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小玲告诉我,她打算放弃自媒体写作,坚持写作6个月,每天花几个小时写出的一篇文章,发到各个平台上只有几十的阅读量,已经没有信心再坚持下去了。
同为自媒体写作人,很能体会她内心的沮丧,每天对着键盘辛苦的敲字,满怀欣喜的点击发送,结果,眼巴巴的等来只有两位数的阅读量,内心的失落可想而知。
但这不是放弃的理由,放弃的背后真正原因,是蕴藏着一颗逃避问题的心理,我问她:“是什么原因导致的阅读量少?”,小玲说:“这个我还没有真正考虑过”。
我立马给她安利了一本《学会写作》这本书,书中作者粥佐罗根据多年的写作检验,专门在一个章节,详细解说了有文章关阅读量少的问题。
针对阅读量少的问题,作者分别从3个写作逻辑:阅读对象的覆盖人群、写作痛点的程度、和如何促进主动传播进行分析,带我们一起来解决实际问题。
1
阅读对象的覆盖人群
我国一代伟人毛主席说过这样一句话:“不打无准备之丈,不打无把握之丈”,意思是说,为作战做好充分准备,并且在有胜利把握之下进行。
我们写作也是同样的同理,不能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很多内容你愿意写,但读者不一定愿意看,在没有任何准备之下写出来的文章,阅读量自然不会高。
先确定好选题,再思考这类选题,是给什么样的人群准备的,大概有多少覆盖人群,这里覆盖人群是指,潜在的阅读人数,比如:
首先,对于我来说,我比较擅长亲子类文章,那么我的所有选题都会是亲子类型。
接着,这亲子类的选题覆盖人群有多少呢?它包括:所有为人父母、准备做父母的父母、孩子、老师、妇产科护理人员等……。
最后,选题的覆盖人群越大,我们出爆款的机会就越大,因为亲子这类选题适合大众阅读,反之,小众的选题出爆款的机会越小。
作者粥佐罗说:“我们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我们每天与其像勤劳的蜜蜂一样忙着埋头码字,还不如像聪明的乌鸦喝水一样,研究一下码什么类型的选题。
2
直击阅读对象的痛点
人称“中关村第一才女”,百度集团顾问梁宁,对“痛点”给出了精辟的解释:“所谓痛点就是恐惧”。
《学会写作》书中粥佐罗说:“做产品的人不理解这句话,就做不出用户真正需要的产品,做营销的人不理解这句话,就做不出市场上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