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到极致的瑞士人

今天,我们不说瑞士的城市多干净、雪山多美、小火车多准时,SwissMade多么有品质,我们就说,瑞士人咋就这么优秀。

先来看看瑞士10年前颁布的动物福利法,下面是节选:

-宠物主人不得修剪狗狗的尾毛,饲养在封闭房屋中的狗,每天应有足够时间锻炼。

-小狗在出生56天之内不得与母狗分离。

-仓鼠必须成群饲养。由于雌性仓鼠在没有雄性在场时会相互争斗,不鼓励多只雌性仓鼠一起饲养。理想情况下,应将每两只雌性仓鼠与一只阉割过的雄性仓鼠混合饲养。

-同样的,长尾鹦鹉也应成双成对饲养,否则会打架而导致丧生。

-猫咪必须能每天接触到人。如果条件不允许,也需让它们能接触到其他猫咪。

对于瑞士人来说,优秀是一种习惯。是的,他们没必要做到,但他们必须做到,这是一种习惯。

瑞士人的英语完胜欧洲任意国度,即使伦敦人有时都自愧不如。这源于瑞士教育的高标准严要求。从小学开始,“会”的标准就是Master——完全娴熟掌握并有深厚的文化积淀。照这个标准,世界上除了NativeSpeaker外,只有瑞士人敢说自己“会”英语。《卫报》讲过一个段子,汇丰银行的伦敦员工跳槽去瑞士银行,到苏黎世总部发现瑞士同事的英语,尤其是英文写作,竟然比他好,被各种碾压后又灰溜溜地回到了伦敦。

英语对瑞士人来说是“外语”,他们毕竟有个“学”的过程。更牛的是,瑞士人能做到德语、法语、意大利语无缝衔接。毕竟,这是一个有四种官方语言的神奇国度。瑞士的四种官方语言分别为德语、法语、意大利语、罗曼什语。瑞士人按语言生活在不同的区域。

拿瑞士国会来说,各语言区的人都用自己的语言发言,简直就是个迷你联合国。曾经有这么一段笑话:某议员用法语提案,另一个用德语支持,突然又跳出来一个用意大利语反对。但大家明明都是瑞士人......四种语言交错并行,竟然没有中断,竟然还聊得很开心。通晓四种语言是国际组织及瑞士政府官员的要求,但普通瑞士人从小就要开始一外、二外、甚至三外的学习。

那么瑞士人是如何做到多语言随意切换的?靠搬家。德语区瑞士人会把法语当一外,英语当二外;法语区是德语一外,英语二外。除了在学校学习,瑞士人通过搬家来“巩固、充实、提高”语言水平。在德语区住的人要不定期的搬去法语区,直到法语水平达到自己满意的程度为止。法语区同理。

意大利语区的瑞士人最惨,德语、法语都学会了之后,才是英语。如果想精通,那至少得搬3次家。

曾经有一个故事,一位在瑞士苏黎世大学留学的中国学生在毕业前夕,向他的导师提交了一篇论文。这篇论文是他经过很长时间的实地调查、翻阅了大量资料后才完成的,本以为会获得好评,然而,导师却将其论文退还,严厉地令其重写。这位学生向导师请教,他的论文哪方面不好,需要改进。导师说:“你缺乏严谨的态度,你论文中共有4个不精确的地方,我都用红笔做了标记,你自己看吧。”导师在哪些地方用红笔做了标记呢?多人、多米、接近86%的受访者、60多个发展中国家。这4个有数字的地方都被导师用红笔做了标记。在导师看来,该生论文中提供的这些数据不精确,是不能为他的论述提供理论依据的。

多人、多米、接近86%、60多个,如果我们看到这样的文字和描述,是不会计较的。但是,在瑞士人看来这就是不严谨的表现,他们要求最大限度的精确。德国人的严谨举世闻名,但在瑞士人的心里他们才是最严谨的。瑞士人的严谨从他们平时说话中就能显示出来。瑞士人很少说一些模糊、摸棱两可的话。你很难从瑞士人口中听到大约、大概、可能、几乎这样的词语,书面语言中更是少之又少。假如,你问瑞士人瑞士国土有多少平方公里,只要他知道,他一定会说是.14平方公里,而不是说多平方公里。同样,你问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的距离,或者一个地方到一个地方的距离,瑞士人也会给你一个很精确的回答,而不是说10多公里、大概有多米这样的话。

瑞士人说话严谨,做事更严谨。瑞士的钟表世界闻名,这就和他们的严谨精神分不开的。在瑞士每一家表厂,在每一个生产环节,工人都必须按照工厂技师的统一要求,细致到拿工具时每个手指的位置,都有固定的标准,不允许随便更改,每一个环节需要多长时间,每一个部件需要多少道工序,都有严格规定。他们严谨的工作态度自然会生产出质量高的商品。

