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研讨会 http://pf.39.net/bdfyy/jdsb/171020/5777847.html
本栏目旨在分享最新的翻译史研究动向,每期精选国内外期刊最新发表的论文摘要。第三辑年9-12月的论文摘要将分六期刊出,本次为第4期。各期的大类排序为:
第1期:法学,教育学,历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民族学与文化学;
第2期: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新闻学与传播学,艺术学;
第3期:社会学,语言学,哲学;
第4期:政治学,外国文学,中国文学;
第5期:综合社科,港澳台期刊;
第6期:宗教学,高校学报,英文期刊。
(排序说明:除英文期刊、港澳台期刊、高校学报外,大类按所载期刊的学科分类首字母排序。大类下面按期刊首字母排序。)
政治学
“一天各表”:儒家宗教性与儒耶对话
肖清和
摘要:先秦儒家经典中具有宗教特征的"天"、"上帝"成为晚明儒耶对话的基础。儒家对"天"的理解在不同时期有所不同。先秦时期的"对越"、"临格"、"昭事"、"事天"等均具有比较强的宗教性特征,但在宋儒那里,对天的宗教性解释就比较弱。迨至晚明,随着天主教的进入,士大夫开始恢复或强化儒家的宗教性,突出天的赏罚功能,传教士则将儒家的天等同于天主。在"敬天"的共同主旨之下,"一天各表",东西之间、儒耶之间展开了交流与对话。儒家经典在诠释方面所存在的含混性、多元性与开放性,为儒耶对话提供了条件,但随着礼仪之争的展开,此种诠释不复存在。"一天各表"所体现的明清儒耶对话,为今天思考基督教中国化以及文明互鉴提供了有益参考。
关键词:儒家;宗教性;天主教;天;儒耶对话
载《北京行政学院学报》年05期“利玛窦与中西文化交流”栏目
“西学中源说”与“中学西源说”先后关系辨正
——“西学中源说”是中华学者对于“中学西源说”的高级应对
张耀南、王书慧
摘要:"中学西源说"晚明就已出现,明清间中华学者提出过初级应对方案"中西并置说",也提出过高级应对方案"西学中源说"。"西学中源说"的核心思想是"以中化西",尽最大努力把"耶教文化"与"欧西学术"纳入"华夏文化"体系与"中华学术"框架之中。围绕此点,以王韬"中国为西土文教之先声"、陈炽"西法之本出乎中"、王仁俊"西学源于中书"三大典型高级应对方案为例,可提出"西学中源说"是中华学者对于"中学西源说"的高级应对这一观点。
关键词:中学西源说;西学中源说;高级应对方案;比较哲学
载《北京行政学院学报》年06期“利玛窦与中西文化交流”栏目
外国文学
当代俄罗斯戏剧的英译接受
王树福
摘要:根据戏剧现象与剧作内容的不同,当代俄罗斯戏剧的英译大致包含先锋戏剧、女性戏剧、"新戏剧"和后现代主义戏剧四个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