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专家会诊优惠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788616.html
?传递正能量!为您推送优秀作品!
牟丕志,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作家,中国金融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农业银行作家协会主席、辽宁金融作家协会主席及秘书长、辽宁省杂文学会副会长,辽宁省文学院第四届、第六届、第七届签约作家,《读者》杂志签约作家。著有长篇小说《机关中的机关》,杂文随笔集《世象小品》、《人间话本》、《一个人的官场》、《小故事大职场》、《变脸》等。荣获冰心文学奖,第一届金融文学奖一等奖,中国散文论坛一等奖,第十七届中国新闻奖副刊复评铜奖,第八、第九、第十届金江寓言文学奖,第五届金骆驼奖,中国农业银行第四届文学影视创作类优秀人才奖等50余项。像豹子一样生存
牟丕志
豹子是一位勇士。豹子胆大、勇猛异常。我们称某某吞了豹子胆,说明此人胆子大。豹子胆子大是无可置疑的。豹子敢向比它大得多的动物诸如牛、马、羚羊等动物发起进攻,且能屡屡得手,在豹子眼中,那些身高力大的动物是不堪一击的。豹子在自己的词典中没有怕字。面对自己的对手,它永远保持凌厉的攻势。豹子并非百战百胜,有时豹子也会被野牛的尖角刺穿肚子,悲壮地死去。但战败的豹子仍然是英雄,它用自己的勇敢精神捍卫了自己的尊严,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是勇士,而成败,却显得次要了。豹子的生存法则是超越,豹子只有在狂奔中速度超越其他动物,才有机会捉到对方,获得食物,否则,豹子只能饿死。据科学家考察,豹子的猎捕对象在生存竞争中不断提高奔跑速度,用来摆脱豹子的追杀。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豹子也不断地提速,奔跑起来像一阵迅猛的旋风,令猎物防不胜防。豹子永远不满足自己创下的奔跑速度的纪录,它一次次超越自己的纪录,它知道,一旦满足了现状,那么,就会有生存危机找上门来。为此,豹子总是不停地给自己加压,无止无休地进行着“体能训练”,无止无休地磨练自己,超越就是它的生存方式,一旦没有了超越,那就是它的末日。它每完成一次超越,就得到一次丰厚的奖励——战利品,它便可以有滋有味地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收获超越的喜悦。对于豹子而言,没有比超越更重要的了。超越是生存手段,也是生存法宝,豹子是一种非凡的动物,是动物界的佼佼者。豹子的强大还在于它善于节制。豹子吃东西时往往适可而止,从不搞得大腹便便,否则,饮食过度会使豹子变得笨拙,丧失自己的优势。节制对于豹子来讲非同小可,没有节制,就会失掉高速度,失掉高速度就会失去生存能力。因而,不知节制的豹子只有死路一条。从某种意义上讲,节制比勇敢更重要。假如豹子胆怯,那么,豹子会丧失一些捕猎机会,但不会丧失全部的机会。而不知节制,过于贪婪,那么,必然使豹子变得臃肿,从而丧失高强的全部的捕猎能力,只能坐以待毙。可敬的是,豹子从不犯贪心的毛病,因而它永远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所向无敌。豹子不图虚名。常言道,豹死留皮,以此比喻人死后留名于世。《新五代史·周书·五彦章传》中说:“彦章武人不知书,常为俚语谓人曰:‘豹死留皮,人死留名。’其于忠义、盖天性也。”