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解释:「香草」象征着美好纯洁的初恋,「香草时代」代表着一代单纯热爱的一代。四年后。“我是在朋友的店里接触到剧本的,我觉得这个东西挺赚钱的,我很喜欢,就把店开起来了。”“玩了很多的剧本,自己也爱写点的东西,我现在是一个作者,而且如果发行做的很好的话收入挺可观的,正在考虑是否要做全职作者。”“在不少人的帮助下我把店开了起来,开店也让我认识了更多的朋友。”“我觉得现在的剧本类型有点千篇一律,我想要在这些基础上有所创新。”
前言
就在前不久,看了不少外界媒体对剧本行业的报道,大体内容一般是“剧本杀起源于欧洲,原名谋杀之谜,是一种……你需要扮演….”“目前最火的剧本是….…”那时候我就开始思考,原来这个少数被中国做到遥遥领先的文娱「行业」,竟然没有自己的根。媒体们纷纷报道着行业四年前的样子,就像一切都没有变过,从最初的舶来品到现在海量的原创剧本,总觉得中间少了些什么。本期就来盘点下行业最初拓荒者们:初代剧本人。在玩家极少的时代,店家是怎么做的呢?在每一个剧本类型被创作出来,作者又是出于什么样的想法去创作的呢?“商业本”“翻台率”现如今一件件针对市场定制的剧本商品被创作出来,在那个没有市场参考的时期,那时候的店家和创作者们,是如何携手建立起如今的“剧本中国”的呢?这一切都要从四年前说起……(以下部分均来自于初代作者与店家的真实叙述,排名没有先后~都是先驱,因为个人能力有限,没能做到尽善尽美,有些初代剧本人已经早早的离开了这个行业,尽管如此,我们都依然对行业拓荒者们抱有崇高的敬意。由于一定的信息闭塞与本人有限的精力没能受邀参与这次盘点的初代作者和店家们,在此同样表示歉意。)年初接触了《死穿白》,发现这种模式的游戏很有趣,作为一个全新的剧情游戏创作平台,我觉得它非常适合让我发挥自己所擅长和喜爱的东西,于是开始尝试创作。初心很简单,就是把小众却精致的快乐带给玩家。行业发展到现在,我觉得虽然一直在正面前进,但还是戾气过重、素质过低,衷心希望专业和客观能越来越多,包容和理解也能越来越多。作为比较早接触的作者,我也会坚持初心以最高的要求继续创作,直到没办法再继续为止。
《阿卡姆症候群》《百匠奇案》系列刘罗
从年开始进行剧本创作,缘由是因为那时候剧本很少,每天刷本,到后来没有本可玩了,于是自己开始写本。
现在剧本行业:任何行业随着发展都会走向正式,规范。我们都在这个行业走向规范的路上一个又一个转折点和某个重要的阶段里,现在的剧本杀行业,有人依然热爱,有人谋利而来,都是正常现象,呼吁热爱这个行业的伙伴们去一起顺应市场的自然发展,不要为一己私利做出破坏市场的行为。
惊蛰推理《步步莲华》《失格21克》《羽生夜谈》紫薇春树说我是老作者了,不如说我是个瞎乌搞的剧本发烧友!我很喜欢这个游戏,玩了四五年了。认识薇薇也是机缘巧合命中注定。她负责宣传和后期,工作都做的相当哇塞。我很感谢她!(隔空表白屏幕那头的高薇)我很希望别人玩我的剧本,能够开心,能够刺激!我写作的初心是满足自己的创作欲!看到玩家投入地进入游戏,享受游戏,玩得过瘾,我自己也就过瘾了!这种贪图刺激的创作欲偶尔也让我大受打击,玩家给的差评会让我低落一阵子,但愈挫愈勇是我不变的信条。虽然扪心自问自己确实进步空间很大,但我不会放弃!所以下个本见,高傲聪明的玩家朋友们~等着奥!(放狠话、超凶的哦)