在90年代初期,中国南方一家洗衣机厂曾打算和瑞士一家洗衣机厂合作,但中国方面的代表考察后发现,瑞士洗衣机的质量太好,30年都不会坏,而不容易坏也就意味着更新换代慢,产品销量不会太大,因此取消了合作的意向。瑞士人绝对想不到,他们与中国工厂不能合作的原因是因为他们的产品质量太好。

20世纪70年代,日本的汽车计划大规模进军欧洲,可是怎样才能很快让欧洲人认可日本生产的汽车质量呢?有位日本学者提了个建议,把汽车送到瑞士去做检测,一旦通过了瑞士标准的检测,进入欧洲市场就会一路绿灯,因为这里的检测标准是全欧洲最严格的。果然,在瑞士通过检测后,日本的车很快就在欧洲风行开来。

航空瑞士国际航空,也像瑞士人一样,站在航空服务的顶端。

商务舱也拿头等舱的标准要求自己

瑞士国际航空被挑剔的Skytrax多次评为“欧洲最佳商务舱”,别看我是商务舱的座椅,但我一直用头等舱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很瑞士对不对?我可以摇身一变成为宽敞的工作台,为在飞机上依然需要修改PPT或者赶稿子的你提供办公室的感觉。贴心,是不是?我还能变成一张平坦舒适的两米大床,随时给你做SPA,让原本“奔波劳碌”的旅程变成一种享受。贴心,是不是?

瑞士人严谨的品质不仅在于工作,细化到生活的每个方面都是如此。在瑞士,家庭垃圾要严格分类,并按不同的种类在规定的时间扔到指定的地点,乱扔垃圾要受惩罚。瑞士的火车、汽车是相当准时的,在没有事故的情况下几乎没有误点现象,尤其是发车时间,误差不到一分钟。守时是瑞士人严谨的体现。在瑞士凡是约会都要提前预约,往往提前一、二个月就将约会的时间和地点都订好了,到时候他们也会如踩着分针地去赴约。8点30分见面,8点31分到就是不守信用的表现,就要道歉。

至于日常使用的手机,三年五载不更换者大有人在。应邀到一些友人家做客时,你会发现主人还在使用老掉牙的电视机。在瑞士的大部分社区,每年一度居民们会把自己家里不用的二手物品摆出来互相交换或低价出售,对于挑选别人家的旧衣物,谁也不会觉得“丢面子”。

也许是因为自然环境优美宁静,瑞士人际交往清雅,鲜有浮躁感觉。几乎没人对谁家老公升官、谁家子女发财之类的话题感兴趣,更没有人热衷于在公众面前招摇炫耀。

瑞士人不喜欢“突发”事件,凡事讲究预先计划,喜欢照章办事。尽管有时也受到“死脑筋”的批评,但瑞士人普遍认为,凡事循规蹈矩不会节外生枝和出现什么潜规则。大家只需要做好自己的事,不需要动歪脑筋浪费时间和精力。

瑞士人非常享受自然、安静、封闭、一成不变的生活。谈起历史,许多人可能对波澜壮阔、可歌可泣、天翻地覆的事件赞美有加。但是对保守的瑞士人来说,平淡无奇、悠远绵长的史实才是最美好的回忆。

有人开玩笑地把瑞士称作“大农村”,把日内瓦简称“瓦村”而不是“瓦城”。在瑞士,城市像乡村一样优美静谧,乡村则像城市一样舒服便利。有时候你看到成片独栋的房子和稀疏的住户,以为来到了城乡交界处,其实距离市中心并没多远。

瑞士人讲究“诚信”同样令人印象深刻。在日内瓦郊区农宅附近,常常可以看到一袋袋土豆、一盒盒新鲜鸡蛋和一束束刚采摘的鲜花摆在路边,但无人看守,主人们只需标明价格并放好用来收款的盒子,就可以在互相信任的基础上进行买卖。

应该说,支撑瑞士人诚信与自信的是一种细致严谨、精工细作的传统美德。除去闻名遐迩、人见人爱的瑞士钟表,以及各种精密仪器制造,即使是一把小小的削土豆刀,瑞士人也力求做到极致——让切下的土豆薄片成为世界之最。很多游客都说,就连自己所住公寓的清洁工在打扫卫生时,同样表现出追求尽善尽美的“工匠精神”。在说话、做事、为人处世上,我们是不是应该学学瑞士人的严谨呢?

推荐阅读:

苏黎世

告别毫无特色的游客照,到这6个地方就对了瑞士

落在人间的一颗眼泪瑞士旅游不可错过的10件事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在线咨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engpiguiz.com/rsly/32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