其实就豹子而言,它对名是不屑一顾的,豹子清楚,不管自己得到什么名声,那都是虚名,对于它来讲,最重要的是捉到猎物。没有名声,豹子不伤毫毛,而没有猎物,那就意味着死亡。因此,豹子视名声为粪土,而对实际能力则十分珍重,那才是生存、发展之本呀。我想,一个人如果能像豹子那样超越自己,一定会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人类是惟一嫉妒豹子的动物。在动物界豹子几乎没有天敌,它勇敢、它凶悍、它强壮、它神气,是货真价实的强者。然而,这一切却招来了人类的嫉妒,嫉妒心十分强烈的人类容不下豹子这位勇士,肆无忌惮地侵占它的家园或残忍地将它们猎杀。如今,这位动物界中的勇士在人类面前成了弱者。它的种群濒于灭绝。这是因为人们对豹子产生了无穷无尽的欲望。《本草纲目》中有这样的解释:“豹肉味酸、性平、无毒,能安五脏,补绝伤,壮筋骨;脂和在发膏中,朝涂暮生;头骨作枕,睡后可以避邪,烧灰淋汁,去头风白屑。”不难看出,这豹子对于人类的用途太大了。看来,人类消灭豹子的行动只能到豹子灭绝后才肯罢手。喜鹊的哲学
牟丕志
我在农村长大,对喜鹊这种鸟也算比较熟悉了。然而,我到现在为止也未弄清楚人们为什么把它当做吉祥鸟、报喜鸟,为何人们是那样执著地偏爱、推崇喜鹊,千百年来,一贯如此,不改初衷。虚伪是喜鹊的处世哲学。在我看来,喜鹊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伪君子,它对世人的欺骗与玩弄是人们始料未及的。它是不折不扣的大骗子,确实不值得人们去喜爱它。之所以这样说,这都是因为喜鹊是说谎者和献媚者。仅凭这两条,我们完全可以说喜鹊是一个品质不佳的动物。按着人们约定俗成的说法,喜鹊站在谁家的树上叫喳喳,那就是向谁家报喜。事实上,喜鹊十有八九在说谎。事实往往是这样,喜鹊叫喳喳后,并没有喜临门,有时甚至有祸上门。特别是在封建社会,天灾人祸不断,上门的十有八九是坏事不是好事,而喜鹊却不管三七二十一,一律地报喜,扯谎已不感到脸红,简直是明目张胆,习惯成自然。说谎已成为它的生活方式,离开了说谎,喜鹊就不成为喜鹊了。而献媚是喜鹊的一大特长,喜鹊不仅喜欢喳喳地叫,而且热衷于跳来跳去,翩翩起舞,越是看的人多,它舞得就更起劲,其实这是它在向人类献媚。人们觉得,喜鹊是个懂礼貌、会来事、对人类十分尊重和崇拜的鸟类,是最最可爱的鸟类,于是在心目中形成了“还是喜鹊好”的概念,把喜鹊当成了朋友,甚至引以为知己。在农村,人们肆无忌惮地猎杀麻雀、山鸡、鸽子等鸟类,但惟独对喜鹊高抬贵手,秋毫无犯,这足以说明人与喜鹊的关系确实非比寻常。按说,说谎、献媚这是动物的恶德,我们一直在反对说谎,反对献媚,但我们为什么对明目张胆地说谎、献媚的喜鹊是那样偏爱有加、情有独钟呢?人是虚荣的动物。尽管人们知道喜鹊在说假话,是假报喜,但从心里想,反正是报的喜。即使没有喜,但总比报忧好,谁不盼望有喜呢,喜鹊报喜,那总算个吉利事,至于是真是假,那并不重要。再说,喜鹊在自家树上报喜,别人兴许真以为自己家中有了喜事,这不是很有面子的事么。从这一意义上讲,假话是令人舒服的,假话也有实用价值,假话能够满足人的心理需求,假话有时比金玉良言更有效。人喜欢被别人尊重,这本来是无可非议的,但一味地追求别人尊重就是人类的弱点了,这是一个十分顽固的弱点,这个弱点为献媚者提供了生存发展的土壤。喜鹊就是成功的献媚者,对于喜鹊来说,献媚只是它的本性。其实,献媚是很容易做的事,只要做出低三下四的样子,把对方捧到高高在上的位置,并加以美言,那么,不用耗神费力就可达到献媚的目的。献媚常常是征服对方最有力的武器,而且屡试不爽。喜鹊的狡猾之处就在于它采取献媚的手段,轻而易举地得到了人类的好感,以致受到青睐,并奉为上宾,取得了其他鸟类无法企及的地位。这是喜鹊的胜利,是人类的失败。