《深林的小动物们》《恒和部落》《沉默的羔羊》《丽兹玻顿拿起斧头》《飞鸟推理社》《木夕僧之戏》家巧儿年底年初开始筹备剧本店,那时候有一个朋友在外地开店,每天给我洗脑,说剧本店又好玩又赚钱,让我赶紧开,做南昌第一家。我这个人比较求稳,于是就和五湖四海的店家朋友们飞到了重庆,去看看剧本在一个成熟的城市是怎么样发展的!有幸,在那一次认识了葵花,菲菲,大锤,糖糖,阿文还有大胥秘史的作者。还记得那时候和葵花妈妈睡一个房间,也是在那个房间,我在58同城选中了我第一家剧本店的店址。最后一天离开重庆的时候,搭上菲菲的车去拜访了老白,虽短短几小时,但是受益匪浅,让我找到了自己店的定位。回来后,就快年终了,我独自一人马不停蹄的装修起了自己的第一家店~然后就开始三年多风风雨雨的剧本人之路。
这个行业,从一开始的几十个人到现在的几万人,现在想来真的觉得自己好像做了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虽然不觉得自己有啥贡献[捂脸])。这里面有我一部分的青春,是我以后回忆起来会忍不住微笑的一段时光。
南昌move罗师傅跟剧本一起度过的第四年了,从一个线上玩家,yy开本,到几乎刷完了所有能找到的本后没得玩,决定自己写一个给朋友玩。那会不懂什么是作者,发行,也不认识什么店家。写好了就给朋友玩,还在线上收费开,一个人二十块,在yy一开就是五六个小时。
后来朋友跟我说,你可以试着卖卖,可是自己从没接触过发行,印刷,制作,发货,什么都不懂。一步步摸着石头过河,像个小作坊,印刷是楼下打印店,外盒是淘宝飞机盒贴一个背胶纸海报,线索卡都要一套一套分,搜证的ap珠一颗一颗装进小袋子,熬一个通宵也只能打包二十套剧本。
销售渠道也只知道挂在朋友圈和空间里,还有上淘宝。那会淘宝搜索剧本杀除了豪门惊情就是怒海余生。
就这样走上了发行的道路,也开了属于自己的店。剧本也从兴趣爱好变成了职业,现在变成了事业。
看着圈子越来越大,人越来越多,不是不好,只是曾经的我觉得无论玩家还是店家,一定是因为热爱剧本杀,所以大家聚在一起为了同一件事往前走。
以前写本,写让自己开心的,让玩家觉得好玩的,这个创作的过程是最迷人的。可现在我也逐渐迷茫了。看着一个个爆本,我开始渐渐看不懂这个市场,也不明白玩家究竟想玩什么,自己究竟要写什么。
也许总有一天我也会逐渐淡出这个圈子,不是因为失望或累了,只是想把这份热爱永留心底。
《凤求凰》《狐狸旅馆》等长沙折子戏筱筱
我应该是16年开始接触剧本杀吧,不过最开始一直是以玩家或者免费兼职的身份在线索活动。
然后18年开始创作剧本以及加入larp。
一路走过来遇到过很多同路的人,也有一些走了一段路之后就分开了。不过好在每一次的相遇和分别,现在回想起来都是很温暖的。
一直坚守下来没什么初心,只有私心。剧本杀带给我的动力支撑着我积极向上的生活,我想一直这样好好的生活。
《朝歌业火》等煎蛋18年1月开始写第一个本《沐云庄》。原因是身边的朋友们(包括自己)没本可玩了。
对行业个人想法:商业互吹、营销人员的天下。也就这样了。
《沐云庄》《雷霆堡》暮吟道人
被春树抓到,爱春树,更爱剧本圈。就按照春树的框架简单说一下我个人视角的剧本杀行业。
最早的时候它还叫谋杀之谜,那时候我运营青岛最大最高端的轰趴馆狼人杀俱乐部,接触到了谋杀之谜,爱之,决定弄之。
于是在17年春开始在网上购买打印,那时候要一张一张线索自己整理,打印出来塑封,很期待有新产品出来。后来豪门系列,还有一些独立作者创作了《宫·心计》《大胥秘史》《良辰吉日》等畅销作品,逐渐国内爱好者的第一波创作热潮到来了。也就是这个时候我决定不再弄打印本,只够买成品作品,成为青岛挣扎出的第一家正版谋杀之谜探案馆,同时我也开始自己培养作者,做起发行。在17年结束的时候,我们青岛月光探案馆和发行品牌推理联盟开始在谋杀之谜圈子有了一点小名气。
