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小哥被乌鸦追杀三年,起因只是一场误会

大约在一周前,印度媒体报道了一件令人迷惑中又有点想笑的事,一个印度小哥称自己已经被乌鸦追杀三年了。

所以到底是怎么回事?

受害人ShivaKewat表示,这其实是一场误会,真的是冤枉。

三年前,他走在街上,注意到一只小乌鸦被卡在铁网中,十分热心肠的上前帮忙。但遗憾的是,尽管他尽自己所能,小乌鸦还是没有逃出铁网,死在了那里。

而一些乌鸦目睹了这一场景,认定这位印度小哥就是杀害小乌鸦的凶手。

从此之后,Kewat每次走出自己的房子,都会被乌鸦攻击,有时是一只乌鸦单枪匹马来找茬。

有时一群乌鸦像商量好的一样,群起攻之:Kewat表示,开始的时候,他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是乌鸦的唯一目标,但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身边其他人从来没有遭遇过乌鸦袭击。

而现在他不得不每天带着一根棍子上街,来抵挡乌鸦们的攻击。

Kewat和乌鸦之间的纠纷在村子里传开之后,很多村民开始每天聚集在他家中看热闹,看看他是否会受到乌鸦的攻击。

据当地人表示,乌鸦看到Kewat后会立马猛扑过去,就好像电影中战斗机俯冲攻击目标一样……

这位印度小哥真是有苦说不出,如果能和乌鸦对话,相信他一定会去和它们解释,自己只是想要去帮助那只小乌鸦,并不是杀鸟凶手。

就这样,印度小哥遭受了长达三年的追杀,所以为什么乌鸦如此记仇?

这一切都是因为乌鸦比我们想象中的聪明许多,如果被它们发现有人残害了同类,那也就正式进入了乌鸦们的黑名单。

而除了这位印度三哥,有网友表示自己也曾亲眼目睹过这样的遭遇:

还有网友表示,惹谁都不能惹乌鸦:

那是不是因为乌鸦可以记住人脸,才能这么精准的实施报复?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华盛顿大学鸟类保护实验室的KaeliSwift和JohnMarzluff教授曾经就做过一个实验。

他们让志愿者们戴上面具,每个志愿者手中捧着不同鸟类的尸体站在乌鸦群中。

图片来源:KaeliSwift

在观察了六周后,教授们发现但凡拿着乌鸦尸体的面具人出现,乌鸦会立马离面具人远远的。

并且还会大声喊叫,通知其他乌鸦:而面具人拿着鸽子尸体走进鸽子群,鸽子们则毫无反应:为了进一步求证,Marzluff教授抓来这些乌鸦进行了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扫描,这种扫描方式可以无创伤提供全身的功能运作成像。

Marzluff教授表示,当乌鸦看到拿过乌鸦尸体的面具人和正常状态下,脑中的反应活动是完全不一样的。

简单来说,乌鸦有识别并记忆人脸的能力,同时它们还会传递情报,如果你骚扰过一只乌鸦,那么附近的乌鸦都会记住你。拥有识别并记忆人脸的能力的鸟类并不多,Marzluff教授表示,除了乌鸦,只有几种类型的海鸥具有类似能力。

而拥有识别人脸的能力主要是因为乌鸦的智商很高,新西兰奥塔哥大学的DamianScarf教授曾表示,乌鸦的智力甚至可以与7岁小孩的智力不相上下。

为了测试乌鸦的聪明程度,BBC做了一次实验,将三颗石子放进三个不同的箱子中,一个短木棍绑在空中,一根长木根放进一个需要三颗石子才能启动的箱子中。

而最后的食物需要长木棍才能触碰到:乌鸦先是观摩了大致情况,很快就找到了通关技巧,它先拿到用绳子固定住的短木棒:再用嘴夹住短木棍,弄出放在箱子中的石子。再将三颗石子放进机关箱中触发机关,长木棍成功掉落了出来,感觉乌鸦内心可能在说:人类,这种把戏还能骗得过我?最后,乌鸦拿上长木棒直奔食物箱,几下就把食物弄了出来:同时,也有研究表示乌鸦的大脑和人类拇指差不多大。

听起来好像没什么特殊,但这样大脑相对于乌鸦的身体来说已经是非常巨大的了。也是因为这样的「大」脑,才让乌鸦聪明翻倍。

这么看来,脑袋大还是有好处的……

(文中图片素材均来源自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长按识别扫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yae.com/rssc/47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