与喜鹊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鸡,你看鸡“老老实实吃食,实实在在下蛋”,即使如此,还常受到人的鄙视、虐待,稍不注意,就要受到惩罚。乱叫、乱跑、乱飞那都是不行的。有时人馋瘾发作,还会把鸡抓住杀了,炖了吃,与喜鹊的命运相比,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真有天壤之别。而原因只有一个:喜鹊会扯谎、会献媚,而鸡不会。鸡的命运不是最坏的,命运最坏的是乌鸦,乌鸦由于直言报忧而备受人们憎恨,尽管它们说的是真话,但它还是被人类所仇恨,它们被人们大批屠杀,有些地方的乌鸦被赶尽杀绝。乌鸦实在是动物界中的大傻瓜,尽管它们的直言代表着正义,而这一切却总是被人们所忽略。喜鹊成为神鸟,那是人类的悲剧。人们喜欢喜鹊,反映了人们这样的一种价值取向:喜欢美丽的谎言,爱好假惺惺的献媚。在人类社会实践中,我们常常看到类似喜鹊的人飞黄腾达,类似鸡的人不能得志,类似乌鸦的人横遭厄运,而历史上又有多少英雄豪杰失败在像喜鹊一样的人手中。人们虽然反反复复总结历史,但从不从中吸取教训,悲剧总是在重演。人们心中的“喜鹊情结”简直坚如磐石,牢不可破。我不知道人们宠爱喜鹊到何时。我想,当人们都认为喜鹊可恶的时候,那么,人类必定取得了重大的进步。鲨鱼的启示
牟丕志
鲨鱼是海洋中的霸王。它身体似纺锤形,稍扁,鳞为盾状,胸、腹鳍大,尾鳍发达,性凶猛,行动敏捷,捕食其他鱼类。大千世界,事物之间往往存在着极其有趣的辩证关系。鲨鱼有多种优势:强健的身体、锋利的牙齿、敏感的神经、敏捷的身手。而这多种本事的形成却与它缺少东西有关。鲨鱼与其他鱼类相比,少了鱼鳔。鱼鳔对于鱼来讲是很重要的,当鱼想上浮时,它就将鱼鳔充满气体;当鱼想下潜时,它就放出鱼鳔中的气体使其变小,这样鱼就靠鱼鳔来进行上浮和下潜,极为灵活。而鲨鱼却恰恰没有鱼鳔。没有鱼鳔的鲨鱼只能靠不停地游动才能保证身体不至于沉入水底。因而,不停地运动就是鲨鱼的生存状态,不运动,鲨鱼就有性命之忧。正是靠不停地运动,使鲨鱼的体魄保持了强健,强健的体魄使鲨鱼成了鱼类中的强者。从这里不难看出,鲨鱼之所以成为霸主,是因为它有压力,说白了,鲨鱼的本事是被逼出来的。由此我想起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个动物界的规律。某地曾设立了一个自然保护区,里面养了大量的鹿。可令人头痛的是,在这平静保险的生活中,鹿的生长、繁衍并不像人们想象得那么好。鹿多病且生育率下降,整个鹿群委靡不振,数量出现了下降趋势,这一问题令饲养员们百思不得其解。后来,有生物学家建议养殖人员在保护区放入一些狼,大家一开始觉得此办法不妥,但因为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于是决定试一试。结果,奇迹发生了:鹿群在狼的追逐下每天都在奔跑,有弱者不时被狼吃掉,一段时间过去了,鹿群的精神面貌大变,鹿一个个精神抖擞,且体质良好,很少有患病者;鹿群生育率明显上升,鹿群的成员不断增加。在压力之下的鹿群,展现出勃勃生机。由此看来,压力使鲨鱼成为勇士,对鹿群而言,压力是种族繁荣的重要因素。古语云: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鲨鱼没有鱼鳔,是鲨鱼的不幸,因为鲨鱼面对的是:一旦停下来,就可能葬身大海,然而,这种不幸却转化为万幸,鲨鱼面对现实,不停地与命运抗争,变压力为动力,不仅弥补了自身的缺陷,而且一举成为鱼类的强者,所向无敌。从一定程度上讲,完美并不一定是好事。假如鲨鱼一开始拥有鱼鳔,它就没有必要不断地游下去。那么,完全可能像其他鱼那样,悠闲自在地在水中或停歇、或漫步,而这种生活方式很可能使鲨鱼成为一种平庸的鱼,永无出头之日。