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是怎么得的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tsyl_bjzkbdfyy/2818/
这天,周王收到秦国的消息,秦国声称马上率领军队来到周求取九鼎。
周王听后,愤怒不已,但又无可奈何。九鼎依照古制,是指有天子才能用的鼎,这秦国一个诸侯国竟然敢贸然求取九鼎,这简直就是狼子野心。如果不给的话,秦国军队马上就要兵临城下,周现在已经远远不是当初的那个周国了,现今势力衰弱,难以和秦军抗衡;如果给了,这简直是有损我周王室的颜面,而且如果各国纷纷效仿,那就糟了!
“哎”周王无奈地叹了口气,突然他想到了一个人——颜率。于是他命人将颜率召入宫内,将此事说于他听。
颜率听后,沉思了一会,随即胸有成竹地笑道:“大王,您不用担心。一切交给我来办,我现在就去往东边向齐国求救,您放心好了。”周王听后,阴郁的情绪一扫而过,将所有的希望寄托到了颜率身上。
颜率带着人来到了齐国后,见到了齐王,愤怒地说道:“现在呀,那秦国不讲道义,竟然想要率兵来到周国抢夺九鼎,周国的君臣一起商议道,认为于其将这九鼎给那残暴的秦国,还不如将他送予齐国这样的大国。”
说到这颜率故意停顿下,去看齐王的脸色,发现齐王果然也对九鼎感兴趣,于是继续循循善诱道:“大王您想呀,若您救了濒危的周国,您就会拥有美名;并且得到九鼎这样的象征着天子的宝贝,这样厚重的利益,希望大王您能仔细的考虑一下。”
齐王听后,十分的开心。当即发兵五万人马,并且派自己的得力大将陈臣思前去拯救周。秦军看到齐国的势力插手后,不得不撤回军队,放弃夺得九鼎。
之后,齐王便派人去向周国索要九鼎。周王再次寝食难安,这九鼎他也不想给予齐国,但又不想失言得罪了齐国。于是,又召来颜率。
颜率听后,笑着为周王解忧道:“大王别担心,请再次派臣去齐国为大王解决这样的事情吧。”周王听后,心顿时安了下去,连忙派他去齐国。
来到齐国以后,颜率开始对齐王祝贺道:“周国多亏齐国的仗义相助,周国的社稷才免于秦国之手,现在周愿意将九鼎献给大王以表达谢意,但不知道大王您倒算从哪天路上将这宝贝运送到齐国去呀?”
齐王抚摸着胡须笑道:“寡人打算借道魏国。”
颜率听后,慌张地说道:“哎呀,这可万万不行呀。大王,您想呀,如果那魏国的君臣曾经为了得到九鼎,在晖台之下、少海之上谋划了多久,这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如果九鼎落入魏国,还有再次拿出的道理吗?大王小心为他人做嫁衣。”
齐王听了后觉得有道理,点了点头,随后问道:“那么从楚国取道,先生认为如何呀?”
颜率听后,沉思片刻,摇了摇头说道:“不妥不妥,楚国的君臣也对九鼎觊觎已久,并在那叶庭之中密谋多日,九鼎一旦送入楚国,大王就在也见不到九鼎了。”
齐王听后觉得有些道理,便问道:“那么依先生之意,寡人应该使用哪条道路才可以将九鼎成功运送到齐国呢?”
颜率听后,笑着说:“这件事,我们东周的君臣也都在私下里面为大王谋划着。大王,您也知道这“九鼎”可是象征地位和权力的宝贝,岂非油盐酱醋的瓶子这等粗俗之物可以比拟的,它们提着掖着就可以轻而易举地运送到齐国;也非鸟雀,乌鸦,兔子跳,健壮的马飞奔那样可以一路顺风地来到齐国。
想当初,周武王伐纣,获得九鼎之后,为了搬运它,一鼎就动用了九万人。更何况这九鼎,所需要的人就是九九八十一万人,这人数可不少呀。再加上,搬运工具和被服粮饷等物资也要一应俱全。现在就算大王有这样的人力物力,但是却不知道从哪条路将九鼎安全运至齐国,这属实是个大问题呀。毕竟,一不小心,就会为他人做嫁衣。所以臣私下里也在为大王担忧此事。”
齐王听后,冷哼一声,愤怒地看向颜率说道:“哼,看来你多次来我齐国巧舌如簧,真正的意图是不想把九鼎给寡人罢了!”
颜率听后,连忙解释道:“大王,不是这样的。我怎敢以这样卑贱的心情去欺骗您和齐国呢。现下,只有大王您能立刻决定好从哪条路进行搬运,我周国君臣随时待命,为大王迁移九鼎。”
齐王眯着眼,沉思了一会,虽然已经看穿了颜率的计谋,但是不得不承认颜率说的有道理。九鼎一出,其他国家必定都想要来分一杯羹,到时候,九鼎没得打不说,还会有损齐国的人力和物力,得不偿失。
于是乎,齐王无奈只能打消了获取九鼎的念头。
而颜率则高高兴兴地回周复命去了。
原文取自《战国策·东周策·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
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周君患之,以告颜率。颜率曰:“大王勿忧,臣请东借救于齐。”颜率至齐,谓齐王曰:“夫秦之为无道也,欲兴兵临周而求九鼎,周之君臣,内自画计,与秦,不若归之大国。夫存危国,美名也;得九鼎,厚实也,愿大王图之。”
齐王大悦,发师五万人,使陈臣思将以救周,而秦兵罢。齐将求九鼎,周君又患之。
颜率曰:“大王勿忧,臣请东解之。”颜率至齐,谓齐王曰:“周赖大国之义,得君臣父子相保也,愿献九鼎,不识大国何途之从而致之齐?”
齐王曰:“寡人将寄径于梁。”颜率曰:“不可。夫梁之君臣欲得九鼎,谋之晖台之下,少海之上,其日久矣。鼎入梁,必不出。”
齐王曰:“寡人将寄径于楚。”对曰:“不可。楚之君臣欲得九鼎,谋之于叶庭之中,其日久矣。若入楚,鼎必不出。”
王曰:“寡人终何途之从而致之齐?”颜率曰:“弊邑固窃为大王患之。夫鼎者,非效醯壶酱耳,可怀挟提挈以至齐者;非效鸟集乌飞,兔兴马逝,漓然止于齐者。昔周之伐殷,得九鼎,凡一鼎而九万人挽之,九九八十一万人,士卒师徒,器械被具,所以备者称此。今大王纵有其人,何涂之从而出?臣窃为大王私忧之。”
齐王曰:“子之数来者,犹无与耳。”
颜率曰:“不敢欺大国,疾定所从出,弊邑迁鼎以待命。”齐王乃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