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爱心公益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9994023356023855&wfr=spider&for=pc当孩子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思想以后,父母就应该闭上自己的嘴。因为你说的越多,孩子就会越烦,如果你能少说话多行动,你与孩子之间的矛盾,很可能就会消失。一位三年级的小学生,在作文中这样写道:“我的妈妈就像是一只乌鸦,每天唠唠叨叨,真是烦透了。我无论做什么,妈妈都觉得我做的不够好,我又不是神童,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孩子,你这样每天批评我、数落我,我的心情非常压抑,整天烦死人了。”这位小学生,把自己的妈妈比作了乌鸦,确实很难听。但是,仔细想想,又觉得非常的贴切,因为这是很多孩子内心深处的声音,只是很多孩子无处表达,或者不会表达而已。那些经常被唠叨的孩子,是什么样的感受?网上有这样一个提问:“如果你有一个爱唠叨的爸妈,会是什么样的体验”?这位网友控诉自己妈妈爱唠叨的毛病,表示妈妈这种爱唠叨的行为,给了自己太多的负能量。他说,自己的妈妈从小就爱唠叨,衣服穿不好会唠叨、文具没有收拾好会唠叨、收拾东西慢会唠叨、作业写错了会唠叨、买个礼物也会唠叨……而且从来不分场合,从来不给自己面子,还经常拿别的孩子跟自己比。这位网友说,自己特别期待快点长大,那样就可以离开这个家,不再听妈妈的唠叨了。下面有N多的网友跟帖,诉说了自己被父母唠叨的经历,看完后感受颇多,原来这么多孩子在承受这份痛苦。也有网友说:妈妈经常会以“我是为你好”为借口,实际上这句话就是为了“绑架”孩子,让孩子无法挣脱父母的束缚。作为妈妈的我,看到这些,心里却是有点难过,虽然的确是为了孩子好,可有时候用的方法却是错误的。你的那些唠叨,可能孩子根本没有听进去!我曾经看过一个电影,里面的主人公是一个叫“小杰”的男孩。小杰的妈妈就是一个特别爱唠叨的人,每天只要小杰放学回家,妈妈就开启了唠叨的模式。但是电影中,小杰的内心是这样描述的:妈妈唠叨,实际上是为了让自己舒服,自己只要忍住别吭声就好,只要妈妈唠叨够了,舒服了,她就会停下来。所以,小杰每次都在假装听妈妈的唠叨,实际上根本就不知道妈妈说了些什么。小杰依然每天是我行我素,妈妈依然是每天唠叨不停,谁也不曾改变。现实中,很多家庭都是这样,父母的嘴巴在不停的唠叨,也不管孩子是否真正听到了心里。因为孩子只是不吭声的在做自己的事情,有时候会顺便回一句:“我听到了。”而且,孩子会因为父母的唠叨,而更加的叛逆。别说是孩子了,如果你的另一半,每天下班回家后,就开始对你唠叨:为什么沙发不收拾、为什么还没做饭、为什么把水杯摔碎了、为什么昨天交代好的事情还没有做……你可能瞬间就会“爆炸”。你自己都忍受不了唠叨,更何况是一个孩子……少说话多行动,孩子可能会更容易接受。如果发现孩子哪里做的不好,自己首先要做一个表率的作用,让孩子耳濡目染。如果遇到了关键性的问题,你只需要简单说几句,而且这句话一定要有分量,让孩子知道你的原则。孩子身上有很多“缺点”是非常正常的,有些缺点是根本不需要改的,这只是此年龄段孩子应该有的,等孩子慢慢长大,自然就会改变,不需要每天去唠叨,如果孩子做的不是很过分,那就随他去吧。如果孩子触犯了原则性的错误,就必须要惩罚,你可以不多说,但是一定要让孩子为自己犯下的错误,而接受相应的惩罚,这样孩子才会改正。然后,最好给孩子制定一个行为准则,把这张纸条贴在客厅或者卧室,让孩子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仅此而已。有些父母,平时不想花时间陪孩子,只是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去管教孩子,去唠叨孩子,那孩子肯定是不听你的。你自己都没有尽到一个做父母的责任和义务,又拿什么来要求孩子听你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