事实上,那么多有鱼鳔的鱼都不是鲨鱼的对手。那些鱼过度地依赖于鱼鳔,因而产生了极为可怕的惰性,而这种惰性足以使它们丧失拼搏精神和积极向上的意志。长此以往,用进废退,过多的依赖性、过多的惰性影响了它们的发展,从而使它们一步步地沦为弱者。鲨鱼的成功经验给人以极大的启示。人类拥有诸多的幸福和方便,先进的科学技术足以使人过上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安逸生活。然而,人的体魄呢?人的精神呢?人的斗志呢?应该说,安逸幸福的生活是人类所追求的东西,但这种东西会不会有负作用呢?人类会不会因为过于安逸而退化,将来我们会不会变成弱不禁风、不堪一击的“豆腐渣”,人类会不会在生物界的竞争中落伍。老鼠是如何给猫系上铃铛的
牟丕志
有一则寓言说:一天有几只黑老鼠聚在一起研究如何对付那只可恶的猫。有一只黑老鼠想出了一个主意,说是给猫脖子系上一串铃铛。这样,它一出来,铃铛就会提醒大家,大家就可以马上逃跑。大家都很赞成这个主意。可是,有一只小老鼠问道:谁给猫系铃铛呢?于是大家都不吱声了。故事并没有完结。一阵沉默之后,大家提出了许多系铃方案。它们按照设计好的方案,一一付诸实施。在老鼠的家族中,有一只小白鼠是虎大王养的宠物。对于虎大王来讲,小白鼠就是掌上明珠,十分珍贵。虎大王对它疼爱有加,非常喜欢。对它提出的要求,几乎是百依百顺。于是,黑老鼠便决定托小白鼠去求虎大王,给猫脖子系上一串铃铛。一听是给猫脖子系上铃铛,小白鼠便爽快地说:这是小事一桩,绝对能够摆平。这天,小白鼠看虎大王很高兴,便对它说:"我喜欢看戴着铃铛的猫,求你给猫脖子系上一串铃铛好吗。虎大王说:“猫是我的下属,我是它的上级。我让它干什么,它就得干什么。对这一点太有自信了。”说着,它就让手下把猫喊了过来。虎大王命令猫在脖子系上铃铛。猫说:马上就办。猫发现自己没有铃铛,于是赶紧去找铃铛。黑老鼠们把早已准备好的一串铃铛抛给了猫。猫麻利地戴上了铃铛。当它发现这串铃铛是一群黑老鼠送给它的时候,高兴地对它们说:谢谢你们。这次成功令大家十分兴奋。大家提议,还要给猫戴上一串铃铛,以体现老鼠家族的本事。它们知道猫很喜爱黄金。于是,它们就打造了一串黄金铃铛。它们托猪给猫传话,说是只要猫系上这串黄金铃铛,那么这串黄金铃铛的所有权就归猫了。猫想,为了一串黄金铃铛,对老鼠妥协是一件不光彩的事。但是,由此获取一串黄金铃铛那是很值得的。于是,它主动戴上了第二串铃铛。猫戴上了第二串铃铛之后,大家还觉得不过瘾。于是决定再给猫系上第三串铃铛。经过调查得知,有一只发了大财的花老鼠捐资建了一家猫警学校,大黑猫正巧是那个猫警学校毕业的。于是,大家找到那只花老鼠说明了意图。花老鼠找到了猫警学校的校长,提出了给猫戴铃铛的要求。猫警学校的校长一听,心想,原来是这样一个小事情。它拍着胸脯说:“别说给猫戴上一串铃铛,就是戴上一百串铃铛,也不在话下。”它很快找到了大黑猫,说:“你戴上这串铃铛就是为母校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猫是一个很听话的学生,于是很爽快地就同意了。它们发现,给猫戴上铃铛的办法实在太多了。猫很惧怕院子里的那条大黑狗。于是,黑老鼠们就收买了大黑狗。这一天,大黑狗抓到了猫。它张开大口,吓得猫直哆嗦。猫说:“你只要不咬我,让我干什么都行。”于是,大黑狗让猫系上了第四串铃铛。此事成功以后,黑老鼠们又开始研究给猫系上第五串、第六串乃于更多串铃铛。由此大家得出结论:在权力和金钱发挥重要作用的社会里,许许多多看起来很难办、很复杂、甚至不可能的事情,其实办起来十分简单,有时简单得令你目瞠口呆。本平台法律顾问:李建阳,法律热线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