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什么青春痘医院好 http://pf.39.net/xwdt/210627/9113231.html
五年级上册
蝉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词句注释
1、垂緌(ruí):古代官帽打结下垂的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也指蝉的下巴上与帽带相似的细嘴。清露:清纯的露水。饮清露: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其实是刺吸植物的汁液。
2、流:发出。流响:指蝉长鸣不已,声音传的很远。疏桐:高大的梧桐。
3、居高:指栖息在高处,语意双关。
4、藉(jiè):凭借、依赖。
释义
萧疏梧桐之上,蝉儿低饮清露,蝉声清脆响亮,回荡树林之间。
身居高枝之上,可以傲视群虫,不用借助秋风,传声依然遥远。
乞巧
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词句注释
1、乞巧:古代节日,在农历七月初七日,又名七夕。
2、碧霄:指浩瀚无际的青天。
3、几万条:比喻多。
释义
七夕晚上,望着碧蓝的天空,就好像看见隔着“天河”的牛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家家户户都在一边观赏秋月,一边乞巧(对月穿针),穿过的红线都有几万条了。
示儿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词句注释
1、示儿:写给儿子们看。
2、元知:原本知道。元,通“原”,本来。万事空:什么也没有了。
3、但:只是。悲:悲伤九州:这里代指宋代的中国。古代中国分为九州,所以常用九州指代中国。同:统一。
4、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队。北定:将北方平定。中原:指淮河以北被金人侵占的地区。
5、家祭:祭祀家中先人。无忘:不要忘记。乃翁:你的父亲,指陆游自己。
释义
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
因此,当朝廷军队收复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
题临安邸
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词句注释
1、临安:南宋的都城,今浙江省杭州市。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京后,南宋统治者逃亡到南方,建都于临安。邸(dǐ):旅店。
2、西湖:在浙江杭州城西。汉时称明圣湖、唐后始称西湖,为著名游览胜地。几时休:什么时候停止。
3、熏(xūn):吹,用于温暖馥郁的风。
4、直:简直。汴州:即汴京,北宋的都城,今河南省开封市。
释义
青山无尽楼阁连绵望不见头,西湖上的歌舞几时才能停休?
暖洋洋的春风吹得贵人如醉,简直是把杭州当成了那汴州。
己亥杂诗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词句注释
1、九州:中国的别称之一。分别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和豫州。2、生气:生气勃勃的局面。3、恃(shì):依靠。4、万马齐喑:比喻社会政局毫无生气。5、喑(yīn):沉默,不说话。6、天公:造物主。抖擞:振作,奋发。7、降:降生,降临。
释义
只有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焕发勃勃生机,然而社会政局毫无生气终究是一种悲哀。我奉劝上天要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泥一定规格以降下更多的人才。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词句注释
1、暝(míng):日落,天色将晚。
2、空山:空旷,空寂的山野。新:刚刚。
3、清泉石上流:写的正是雨后的景色。
4、竹喧:竹林中笑语喧哗。喧,喧哗,这里指竹叶发出沙沙声响。浣(huàn)女:洗衣服的姑娘。浣:洗涤衣物。
5、随意:任凭。春芳:春天的花草。歇:消散,消失。
6、王孙:原指贵族子弟,后来也泛指隐居的人。此处实亦自指。留:居。此句反用淮南小山《招隐士》:“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之意,反映出无可无不可的襟怀。
释义
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
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
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词句注释
1、枫桥:在今江苏省苏州市虎丘区枫桥街道阊门外。有人说“枫江古为封江”、“枫桥旧作封桥”(宋周遵道《豹隐纪谈》),也有人说,“旧把此桥误作封桥,到王珪才改正为枫桥”(《吴郡图经续记》),还有人说,“本为封江、封桥,王珪改封为枫,人们震慑权势,只得趋附”。夜泊:夜间把船停靠在岸边。
2、乌啼:一说为乌鸦啼鸣,一说为乌啼镇。霜满天:霜,不可能满天,这个“霜”字应当体会作严寒;霜满天,是空气极冷的形象语。
3、江枫:一般解释作“江边枫树”,江指吴淞江,源自太湖,流经上海,汇入长江,俗称苏州河。另外有人认为指“江村桥”和“枫桥”。“枫桥”在吴县南门(阊阖门)外西郊,本名“封桥”,因张继此诗而改为“枫桥”。柯继承等指出,“唐以前早先枫桥称作封桥,吴语封、枫同音,以封桥误为枫桥,因河边有经霜红叶树之故。根据张诗所表明的物候及月相分析推算,张诗当作于农历十月深秋时分,江南水边多植乌桕之类树木,经霜叶红,古人诗中多混作为‘枫’。故江枫,是泛指江边的红叶类树,不必是枫。”渔火:通常解释,“鱼火”就是渔船上的灯火;也有说法指“渔火”实际上就是一同打渔的伙伴。《全唐诗》“渔火”作“渔父”。对愁眠:伴愁眠之意,此句把江枫和渔火二词拟人化。就是后世有不解诗的人,怀疑江枫渔火怎么能对愁眠,于是附会出一种讲法,说愁眠是寒山寺对面的山名。
