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乐浅谈水墨画的构图和意境在台山玉乌

北京哪些皮炎医院好 http://pf.39.net/bdfyy/qsnbdf/150717/4658077.html

一.台山玉乌鸦皮

乌鸦皮,指的是籽料的玉肉,被黑色的皮包裹起来的玉石。台山玉乌鸦皮主要产自广东台山地区。乌鸦皮的黑皮质主要是由钨元素形成的。由于被黑色所包裹,所以里面的肉色不易察觉。一般单层的乌鸦皮灯下能透,其肌质易于鉴识,若乌鸦皮内再有一、二层黄皮或白皮则难以灯照识别。上品的乌鸦皮皮质细腻、无杂色、无砂斑,深黑细薄,品相及水冲度极好,玉肉色彩艳丽纯正,有红、白、黄等色。肉质温润、凝练、洁净。

乌鸦皮细分的话可以分为芝麻点、冰皮、厚皮、炭黑薄皮几种类型。

二.水墨画的构图法则及在乌鸦皮玉雕创作中的运用

构图亦称章法、布局,是所有造型艺术中首要的一个环节。它是决定作品好与坏的先决条件。谢赫六法之一的“经营位置”,就是专指画面的构图布局。它不是立足于某个固定的空间或时间,而是以灵活的方式,打破时空的限制,把处于不同时空中的物象,依照画家的主观感受和艺术创作的法则重新布置,构造出一种画家心目中的时空境界。可见很早以前古人就对构图有着很深的理解并给予很深的重视了。

巧妙的构图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可以迅速地抓住观众的眼球,吸引观众想去继续体味和揣摩作品情感。中国绘画和玉雕艺术传承和发展了数千年,其所特有韵律美、意境美等都要通过构图这一元素才能体现出来。水墨画中的构图是十分讲究的,他有着自己特有的规律和原则。概括的说主要包括主次、取舍、虚实、黑白、疏密等。

水墨画构图要以画面整体构思为立足点,恰当的布局好各部分物象的宾主位置,主与宾既相互联系而又从属分明。只有主次关系分明了立意方能明确,画面才能有秩序,构图也才具有美感。正如元朝汤垕在《画鉴》中说“画中有宾有主,不可使宾胜主”;同样近代国画大家黄宾虹也说“对景画,要懂得舍字;追写物状,要懂得取舍。取舍不由人,取舍也可由人。”就明确指出了绘画的主次与取舍的方法,画家一方面受真实的自然物象的制约,但另一方面又有自由驾驭画面的权利。古人云:画由心裁。心在取之,心不在则舍之。正是强调了构思中审美情趣与真实景物之间的主次、取舍的美学辩证统一关系。

黑白是水墨画构图中的重要法则。水墨画构图中注意“留白”,“计白当黑”以虚代实,虚中有实。“留白”会使画面有股无形的张力,更能营造一种意境。当然水墨画构图中的白不是“无”,相反是情与思可以任意驰骋的地方,所以白可以是一切。同时也即如前辈大师所云“此处之白,如一烛之光,通室皆明”,其重要性可见一斑。由此可见,“白”是水墨画构图中不可缺少的、寄托画家情感的、萌生妙境的地方。也正如清初画家笪重光在《画筌》里说“位置相戾,有画处多属赘疣;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

这里可以试举一例,如南宋马远的《寒江独钓图》。该画取唐代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诗意。画面大面积有意识的留白,中间画一叶扁舟,一个老翁垂钓江中,几笔淡淡水纹。画面空旷、寂寥、幽冷萧条的气氛被渲染到极点。留白给观者以丰富的联想,犹若身临其境,创造了令人回味无穷的空灵意境。

水墨画中的疏密变化也是构图的一大要点。疏就是疏旷,是画面物象的散稀处;密就是凝聚,是画面物象的集中处。布局中有疏密变化才能打破平均、呆板的画面效果。我们常讲画要外张得势有气魄,内敛传神有精神;聚散有序,错落有致,富有节奏。这些都要求疏密对比要恰到好处才能达到的效果。所谓“疏可走马,密不透风”就是“疏密对比的形象说明。因此在水墨画构图布局中要重视处理好疏与密的辩证关系。

