声。蜡烛好像也有怜悯之心,别人离别,它也伤心,垂泪不止,直到天明。

〔中吕〕喜春来·和(hè)则明韵①

元·卢挚

 春云巧似山翁帽②,古柳横为独木桥③。风微尘软落红飘④。沙崖好,草色上罗袍⑤。

〔注释〕

①则明:任昱,字则明。这首元是《和则明韵》二首中的第一首,描写的是春天的景色。②巧似山翁帽:好像山翁的草帽一样。山翁:山里的老头。③该句意思是:古老的柳树,横卧在水面上,就像一座独木桥。④尘:原指灰尘,尘埃,这里指春末凋谢的花辩。落红:即落花。⑤草色上罗袍:翠绿的青草,映上了衣袍。

〔大意〕

   春天的云彩,轻浮在山顶,远远望去,就像山里老翁的草帽;老柳树横卧在水面,就像是一座独木桥。微微的春风,轻轻地吹来,调谢的花瓣随风飘动。沙岸上景色多么美好,长满翠绿的青草,生机勃勃,那象征春天的绿色,映照在了衣袍上。

浣溪沙

宋·苏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①,村南村北响缫(sāo)车②。牛衣古柳卖黄瓜③。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④,敲门试问野人家。

〔注释〕

①簌簌:花坠落的样子。②缫车:抽茧丝的器具。③牛衣:泛指穷人穿的粗劣衣服。这里指卖黄瓜的农夫。④漫:随便。

〔大意〕

  我在城外赶路,扑簌簌衣帽上落满了枣花。村南村北,家家传出缫车抽丝的声音。古柳树荫下,穿着破旧衣服的农夫正在叫卖黄瓜。

  因为喝了点酒,走多了路,只觉得困倦想睡觉,烈日高照,口渴得很,就想随便找个地方喝茶,因而也不管什么村野人家,就径直过去敲门讨碗茶了。

点绛唇

宋·汪藻

  新月娟娟①,夜寒江静山衔斗②。起来搔首,梅影横窗瘦③。

  好个霜天,闲却传杯手④。君知否?乱鸦啼后,归兴浓于酒。

〔注释〕

①娟娟:美好。②山衔斗:北斗星隐现于山际。③瘦:指梅花凋落。④传杯子:持酒杯的手。

〔大意〕

  一弯秀美的新月高悬在灿烂的星空中,寒夜里,江流澄静,听不到波涛声,北斗星已经下沉。我披衣而起,搔首凝神。月已西斜,只见几条稀疏的梅枝映在窗纸上。

  如此严寒的霜天,本该是饮酒驱寒的好时光,可是这双以前常推杯换盏的手,如今只能闲来搔首。你知道吗?在乱鸦的聒噪声中,我已经厌倦了宦海沉浮,归乡之情比美酒要浓得多。

菩萨蛮

唐·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①,寒山一带伤心碧。螟(mínɡ)色入高楼②,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zhù)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③。

〔注释〕

①漠漠:形容雾气密布弥漫的样子。烟如织:比喻烟雾浓密。②螟色:暮色。③长亭、短亭:古代路旁供行人休息的亭子,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

〔大意〕

  傍晚,原野上的树林被稠密的雾气所笼罩,绵延的青山因昏暗的光线而暗淡。暮色苍茫中有人登上层楼,触景生情,心中无限忧愁。

  独自一人在石阶上久久站立,归巢的鸟儿怱怱忙忙从眼前飞过。无数的长亭和短亭把归程连接,哪条才是他回家的路线?

醉落魄

宋·魏了翁

  无边春色,人情苦向南山觅①,村村箫鼓家家笛。祈麦祈蚕②,来趁元正七③。

  翁前子后孙扶掖④,商行贾(ɡǔ)坐农耕织,须知此意无今昔⑥。会得为人⑦,日日是人日。

〔注释〕

 ①苦:形容执着的追求。②祈麦祈蚕:祈求农事丰收,“麦”、“蚕”代指诸多农事。③元正七:即农历的正月初七,“人日”节。④翁:父亲。⑤商行贾坐:商贾均指生意人,在古代的分界是行卖叫商,坐卖叫贾。⑥今昔:古今。⑦会得:懂得,领会到。

〔大意〕

  尽管处处是春色,但就人的常情来说,还是要到南山去游春,寻觅春色。村村箫笛鼓乐,户户欢庆人日,热闹非凡。农民祈求今年农事能获得丰收,那么多的人们都来赶这个“人日”节的热闹。

  游春的人们,老老少少,子子孙孙,扶老携幼,顺序前往。行商坐贾耕织的农民都忙着做各自的事情。各色自食其力的人都在祈求丰收与幸福,这种种活动和期望,古往今来,都是这样。人们如果懂得了做人的道理,都像“人日”这天意识到的作用与追求,那不就“日日是人日”了,也用不着只在“人日”节才去祈祷了。

诉衷情

宋·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①,匹马戍梁州②。关河梦断何处③,尘暗旧貂裘(qiú)。

