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6月10日下午,在武昌汉街文华书城,武汉大学老校长刘道玉在新书《珞珈野火集》读者分享会上发言。
谈教育观及新书命名
刘:各位听众、参加今天读者分享会的(朋友们)!今天,恐怕大部分人都有过在珞珈山生活的经历,或者说你们的父母、你们的家庭都和珞珈有着某种的联系。
我也有一个珞珈的情结,可比你们在座的各位珞珈情结更深。其实我从年进校,至今在珞珈已经64年了。中间我有很多很多的机会可以下山,而且是高就,但是我执意不下山,比如说中央任命我做武汉市的市长,团中央的书记,做美国教育参赞,厦门大学校长,广东暨南大学校长,甚至中央国务院直属的教育改革领导小组的组长,但是我都执意不下山,为什麽?就是珞珈的情怀!
所以我在写这本书的时候,特地用了珞珈这两个字。那麽“野火”这两个字,也是很有考究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是唐朝诗人白居易在16岁时的成名之作,“野”和“家”相对应,我们人类社会经过几十万年的进化,才进化到现在的智能的社会,其实在宇宙中,所有的动物、植物大概都是从野(生)进化到家(养),但是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野性的,它的生命力特别强,比如说我们现在的五谷杂粮,牛马羊鸡犬都是从野生进化到家养的,一般进化成家养的,它就成了依附的物种,而且失去了独立的生存能力,所有我主张人是要有点野性的,野性就是独立、自主、质疑、异见的精神。你们看一看,如今社会上,所有的成功的人,大概都有点野性,所以我提倡(做人)要有点野性!
谈“钱学森之问”:为什麽现在人才难出
问:中国大学为什麽培养不出享誉国际的学术大师级人才?您觉得培养不出(人才)的阻力在哪里?
刘:我看过大概是年,在厦门大学举行了有易中天、邓晓芒、还有韩寒...四代人的教育对谈,其中邓晓芒问了一个问题:“中国的足球和中国的教育哪一个更有希望?”易中天说:“中国的足球和中国的教育都没有希望!”
我写过一篇文章,中国足球的病根在教育,(文章)正式发表了。为什麽这么说?因为中国的教育它打根子里不培养冒险精神,不培养中国的创造精神,不培养团队精神,而玩足球的就是要靠三个竞争——一个是创意,一个是冒险,一个是团队!所以教育不改,中国足球永远没希望。
到现在,(中国足球)还排在世界80多位,为什麽呢?因为这个足球,什麽是射门,什麽时候射门,它完全没有计划,完全靠临时创意,所以中国足球和中国教育是一回事,你们还发现一个规律(没有),中国的体育运动只要是应试体育,(成绩)都很好,比如跳水......(有标准规范式样的),只要是(轮到需要想象力和冒险精神的)三大球都不好。
我喜欢看球,像巴西、欧洲这些国家,都有上千万的少年踢足球,我们中国哪个家长愿意将儿子送去踢足球?(怕)打(踢)成残废。你踢足球,上场就要准备残废,没有这个精神,你就别打足球,中国没有冒险精神。
问:您喜欢哪个球队,或者球星?
刘:欧洲球队,曼联,皇马,都不错的!
不当武大校长后仍一直北京中科皮肤病医院北京看白癜风比较好的医院是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