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被称为“安静的杀手”,虽然你可能从未注意到,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它却让越来越多的人滑向慢性病的深渊。
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曾发布调查数据:我国高血压患者突破3.3亿,18岁及以上居民患病率高达33.5%。
高血压虽然是一种慢性疾病,前期症状也许不太明显,也容易被忽略。但是后期可能会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脑出血、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等,还有随之而来的脑中风后遗症、终末期肾病、心肌梗塞等,因此保险公司对于高血压患者投保,向来都是比较谨慎的。
那么高血压患者该怎么买保险呢?
01高血压有什么类型?按照血压数值可以分为三个级别:一级高血压、二级高血压、三级高血压。
图片来源:网络根据发病原因的不同,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是指原因不明的高血压,没有发现导致血压升高的其他疾病,常与遗传、年龄、饮食生活习惯相关。约90%的患者都属于这类高血压。
保险公司通常会通过病历、体检和高血压问卷来了解被保人的高血压病史、医生诊断、治疗效果、目前控制状况以及个人习惯。这些要素都会影响到保险公司的核保决定。
某保险公司曾分享了三个核保案例。
客户一:35岁农夫,年投保重疾险。年因高血压住院一周,住院血压值为/mmHg,余未见异常,住院一周,出院后无再复诊。投保体检未见异常。吸烟20支/天。
客户二:55岁教师,年投保重疾险。年因高血压住院一周,住院血压值为/mmHg,余未见异常,住院一周,出院后持续服药控制,近2年血压控制在/85mmHg。投保体检未见异常。
客户三:40岁家庭主妇,年投保重疾险。年因高血压住院一周,住院期间查颅脑MR见腔隙性脑梗,血压值/mmHg,余未见异常。出院后持续服药控制,近2年血压控制在/85mmHg。
这三个案例乍看非常相似,但核保结果却大不一样,分别是:加费、标体承保和拒保。
第一位客户,虽然体检无异常,但明知自己患有高血压,不适合抽烟,却仍然每天抽烟20支,健康管理意识和自律性都不强,个人风险系数相对较高,因此被加费。
第二位客户,虽然还在服药,但过去两年血压控制良好,标体通过。
第三位客户,高血压已经造成器官损伤,产生并发症了,所以被拒保。
由此可见,高血压患者如果血压控制良好,没有产生并发症,且没有个人习惯等方面的风险因素,还是有机会争取到比较好的核保结果的。
▲继发性高血压
继发性高血压是有其他疾病引起的高血压,这种高血压一般通过检查可以确定病因,消除病因后血压可以恢复正常。
比如生活中较常见的妊娠高血压,就是继发性高血压的一种。如果分娩后血压正常,对买保险一般没有影响;如果分娩后血压仍然偏高,保险公司则要依据血压数据、是否有并发症来和其他风险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决定核保结果。
▲特殊情况除了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这两种情况,我们为客户办理投保时还经常会遇到另一种“高血压”:客户本人并没有高血压,但医医院开过高血压药物,留下了高血压的医疗记录。对于这种情况,很多保险公司出于道德风险的考虑,会直接不接受投保健康险和寿险。也有少数公司可以做人工核保,不过比起普通情况审核会严格很多。02高血压该怎么买保险?不同的险种,对于高血压患者的“友好度”也是不一样的。
▲意外险意外事故的发生与健康风险没有必然联系,很多意外险甚至都不需要健康告知,所以高血压对于意外险投保一般没有影响。▲重疾险2级以下高血压患者,如果通过治疗和服药,血压能稳定在/90mmHg以下,也没有其他危险因素或者并发症,一般可以加费甚至标准体承保。有一些产品对于1级高血压可以直接购买;如果到了3级高血压,则大概率会被拒保或者延期。▲医疗险医疗险的核保尺度通常比例严格,投保条件一般要求2级以下高血压,结果大多会除外高血压及其并发症责任,也有少数产品可以加费承保。▲防癌险防癌险是健康险之中对于高血压患者最友好的,通常对血压没有限制,三高人群都可以买。所以,买不了普通医疗险的话可以先买一份防癌险。▲寿险一般来说,二级以下高血压,经过治疗和服药控制良好,且没有并发症或其他风险因素的话,通常会加费或者标准体承保。情况比较严重的会被延期或者拒保。小结高血压患者承受的风险更高,更需要做好各方面的保障。但在投保前,最好能先针对高血压进行治疗,把血压控制在合理的水平,会更有利于投保。但投保时一定要如实告知,切勿隐瞒,以医院或者体检中心的正规确诊报告为准。
长按识别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