  胡未灭④,鬓(bìn)先秋⑤,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⑥,身老沧州⑦。

〔注释〕

①觅封候:寻找建功立业、取得封侯的机会。②戍:防守。梁州:治所在今陕西省汉中一带。乾道八年,陆游四十八岁时,曾在汉中担任陕川宣抚使署干办公事。③关河:关塞,河防,指边疆。④胡:这里指占领中原的金人。⑤秋:秋霜。⑥天山: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此指祁连山,借指西北前线。⑦沧州:水边,古代隐者所居。陆游晚年住绍兴镜湖边上的三山村。

〔大意〕

  想当年在万里之外寻找为国建功立业的机会,单枪匹马在梁州驻守。现在像梦一样醒来,无处重寻边塞景物,军旅生涯已一去不复返,当年穿的貂裘上积满灰尘,陈旧不堪。

  敌人还没有消灭,而自己的两鬓已白发如霜,为此常常流泪。我一心想着到前线抗金杀敌,谁能想到晚年却闲居在绍兴的镜湖边。

减字木兰花·竞渡①

宋·黄裳

  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②。鼓击春雷③,直破烟波远远回。

  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金碧楼西④,衔得锦标第一归⑤。

〔注释〕

①竞渡:我国古代南方的民间常于端午节举行划船比赛。相传伟大诗人屈原在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投汩罗江自杀,人民争先恐后地划船去抢救。以后为了纪念屈原,每逢端午节,常举行竞渡,形成一种传统民间风俗。②渚:水中的小洲。③春雷:形容喧闹的鼓声。④金碧楼:指装饰得金碧辉煌的楼台。此为权贵们观赏竞渡之所或悬挂“锦标”之处。⑤锦标:锦制的旗帜。泛指高竿上悬挂的给予优胜者的赏物。

〔大意〕

  一群红旗高举的龙舟,从柳荫深处的小洲边飞驶而出。鼓声如春雷震天。龙舟冲破浩渺烟波,向前飞驶,再从远处转回来。

  观众们欢声震地,健儿们争战夺标的英雄气概,简直使千万人为之惊骇退避。在金碧辉煌的楼台西边,获得优胜的船,把锦标衔在船首高高的龙口里,第一个归来。

蝶恋花

宋·晏殊

  槛(jiàn)菊愁烟兰泣露①,罗幕轻寒②,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ān)离恨苦③,斜光到晓穿朱户④。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⑤,山长水阔知何处!

〔注释〕

①槛:栏杆。②罗幕:丝罗的帷幕。③谙:熟悉。④朱户:红漆大门。指大户人家。⑤彩笺:彩色的纸。尺素:一尺长的素绢。古人用来写信。彩笺、尺素:均指代书信。

〔大意〕

  晨雾笼罩的秋菊,一副脉脉含愁的样子;露珠凝挂的兰花;像是暗暗哭泣。燕子穿过罗幕双双飞走,荡漾起一缕轻寒。明月不理解离别的苦恼,整夜整夜地照着红楼。

  昨夜西风阵阵,叶子飘零,绿树凋残。独自登上高楼,一直望到天的尽头。想写封信给远方的你,群山连绵,水阔无边,不知道你在何处?

蝶恋花

宋·范成大

  春涨一篙添水面,芳草鹅儿①,绿满微风岸。画舫夷犹湾百转②,横塘塔近依前远。

  江国多寒农事晚,村北村南,谷雨才耕遍③。秀麦连冈桑叶贱,看看尝面收新茧④。

〔注释〕

①鹅儿:小鹅,黄中透绿与嫩草相似。②夷犹:从容不迫。③谷雨:节气名。④看看:将去。面:新麦磨成的面粉。

〔大意〕

  春天的河水涨起来一竿多高,微风吹拂河面,到处是嫩绿的小草和雏鹅。彩船在曲曲折折的河湾里从容不迫地行驶着,前方的塔看上去很近,其实还很远。

  江南的早春依旧寒冷,因而农事也推迟了。村子里的田一直到谷雨季节才全部耕完。成片的麦田连绵不断,桑叶因丰收而卖不出好价钱。不久就能尝尝新磨的麦面,接下来就该收获蚕茧了。

如梦令

宋·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①,沉醉不知归路②。兴尽晚回舟③,误入藕花深处。争渡④,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注释〕

①常记:经常回忆。②沉醉:大醉。③兴尽:游玩的兴趣高潮已经过去。④争渡:奋力划船。

〔大意〕

  经常回忆起在溪边的亭阁游玩时的情景,晚霞的余辉映照着,尽情欢乐的少男少女,一个个醉意沉沉。待到兴尽归来时,小舟误入藕花深处,迷路难归。只是一个劲地奋力划船,奋力划船,桨声、嗔笑声一片,惊起了栖息在河滩上的鸥鹭。

  

论语四则

1.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大意〕

孔子说:“懂得学习的人比不上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2.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大意〕

孔子说:“一个人没有仁德,他怎么能实行礼呢?一个人没有仁德,他怎么能运用乐呢?”

3.子曰:“默而识(zhì)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大意〕

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能有什么因难呢?”

4.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大意〕

孔子说:“许多人对品德不去修养,对学问不去讲求,听到义不能去做,有了不善的行为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所忧虑的事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yae.com/rsdl/85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