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白癜风医院 http://www.ytysbz.com/
一、战友动态
(一)西安市军转中心举办"庆祝八一建军节九十周年文艺晚会"。
战友们:
大家好!
风雨同舟军旅情深,为庆祝八一建军节九十周年,省文化厅、西安市文化局、西安市军转办自主中心、西安市八一艺术团共同举办的"庆祝八一建军节九十周年文艺晚会"定于7月28日19:0在陕西省人民剧院举行!(地址北大街南段邮电大楼隔壁)届时省市有关领导和驻陕部队的老首长与退役军官的自主人共同观看八一建军节文艺晚会!
我八一艺术团在西安市委、市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在军转办自主中心的具体指导下,首次亮相,意义非凡,将进一步展示自主择业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听党的话,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文艺晚会由组委会登记发座位票!在西安的原空三十七师战友从即日起开始接受登记,截止时间7月24日。
联系人:张延寿(西安八一艺术团团长)、马银海。
陕西战友理事会
[附]已经登记战友:
1.张延寿20人
2.谢永春
.帅新红
4.赵忠良
5.胡先锋10人
6.李采峰8人
7.马银海5人
(二)7月19日晚上导弹中队战友仝向阳邀请宝鸡、兰州、渭南的原导弹中队战友,以及邀请陕西战友理事会姜新发会长、王长生、马银海、冯萍等理事参与在南大街秦唐一号酒店聚会共进晚宴,共叙战友情,并商谈《纪念册》事宜。
二、战友女儿曹芳从加拿大来信[第四封]
陕西战友理事会的老前辈们:
您们好!谢谢您们的回信和关心。加拿大比美国还是安全很多,我们也会多加小心的,请大家放心:)我们全家最近合影并不多。昨天周日,我找到几张去年夏天出去游玩的照片,发给您们看看:)本来我家老爸眼睛老花,又嫌打字麻烦,不爱用手机的。不过现在我准备给他也申请个 出现的这一镜头已经过去了4年。我是年的北京女兵,到了部队之后,我就知道我们基地是搞核武器实验的。当时保密制度很严格,所以无论写信,还是写日记都非常遵守纪律。当兵第二年我有幸进入试验场区。那一次正是带导弹头的核试验。我们是司令部通信兵处的宣传队,去慰问在场区工作的指战员。我们几乎看到了所有实验前的准备情况,真是三军诸兵种在联合作战。零时前,我们撤到安全地区。在那里,我们等待实验的成果。当我们戴上防护镜看到蘑菇云升起,同时感受到冲击波的热浪时,我们欢呼跳跃。感谢为我们拍摄这一镜头的人,为我们留下了当时的影像和青春的记忆,那时我18岁。 我只是马兰基地的一名普通女兵,但我深深的知道,在我们部队有成千上万和我一样的战友。他们艰苦创业,无怨无悔地战斗在戈壁滩上,克服了重重困难和阻力,在聂荣臻元帅的带领下,钱学森等科学家的努力下,为我国成功进行了第一颗和第四颗具有代表性的核试验。也正像张爱萍将军为我们部队写的歌词那样:“我们战斗在戈壁滩上,不怕困难,不畏强梁,任凭天公多变化,任凭风暴沙石扬。头顶烈日,明月做营帐,饥餐砂粒饭,笑谈渴饮苦水浆”。在胜利完成任务后默默无闻地离开了部队,投入到祖国各行各业的建设中,他们没有留下任何影像。在当时一个是为了保密不允许,一个是条件有限,不可能像现在,手机都可以记录实况。当时和我一起出现在镜头中的女兵叫张明玉,她是无线电报务员,我是有线电长途话务员。记得当年实验成功后的第二天,我们回到了马兰。11月1日举行了庆功会,聂帅在演出后接见了我们。还登在当时的报纸上,我紧挨着聂帅身旁,感到非常的兴奋,我为自己能在马兰基地当兵感到荣幸,我为自己能够出现在《记忆钱学森》中感到自豪。遗憾的是我自己却没有这张值得记忆的照片。我记得当时还有我们没戴防护镜的。请您们在百忙之中帮助我找到素材翻印照片。谢谢!(费用自付)许静茹年11月10日彭继超:转:照片中的18岁女战士已因患直肠癌永远离开了我们。65年马兰基地从北京西城区招了26个女兵,现已去世了6名,在世的尚有五六人为癌症患者。这些花季即投身国防现代化建设的女兵当是祖国最美丽的花朵!马兰花开时,她们正当年。欢呼蘑菇云,青春比花妍。几载戈壁行,一生梦魂牵。马兰情未了,相思摧心肝。定格十八岁,笑迎蘑菇云。风沙凋颜色,射线伤青春。憔悴终不悔,马兰绕梦魂。献身殉伟业,隐姓埋名人。写给马兰女兵们张建基岁月长河如梭一曲难忘赞歌芬芳美丽之花十八青春定格展开军旅画卷挺进浩瀚大漠苦战飞沙漠风隐名埋姓为乐托起昨日太阳迎来巨响时刻传递胜利消息奉献赤诚热血踏破毒魔射尘铸起丰碑一座……雷霆渐行远去投身筑梦伟业行进茫茫人海勇斗病痛恶魔坚守不灭信念永葆兵心本色人生无怨无悔化作金星一颗……放眼红旗飞卷昂首节日焰火蓝天飞翔白鸽大地永驻春色祖国不会忘记不败马兰花朵……原司令部机要处译电员.7.18马兰机要处老战友清风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