18年春天的时候国内正版店家应该也就百家左右,几乎都是非常热爱这个游戏志同道合的朋友。国内创作谋杀之谜作品的作者也逐渐多了起来。而且很多狼人杀,杀人游戏等无缝衔接过来的玩家都给谋杀之谜这个舶来品起了一个更本土化的名字“剧本杀”于是,在年的3月,喜欢热闹的我邀请了为数不多的国内发行,作者,店家奔赴青岛,做了一次叫“首届谋杀之谜春季新品发布会”的展会。但是后来一发不可收拾,来了约45家全国店家(在现在看来可能还没有一个三线城市店多),当时可谓是剧本圈的半壁江山。腾出来我们酒店仅剩的所有客房招待远方来客,当然还有很多照顾不周,但毕竟我们山东人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白天测本,晚上喝酒,那真是难忘的回忆。后来我自己独立做过4次展会,每次虽然都有创新,但仿佛再也没找回18年3月青岛的那股春风,那种回忆和激情。
话痨一说就多,后面创业路就不赘述了,关于对行业的看法,我觉得大家都有自己的坚持和努力吧。每个品牌也都有自己定位和发展规划。我个人还是希望先把我们万游做好,顺便能给行业带来一些进步就更好了。希望所有热爱都有回应,所有付出都有回报,也祝所有从业者做得开心,盆满钵满吧。
大飞和万游,敞开怀抱,欢迎各种交流与合作,望与诸君共赴美好明天。
万游引力大飞
年开的店。
当然是因为在葵花家玩本太好玩了所以开了一家。
也可以畅谈对于现在剧本行业的个人想法。
挺好的,百家争鸣的时代。我真想不出来-字,我很少会去想这样的问题,剧本只要好玩就行,不好玩有时候也不一定得是剧本的问题,所以尽量不会去主观设想这个行业问题和未来,人总是无法准确预测未来的,因为无法准确把握当下,所以谈对当下行业的想法就是很难的事。
《记忆碎片》《幽林群岛》《蛊魂铃》系列等taku
第一次亲密接触剧本应该是17年初做为玩家时在桌游店玩的《隋唐大运河》。竟然有一种游戏可以戏精/cosplay/推理/交友!我的命定剧本叫《良辰吉日》,玩过这个本后我们去租了一个四室的套房,买了些古装,男生主持,女生一对一妆发,人均98元。再也没有人比我们更热爱这些服务细节。在那年,剧本在福州还没有一家正式店,连能玩的桌游吧都寥寥无几。我们基于热爱,一天只接一桌「熟客」,两百平专属空间随意私聊,小留白开始了提前几周排队的vip订制。成了福州第一家神秘的剧本店,声名在外。
不到半年。就有外来资金寻来,想让「留白」真正成为一家像样的门店。而那时候我也走出福州,拜访了重庆老白等名店,见到了脱稿式复盘/Npc演绎/氛围营造等令我深深思考的剧本呈现。回去以后,我们焕发新生,立志做更好的呈现。从租赁套房的工作室蜕变为占地六百多平、拥有五个平均7平的精装修主题剧本房、并有水吧、造型间等配套设施的高端剧本会所。当年这不仅在福州,甚至在全国都属一个大胆的创举。后面的留白与所有剧本人一样进入了飞速发展,迎来了实景时代。万丈高楼平地起,19年不到半年时间,我们做了四个特色各异的实景主题。其中有来自改编的第九,也有与知名作者合作的原创实景刺客。同时,行业也进入井喷时期,无数新店和作者如雨后春笋令人眼花缭乱。我不满足于实景,又马不停蹄开了第三家门店:留白剧场。适用中小型城市的可复刷实景剧场。其中《兰若奇缘》是与知名作者合作的全新系列多刷式沉浸实景;而《青蛇》由我们团队自己原创,结合了我们对剧本呈现的一些理解。