4、姑苏:苏州的别称,因城西南有姑苏山而得名。寒山寺:在枫桥附近,始建于南朝梁代。相传因唐代僧人寒山、拾得曾住此而得名。在今苏州市西枫桥镇。本名“妙利普明塔院”,又名枫桥寺;另一种说法,“寒山”乃泛指肃寒之山,非寺名。寺曾经数次重建,现在的寺宇,为太平天国以后新建。寺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被日本人运走,下落不明。
5、夜半钟声:当今的佛寺(春节)半夜敲钟,但当时有半夜敲钟的习惯,也叫“无常钟”或“分夜钟”。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曾提出疑问表示:“诗人为了贪求好句,以至于道理说不通,这是作文章的毛病,如张继诗句‘夜半钟声到客船’,句子虽好,但那有三更半夜打钟的道理?”可是经过许多人的实地查访,才知苏州和邻近地区的佛寺,有打半夜钟的风俗。
释义
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
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
长相思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词句注释
1、长相思:词牌名,又名“吴山青”“山渐青”“相思令”“长思仙”“越山青”等。双调三十六字,前后段各四句三平韵一叠韵。
2、山一程,水一程:即山长水远。程:道路、路程。
3、榆(yú)关:即今山海关,在今河北秦皇岛东北。
4、那畔:即山海关的另一边,指身处关外。
5、千帐灯:皇帝出巡临时住宿的行帐的灯火,千帐言军营之多。
6、风一更,雪一更:即言整夜风雪交加也。更:旧时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
7、聒(guō):声音嘈杂,这里指风雪声。
8、故园:故乡,这里指北京。
9、此声:指风雪交加的声音。
释义
跋山涉水走过一程又一程,将士们马不停蹄地向着山海关进发,夜已经深了,千万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
外面风声不断,雪花不住,扰得思乡的将士们无法入睡,在我温暖宁静的故乡,没有这般寒风呼啸、雪花乱舞的聒噪之声。
渔歌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词句注释
1、渔歌子:原是曲调名,后来人们根据它填词,又成为词牌名。
2、西塞山:在今浙江省湖州市西面或湖北省黄石市。
3、白鹭:一种白色的水鸟。
4、桃花流水: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盛涨的时候,俗称桃花汛或桃花水。鳜鱼:俗称“花鱼”、“桂鱼”。扁平、口大、鳞细、黄绿色,味道鲜美。
5、箬笠:用竹篾、箬叶编的斗笠。
6、蓑衣:用草或棕麻编织的雨衣。
释义
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飞翔,江岸桃花盛开,春水初涨,水中鳜鱼肥美。渔翁头戴青色的箬笠,身披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细雨,乐然垂钓,用不着回家。
观书有感(其一)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词句注释
1、方塘:又称半亩塘,在福建尤溪城南郑义斋馆舍(后为南溪书院)内。朱熹父亲朱松与郑交好,故尝有《蝶恋花·醉宿郑氏别墅》词云:“清晓方塘开一境。落絮如飞,肯向春风定。”2、鉴:一说为古代用来盛水或冰的青铜大盆。镜子;也有学者认为镜子。指像鉴(镜子)一样可以照人。3、“天光”句:是说天的光和云的影子反映在塘水之中,不停地变动,犹如人在徘徊。4、徘徊:来回移动。5、为:因为。6、渠:它,第三人称代词,这里指方塘之水。7、那得:怎么会。8、那:怎么的意思。9、清如许:这样清澈。10、如:如此,这样。11、清:清澈。12、源头活水:比喻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从而不断积累,只有在人生的学习中不断地学习、运用和探索,才能使自己永保先进和活力,就像水源头一样。
释义
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闪耀浮动。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
观书有感(其二)
朱熹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词句注释
1、艨艟(méngchōng):原为古代攻击性很强的战舰名,这里指大船。一毛轻:像一片羽毛一般轻盈。
2、向来:原先,指春水上涨之前。推移力:指浅水时行船困难,需人推挽而行。
3、中流:河流的中心
释义
昨天夜里江边涨起了阵阵春潮,巨大的舰船轻盈得如同一片羽毛。向来行驶要白费很多推拉力气,今天却能在江水中央自在地顺漂。
五年级下册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词句注释
1、耘田:除草。2、绩麻:把麻搓成线。3、各当家:每人担任一定的工作。4、未解:不懂。5、供:从事,参加。6、傍:靠近。7、阴:树荫。
释义
白天去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线,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荫下学着种瓜。
稚子弄冰
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词句注释
1、稚子:指幼稚、天真的孩子。
2、脱晓冰:在这里指儿童晨起,从结成坚冰的铜盆里剜冰。
3、钲:指古代的一种像锣的乐器。
4、磬(qìng):四声,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石制成,可以悬挂在墙上。
5、玻璃:指古时候的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并不是现在的玻璃。
释义