当然,水墨画构图法则除了上述内容之外,还有天地、开合、动静、聚散、呼应等。这些都是水墨画的构图里面的重要构成法则。

台山玉乌鸦皮可谓得天独厚,黑色的皮和水墨画的黑白如出一辙,可以说用乌鸦皮来表现水墨意境是众多玉雕材质中最合适不过的了。

在乌鸦皮玉雕创作中构图同样重要。乌鸦皮玉雕构图可以借鉴水墨画的构图理念和方法,吸收水墨山水画的散点透视等手法。

同时,在我们对台山玉乌鸦皮进行设计创作的过程中,我们也要学会不断地寻求画面主次、黑白、疏密、聚散、动静、虚实等关系的对比,大胆的取舍然后不断地制造矛盾,形成一个复杂而又简练、多样的艺术效果。当然在这些复杂的背后始终要有一个统一、整体的意识,最终完成整体的、均衡的“和谐之美”。

对于上述这些构图要素,在现今的乌鸦皮玉雕作品中我们做的还很不足。很多作品没有发挥出乌鸦皮这种特殊材质玉石的特色,没能达到应有的艺术效果。多数作品缺乏应有的构图审美能力,缺乏整体的布局构思。缺乏主与次的对比,大与小的对比,疏与密的对比,黑与白的对比,聚与散的对比,静与动的对比,虚与实的对比等。作品布局杂乱无章,人物、景色的布局有随意拼凑、堆积之嫌。大多数台山玉乌鸦皮玉雕千篇一律,构图布景几乎都是惊人的雷同。最常见的当属山水类的作品。甚至有人戏谑的称之为四弯作品——一条弯路,一棵弯树,一座弯桥,几个弯人。而纵观古人的水墨画作品不论是尺寸大小,无论是黄山云烟,江南水墨,还是悬崖峭壁,枯树寒鸦,或平远、深远、高远之景,都力求构图布局新奇,出奇制胜不落熟套,意境翻新。这些对我们以后的玉雕创作有着重要的警示作用。

三.水墨画的意境分析及在乌鸦皮玉雕创作中的运用

意境是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客观图景与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具有虚实相生、意与境谐、深邃幽远的审美特征,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能使读者产生想像和联想,如身入其境,在思想情感上受到感染。简而言之,意境就是一种情景交融的诗意空间。

水墨画与玉雕艺术都是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艺术,蕴含着深厚的传统文化、美学思想等内容。意境的营造也是水墨画和玉雕艺术共同努力追求的重要艺术效果。

浓淡是水墨画家营造意境的重要表现手段。由于墨中含水成分的变化,自然就产生了墨的浓淡变化。正如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说“运墨而五色具”。而每一种墨色又有干、湿、浓、淡的变化。由此可见水墨画墨色变化的丰富程度了。然而也正是这些浓淡不一的无限墨色变化才产生了水墨画的特殊朦胧之美。当然在水墨画墨色处理中没有绝对的浓,也没有绝对的淡,浓淡因对比而存在,浓淡变化达到了极致,就体现出了韵味,浓与淡的对比也最容易体现虚实关系。而虚实正是水墨画中营造意境的最主要手法。虚实结合亦是中国美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

一幅优秀的水墨画往往会用虚实结合来表现意境。虚实结合,虚中有实,实中有虚,以实显虚,以虚显实,虚实相反而又相生。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蕴含着无穷的变化。在虚实关系中特别是对虚的处理尤为重要,“虚”留给观众无穷的想象空间。正所谓“虚而万景入”正是这个道理。因此画面中虚的层次处理的巧妙与否,能很大层面影响作品的整体效果,影响对意境的深层表达。

同样的我们在创作一件乌鸦皮玉雕作品时,不仅要雕刻看得到的东西,更要力争表现出画面以外所体现的意境美感。通过对物象虚实关系的处理使画面的有限空间,拓展到画外的无限空间,使人有无穷的想象空间。这是一切艺术所追求的效果之一。乌鸦皮玉雕作品所应体现的意境空灵,并不是布局简单,画面空就可以,而是有灵气,有想象空间的空灵。正如前人说的“在动中求动,不如静中求动,实中求景,不如空中求景”,在虚实结合之处,构建一个令人想象的空间。使得景中有景,象外有象,这是我们应当去努力追求的。因此当欣赏优秀的乌鸦皮玉雕作品时,犹如身临其境,仿佛置身于意境深远的中国水墨画卷中,令人回味无穷,恋恋不舍。

可以说一件玉雕作品的美,是由很多方面的因素构成的,诸如构图形式、诸如表现形态、诸如线条、诸如色彩、诸如材质等等。但是这些终归要体现在整体的效果即意境上。好的作品意境能给观众美的享受和无尽的想象空间。