我也一度很迷茫。线下经营究竟出路在哪里?经营剧本店耗心耗力,前期依赖剧本,后期依赖人资。店越开越多,被迫一路前行,远没有外人看来那样轻松容易。
行业应当尽快规范起来,让店家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经营店铺,专注自身服务,良性竞争,开拓更多更好的市场,剧本行业才能经久不衰。
福州留白菲菲-年,在北京创业,主要涉及旅行,室内和户外活动,线上线下社交活动相关软体开发。
最早年接触了剧本杀,那时候狼人杀的余温还没过。最开始全国剧本也就十几二十个。
也都是打印版,在线下室内活动中融入了剧本杀。
年,双十一双十二,在北京创新成功举办了全国第一场百人剧情游戏,融合了剧本杀,密室和多种元素。年末和原密室设计师合伙成立北京网红打卡剧本店“天摩城”
原来主做自由组局活动的小程序“剧本情报局”也转向主做剧本杀这一方向。其后服务了10多场行业展会。
年成立EMO亦莫之境,包括线下实体店和发行,并且合并大连创作部分,囊括了20+实景主题,现在为全国主题储备数第一。
开展连锁加盟店。自营店遍布北京、大连。授权店遍布全国30几个城市。
北京亦莫之境(原天摩城)DJ
我开始玩本,是年,一个名叫《血色牌局》的本
当时惊为天人,可真是太好玩了,不行,我也要写!
开始的想法都是很单纯的。
我相信最开始的剧本人一定都和我一样,只想把自己心里的一个好故事,一个好想法告诉大家。
没有想过什么赚不赚钱的事情,有人愿意玩,然后觉得好玩,就已经觉得十分的开心了。
我还记得那时候最厉害的本叫做沧海遗珠,因为它卖了本。
天呐,本,这对当时的我们来说,可谓是一个天文数字,就像现在的0本一样多。
《月边娇》是我的第一个本。
原意是呈现一个原汁原味的江湖。
上至宫廷争斗,下至蒙汗药闷棍,无所不有,无所不全。
繁复的机制,错综复杂的关系,平均每个人7个结局。
这带来好评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个问题
——连我自己都不想开
哈哈哈哈哈哈哈
就在那个时候认识了TAKU,他当时正在巡回开本。
来到宁波的时候,我们买了欧文和奶茶。
——很蛊魂铃的茶点
也认识了很多其他的好朋友,很多人现在关系都还是很好。
这个行业带给了我许多美好的回忆,我会一如既往地努力创作
希望大家也能继续喜欢我的故事
手工狗头.jpg
《月边娇》等墨砸
年吧,在北京开桌游店。然后狼人杀大火,然后就有人在淘宝买谋杀之谜。然后大家就玩,玩完了就开始自己写。最后桌游店不做了就做发行,一个人。
没有缘由,最初做剧本的这批人不是为了钱,就是喜欢,最纯粹的谋杀之谜,是一场朋友的聚会游戏,爱演戏,爱搞事,爱撒谎。那时候的剧本都很短,但都很有趣。
《讲台上的乌鸦》《奉养》等梦天游石磊
我们15年的时候开始做密室,最开始是因为喜欢,后来年接触到了剧本,那时候叫谋杀之谜真人角色扮演游戏,一入便着迷,这个游戏居然这么好玩,好玩到能让人上瘾。想着以后能够天天玩到剧本,开了自己的第一家小小的剧本店-重庆《藏梦阁》,两层五十来平,这里就是我们的乌托邦,这里藏着我们最开始的梦!