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鸦的另一面

乌鸦的另一面

刁凤舞

在《乌鸦和狐狸》这则寓言故事中,乌鸦被狐狸骗去了到嘴的肥肉,从此,乌鸦便被扣上“愚蠢”的帽子。其实乌鸦有着其美丽、善良、慈孝、聪明的另一面。

乌鸦亦称“踆乌”,传说曾居于日中,有三足。据《后羿射日》载:“逮至尧之时,十日(帝喾之妻羲和,生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淮南子·本经训》)。天神后羿为民请命,用神箭射下九个,太阳才露出庐山真面目——三条腿的乌鸦。

乌鸦全身乌黑,叫声更是令人生厌。但传说中的乌鸦其实也有一身非常漂亮的羽毛,这令黄雀嫉妒异常,它便设法把乌鸦骗到墨池旁,将整池墨水泼到乌鸦身上,从此乌鸦便只能披着一身黑衣了,乌鸦受骗后,有口说不出,整天“苦哇,苦哇!”地叫个不停。

古诗词中,乌鸦常常是凄凉的意象。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写出了黄昏时刻,游子思乡的凄苦情绪;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更是从乌鸦想到了亡国。其实,在唐代以前,乌鸦在中国民俗文化中是吉祥的神鸟。《尚书传》:“周将兴时,有大赤乌衔谷之种而集王屋之上,武王喜,诸大夫皆喜。”是乌鸦给人类送来了生命之谷。另据传说,很久以前,有两个小孩在海边的沙滩上玩耍,这时,飞来一只乌鸦,在孩子头上盘旋,“哇哇”地叫着将两个孩子引到近处的小山上,当孩子们回头看时,远处滚滚而来的海浪淹没了刚才的沙滩。这时人们才明白,原来是这只小鸟救了两个孩子,从此,乌鸦又有了“太平鸟”的美称。

乌鸦对爱情十分专一,一旦结为“夫妻”,便相伴终生。在敬老、养老方面,乌鸦更堪称模范。乌鸦反哺的故事出自《本草纲目·禽部》,“此鸟初生,母哺六十日,长则反哺六十日,可谓慈孝矣。”据说这种孝鸟在母亲年老体衰,不能觅食的时候,就四处去寻找可口的食物,衔回来嘴对嘴地喂到母亲的口中,回报母亲的养育之恩,从不厌烦,一直到老乌鸦临终,再也吃不下东西为止。李密在《陈情表》中用“鸟乌私情,愿乞终养”,表达了赡养祖母的拳拳之心,并深深感动了晋武帝司马炎。

乌鸦的聪明与智慧从《乌鸦喝水》的故事中可略知一斑。且再看乌鸦的另两则科学故事,牛津大学的动物学家对一雄一雌两只乌鸦做了一个实验,他们把一小篮子食物放在一个透明的柱状瓶子底部,其雌性乌鸦很快用柔软的植物茎制作了一个钩子,把它伸到瓶中钩到了篮子柄,获得了食物,使用工具可谓是乌鸦的创举了!再看看日本的乌鸦:它们等到红灯亮后,便将核桃放在汽车前进的路线上,汽车一启动,马上飞走,让汽车将核桃壳轧碎,乌鸦则坐享自己的美食,一次不成功,乌鸦会再来一次,难道乌鸦把汽车当成了它的大型核桃碎壳机了吗?

乌鸦没有孔雀美丽的外表,没有百灵鸟的歌喉,更没有白天鹅的高雅,但乌鸦绝不是什么“不祥之鸟”,人们之所以把它与凄凉连在一起,只不过是一种惯性心理罢了。请让我们平等地善待每一种生命吧!

本文作者刁凤舞

扫描或长按以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yae.com/rszz/79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