在目前的乌鸦皮玉雕创作中,适合于台山玉特别是乌鸦皮类的雕刻工艺和处理技法,还未完全成型,很多作品完全照搬寿山石等雕刻工艺。一味追求精细,画面细节繁琐、累赘,画面处理平均,缺乏层次、空间、虚实变化。其中对画面层次、虚实关系的处理尤为不足,环顾作品上下,每一个地方都雕刻的清清楚楚,小心翼翼。缺乏前后的层次变化和大刀阔斧的概括处理。以至于没有主次,没有取舍,拘谨小气,整个作品缺乏水墨画应有的韵味与格调。意境之美亦无从谈起。可以说这是现今台山玉乌鸦皮玉雕创作中一个涉及面很广的问题,几乎是乌鸦皮玉雕从产品走向艺术品的一个瓶颈。

面对这些问题笔者近年来也一直在不断的努力探索,试图在创作中运用水墨画的表现手法来表现乌鸦皮的水墨味和意境。也创作了一些作品,从中得到了一些体会和经验。

《新山居秋暝图》是笔者最近创作的一件乌鸦皮作品。此料的乌鸦皮比较薄,不宜深雕,比较适合做浅浮雕。整件作品在布局上借鉴水墨画的构图方式,在构思过程中一直不断地寻求画面主与次的对比、黑与白的对比、疏与密的对比、聚与散的对比、动与静的对比、虚与实的对比关系。最后拟定把劳作而归的山民和房屋树木等景物集中布局在左下侧,形成聚与密的关系,为近中景。右上空大面积留白,只有些许虚虚的远山、云和飞鸟点缀,是为远景,形成虚空、悠远的效果。整个作品在处理手法上强化了近景与远景虚实的对比,注重画面层次的变化。在雕刻技法上充分利用乌鸦皮厚薄产生的微妙皮色变化来表现墨色的浓淡变化,力求再现出水墨画中墨色的韵味和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悠远、空灵的意境。(如图)

《晨曦初露》是笔者近来创作的另一件乌鸦皮作品。此料在黑皮的包裹下看上去与一般乌鸦皮无异。但是当剥开皮后发现有水草痕迹,肉质很好颜色也丰富,于是大胆剥皮,只留一小部分乌鸦皮雕刻。整件作品除了东升的旭日和渔夫渔船外,其余的水草等景物都是保留的自然原色。作品在构思上尽可能保留原石的颜色并且巧妙的利用了朦胧的水草效果。纵观整件作品画面中渔夫、渔船与水草的虚实对比强烈,画面层次明确、丰富、变化微妙,空间感强。微妙朦胧的水墨效果很好的表现出了清晨的江面那种雾气弥漫,景与物若隐若现的自然景观,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较成功的营造出了一种悠远、空灵、情景交融,天人合一的水墨唯美意境。深受藏家喜爱。(如图)

业内也有雕刻家进行这样的探索,如玉石雕刻大师张伟良的《梦江南》(如图)

这件作品运用了水墨山水的表现手法,采用浅浮雕的技法,构图巧妙,层次分明。巧妙的利用了乌鸦皮的特点,营造了江南水乡的意境效果,将情与景较好地融合在一起,也是乌鸦皮玉雕创作中难得的一次尝试。

总结:

台山玉乌鸦皮玉雕的构图布局,意境的营造与处理,与水墨画同理。按材施艺,因料构图,作到繁而不乱,简而有致,章法有度,意境深远。将雕艺与画理融为一体。这是我们从事雕刻创作必须要具备的素质修养。

艺术的生命在于不断创新,珍贵的玉石应赋予它新的艺术生命。我国几千年来的玉雕文化之所以延续不衰、究其原因,就是走的一条不断创新的道路。每个时代都有其代表作品,体现了当时的时代风格。

纵观近些年台山玉雕题材和表现手法,大多是雷同,程式化的不断重复。墨守陈规路子势必会越走越窄。我们应该不断的从中国文化和其他艺术门类中汲取营养。远离急功近利,摒弃单一、程式化的制作模式。积极探索适合于台山玉的表现手法。创作出一批真正属于台山玉乌鸦皮这种特殊玉石品种的优秀艺术作品来。

林文乐,乐且耽雕刻艺术有限公司创始人,年出生于福州市罗源县,现为工艺美术师,高级技师,中国寿山石行业协会会员,罗源县工艺美术协会理事,福建省雕刻艺术家协会理事,江门市三闲堂文化基金理事,广东省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理事,广东省珠宝玉器协会副会长,江门市工艺美术协会副会长,江门市台山玉石协会副会长,肇庆市福州商会副会长。

点击右上角

可将本则消息分享至好友或朋友圈;

或点击左上方“乐且耽”可直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yae.com/rszz/68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