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盘中的冰块脱下,用彩线穿起来当做一种打击乐器。提在手中,轻轻敲打,冰块发出穿林而过的响声,当欣赏者正醉心于那穿林而过的响声时,忽然听到了另一种声音--冰块落地,发出了水玉破碎的声音。
村晚
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词句注释
1、陂(bēi):池塘的岸。2、衔:口里含着。本文指落日西沉,半挂在山腰,像被山咬住了。3、浸:淹没。4、寒漪(yī):水上波纹。5、横牛背:横坐在牛背上。6、腔:曲调。7、信口:随口。8、归去:回去。
释义
在一个长满水草的池塘里,池水灌得满满的,山衔住落日淹没了水波。放牛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随意地用短笛吹奏着不成调的乐曲。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词句注释
1、鸟鸣涧:鸟儿在山涧中鸣叫。
2、人闲:指没有人事活动相扰。闲:安静、悠闲,含有人声寂静的意思。桂花:此指木樨,有春花、秋花等不同品种,这里写的是春天开花的一种。
3、春山:春日的山。亦指春日山中。空:空寂、空空荡荡。空虚:这时形容山中寂静,无声,好像空无所有。
4、月出:月亮升起。惊:惊动,扰乱。山鸟:山中的鸟。
5、时鸣:偶尔(时而)啼叫。时:时而,偶尔。
释义
很少有人活动只有桂花无声地飘落,夜里一片静谧春日的山谷寂寂空空。
明月升起光辉照耀惊动了山中栖鸟,不时地高飞鸣叫在这春天的溪涧中。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词句注释
1、凉州词:又名《出塞》。为当时流行的一首曲子《凉州》配的唱词。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七十九《近代曲词》载有《凉州歌》,并引《乐苑》云:“《凉州》,宫调曲,开元中西凉府都督郭知运进。”凉州,属唐陇右道,治所在姑臧县(今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
2、远上:远远向西望去。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河”一作“沙”,“远”一作“直”。
3、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尺或八尺(约等于厘米或厘米)。
4、羌笛:属横吹式管乐。羌笛在汉代就已经传入甘肃、四川等地了,是唐代边塞上常见的一种乐器。何须:何必。杨柳:《折杨柳》曲。古诗文中常以杨柳喻送别情事。
5、度:吹到过。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是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近。
释义
纵目望去,黄河渐行渐远,好像奔流在缭绕的白云中间,就在黄河上游的万仞高山之中,一座孤城玉门关耸峙在那里,显得孤峭冷寂。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词句注释
1、元二:姓元,排行第二,作者的朋友。使:出使。安西:指唐代安西都护府,治所在龟兹城(今新疆库车)。
2、渭城:即秦代咸阳古城,汉改渭城。朝(zhāo)雨:早晨下的雨。浥(yì):湿。
3、客舍:驿馆,旅馆。柳色:柳树象征离别。
4、更尽:再喝干,再喝完。
5、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西南,为古代通西域的要道。故人:老朋友。
释义
渭城清晨的细雨打湿了路边尘土,客舍边的杨柳愈发显得翠绿清新。
劝君再饮下这杯离别的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再难遇到故人。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词句注释
1、三万里:长度,形容它的长,是虚指。河:指黄河。
2、五千仞(rèn):形容它的高。仞,古代计算长度的一种单位,周尺八尺或七尺,周尺一尺约合二十三厘米。岳:指五岳之一西岳华山。黄河和华山都在金人占领区内。一说指北方泰、恒、嵩、华诸山。摩天:迫近高天,形容极高。摩,摩擦、接触或触摸。
3、遗民:指在金占领区生活的汉族人民,却认同南宋王朝统治的人民。泪尽:眼泪流干了,形容十分悲惨、痛苦。胡尘:指金人入侵中原,也指胡人骑兵的铁蹄践踏扬起的尘土和金朝的暴政。胡,中国古代对北方和西方少数民族的泛称。
4、南望:远眺南方。
5、王师:指宋朝的军队。
释义
三万里长的黄河奔腾向东流入大海,五千仞高的华山耸入云霄上摩青天。
中原人民在金人压迫下眼泪已流尽,他们盼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
寒菊
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词句注释
1、不并:不合、不靠在一起。并,一起。
2、疏篱:稀疏的篱笆。
3、未穷:未尽,无穷无尽。
4、抱香死:菊花凋谢后不落,仍系枝头而枯萎,所以说抱香死。
5、何曾:哪曾、不曾。
6、北风:寒风,此处语意双关,亦指元朝的残暴势力。
释义
你在秋天盛开,从不与百花为丛。独立在稀疏的篱笆旁边,你的情操意趣并未衰穷。宁可在枝头上怀抱着清香而死,绝不会吹落于凛冽北风之中!
乡村四月
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词句注释
1、山原:山陵和原野。白满川:指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光。川:平地。
2、子规:鸟名,杜鹃鸟。
3、才了:刚刚结束。
4、蚕桑:种桑养蚕。
5、插田:插秧。
释义
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啼叫,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四月到了,没有人闲着,刚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