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满足于简单的参观?想要了解文物背后的知识?期待更深入、更有趣的博物馆体验?
去博物馆,找到你想要的!
博物馆通过举办高质量的展览和丰富多样的活动发挥其教育功能,尤其是对青少年观众,有针对性的推出了大量兼具知识性、互动性和趣味性的课程。仅去年一年,全市博物馆共推出各类社会教育活动近2.3万个,其中暑期青少年教育活动1.4万余个,参与人数达31万人次。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要求,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上海市文物局举办了“-年度上海市博物馆青少年教育课程优秀教学设计推介展示活动”。来自博物馆、高校、中小学教育系统的专家,在上海家博物馆推荐的数十种教育活动中,评选出了6个品牌响、参与度高、影响力大的优秀博物馆教育项目。在8月21日举办的全市文物工作座谈会上,颁发了“—年度上海市博物馆青少年教育课程优秀教学设计项目奖”。
01
上海博物馆
“博物馆是什么”
授课年段:4-6岁
对于四至六岁的儿童而言,他们中有一大部分是第一次踏入博物馆,尤其是古代艺术历史类博物馆。“博物馆是什么?”这大概是他们会问出的第一个问题。
本课程就是以解答这个问题为核心所设计的博物馆系列启蒙课程,目的在于帮助四至六岁年龄段的儿童建立博物馆的基本概念,引导他们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欣赏文物。同时,通过面向亲子家庭的授课形式,把这种博物馆学习方法传递给家长,对未来家庭自助式游览博物馆具有指导意义。
课程充分考虑低龄孩子的学习特点,分为时间、空间、颜色、形状和情感五个维度,以趣味绘本故事为切入点,内容层层递进,分别探索了六个不同的展览区域,最后以主题性互动体验收尾,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本次课程重在激发低龄儿童对博物馆探索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培养探究精神,爱上博物馆将是他们未来深度学习的第一步。
02
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
“自然探索移动课堂之奇特的千足百喙”
授课年段:初中年级段
上海自然博物馆鸟类藏品丰富、科研力量较有优势。“千足百喙”展项位于馆内“缤纷生命”展区,集中展示了涉禽、游禽、攀禽、鸣禽、陆禽、猛禽六大类鸟中,具有代表性的种鸟类的足与喙的模型,表现鸟类在适应不同的环境过程中而演化出不同的取食方法。
课程利用实物类比、动手实践的探究式学习法,帮助参与者更好地理解鸟类足与喙多样性背后的适应性进化。通过观察标本了解鸟类不同特征的足和喙;在配对游戏、动手制作鸟足模型的过程中加深对鸟类适应性进化的理解,树立鸟类身体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念。
采用分组协作、观察探究的教学方法配合丰富的标本材料以及多样化的互动游戏,让活动主题得到更深入的理解,博物馆资源得到充分的发挥,让参与者基本了解不同生态类群鸟类的主要特征,以及适应性进化在鸟类这一物种上的体现。参与者观察记录、团队协作、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活动中得到加强,并激发了参与者探究与创新的意识,鸟类保护意识。
03
陈云纪念馆
“苗苗评弹团评弹艺术鉴赏”
授课年段:小学4-6年级
上海陈云纪念馆展出陈云的生平业绩和部分遗物,激励人们学习陈云崇高的思想、品德和风范。为了传承、弘扬我国的民族文化,继承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遗志,培养学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发挥练塘人喜欢听评弹、唱评弹的优势,使评弹艺术后继有人,并世世代代传下去。陈云纪念馆与陈云同志母校颜安小学合作“苗苗评弹团”评弹艺术鉴赏课程。
课程采用讲授、演示、练习、讨论、个人辅导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乐于了解体会苏州评弹鲜明的地方特色及陈云同志与评弹艺术的历史渊源,掌握了解苏州评弹说表、唱腔、弹奏的三种表现手法,能够熟练运用苏州评弹的基本特征和音乐组成等音乐知识。让学生积极参与登台表演合作学习,展示自己、感受评弹艺术的魅力与文化价值。并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04
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
“星际航行学员养成计划”
授课年段:小学1-3年级段、小学4-6年级段、初中年级段、高中年级段
钱学森图书馆在前期馆校结合博物馆课程开发基础上,全面启动“星际航行学员养成计划”系列主题课程。该系列课程是以钱学森图书馆馆藏“钱学森与中国航天”相关藏品为基础,在吸引青少年的“科幻外壳”之下,以中国航天事业的历史和未来为主体内容,以科学知识的普及和科学精神的培育为活动目标,深度融合博物馆教育资源与学校学科知识点推出。
“星际航行学员养成计划”系列主题课程以钱学森著作《星际航行概论》为切入点,课程内容包括“星际航行学员养成计划入学考试”、“星际航行学员”系列现场课系列公开课、“走近钱学森”系列学校课程、“航天动手做”系列实践课程、“重走学森路”系列研学夏令营等。将原本相对分散的主题教育活动整合为包括主题参观、自主导览、专题讲座、动手体验、研学实践等各种形式的菜单式系列主题课程,充分整合文物资源、馆内课程、学校课堂、动手体验、实地研学等多种教育形式,引导青少年学生产生学习科学知识、培育科学精神的主观能动性,进一步充分发挥钱学森图书馆的育人作用。
05
上海鲁迅纪念馆
“追寻鲁迅在上海的足迹”
授课年段:该课程可根据教育对象,按不同年龄段设计追寻路线及课程内容
鲁迅生命中极其宝贵的最后十年,是在上海虹口区的四川北路附近度过的。在这里有鲁迅的三处住所、他经常光顾的内山书店和曾经参加过的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大会旧址。秉着让学生近距离、多方位地了解一个立体而真实的鲁迅的理念,课程以上海鲁迅纪念馆为中心,围绕鲁迅在虹口区的足迹,进行了一场人文体验的深度行走。
在寻访中,通过讲解员的讲解,参与学生可以收获包括鲁迅的生平故事、作品介绍、内涵解读等在内的知识,并配合实景体验,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有更直观的感受。课程特别设计制作了鲁迅足迹探究卡,通过踏访鲁迅在上海生活和工作的足迹,深切感悟鲁迅生活中最真实的点点滴滴,体会他的真情实感,了解民族魂鲁迅最平凡的生活,感受“人之子”的生命历程,表达对鲁迅爷爷的敬佩之情和内心感悟。
06
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
“海派非遗体验课程”
授课年段:(海派面塑)幼儿园及以上,(海派剪纸)小学及以上,(刺绣)中学及以上
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通过展览、手艺展示的角度,多元化的表现手工艺品的精致、复杂、及制作时间,为让观众有更直观的感受,本馆根据自身特色,将海派剪纸、海派面塑、顾绣作为体验及培训课程。不仅在本馆内开设课程,并将其推广至街道、学校及各大平台。课程与本馆展示内容紧密结合,突破传统手工一对一的上课模式,改变上课形式,课程内容深入浅出,为更多人所接受。
三种课程均有单日体验课及系统学习设置。所有的授课老师均为专业出身,有着丰富的上课经验,在课堂上会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接受能力,手把手地指导示范,使所有参与课程的学生均在课后有收获。
心动了吗?这获奖的六家博物馆,想参加他们的特色青少年课程,就北京白癜风专科哪里最好北京看白癜风哪里医院疗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