后来在重庆线索,认识到了葵花,罗师傅,留白的菲菲,《大胥秘史》的作者水水,我们一起玩了《簪中血录》,在线索楼下,大家一起吃着夜宵,聊着剧本话题,大家聊了好久好久,仿佛是在对的时间找到了对的人,再后来,福州的菲菲再次来到重庆,我们一起吃着火锅,讨论着《良辰吉日》的开法,怎么样才能把这个本子的效果拉满,第二天,留白的马东东给我打电话,告诉我一定要去认识下老白,他对剧本的理解特别棒,就这样,我们又认识了老白,接着因为剧本认识了一大堆好朋友…对剧本的喜爱和坚持,一路走来,慢慢的我们将店面扩大到了现在的近七百来平,后来尝试创作自己的剧本,忠于游戏,勿忘初心,年初见剧本工作室成立,年发行了第一个城限剧本《山之南》。很开心,藏梦阁从17年到21年,这四年来,认识了很多的玩家和同行朋友,也把我们喜欢的剧本带给了更多的玩家。把爱好变成事业,真的超级幸福,我们会像老玩家们说的那样,藏梦阁和初见工作室会一直一直走下去的。
突然发现,我们居然做了这么多年剧本游戏,人生真的好有趣啊
重庆藏梦阁堂大锤糖糖我记得是16年写的大胥秘史,记得当时剧本很少,还叫谋杀之谜呢,大概玩了40多个剧本,也结识了很多喜欢这个游戏的朋友,就想着写一个玩玩。就是爱好!没想过卖也没想过赚钱。当时一边开给朋友玩一边改内容,10车后才定下稿。在最后决定卖,就加了很多结局上去。能成就大胥秘史的,不是我一个人,还有我的好搭档水水,虽然我们常常为了一些剧本上的内容吵架。但还是剧本杀最好的搭档。
至于开店是1年前的事,因为去了广的跟多剧本店玩,就觉得这一行业在广州不应该只是这样,门槛太低了,所以才跟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开了广州剧斗实景推理馆。我希望能把剧本杀在广州的门槛提高。让更多的人知道剧本杀。
对于现在的剧本行业,我觉得快速的发展中,潜力还很大。但跟风也很多,同类的剧本一大堆,套路一样,还有抄袭的,这一行不能太功利,只要做出成绩,就能赚到钱。可能是我比较喜欢创新的东西,不喜欢跟风吧。今年我会从新做发行,我会注重创新,带给大家不一样的东西。也希望行业少点纷争,多点创意。
《大胥秘史》等碧螺春
我不知道我不算得上剧本人一共发了俩本一八年以后的本都没玩过从来没去过展会
似乎是一七年春天接触的剧本游戏年中开始写的第一个本吧不太记得为什么写了这种情况被我的回忆统称为想干啥就干了
做喜欢做的事找喜欢的人才快乐嘛
我倒是记得写东西本身的快乐那是我第一次不以第一人称写东西这个创作过程对我影响巨大不再经由别人路过自己每刻画一个角色都像感受了另一种生命史我从一个非常不会哭的人变成了一个特别会哭的人再烂的电影我也能哭出鼻涕泡在脑袋里擅自完整他擅自感受他的感受变成了一种美好的习惯像是加了大铜钟的狮吼功让我探索世界和人类有了更多的维度更开心的是这俩地方是探索不完的
可是我对待剧本游戏这个载体是恍惚的不及对创作那般平直
或许也留恋那些认可我的人不过也没再出什么剧本游戏了
听说剧本行业越来越好了创作者越来越多了祝行业更规范更蓬勃祝创作者创作欲爆炸
一起为世界多留下些力所能及的感受
路漫漫其修远兮当上下而求索
《山鬼》《母系氏族》等顾白我最初接触剧本得时候,大概是年3月。
我从小就是推理迷,看包青天、福尔摩斯、斯蒂芬金长大的,年的时候杀人游戏传入中国,我刚好考上大学,一玩就是10多年。年元旦,开了一家自己的小店,主营杀人游戏和桌游。那时我的工作还是大学英语老师,就是因为爱好,所以开了这个小店。后来,狼人杀活了,但又迅速褪去了热潮,就在那个阶段,我店里的一些90后顾客,开始让我买点剧本给大家玩。
开始,我没当回事,但后来被玩家拉着体验了一次,玩的第一个本叫《沃特顿庄园》。当晚,我就确定了之后的发展方向,把剧本做成主营,并且坚信不久的将来,这个游戏会成为一个行业。
年元旦,我的发行工作室成立,名字叫做雪人剧制,我也开始筹划创作发行剧本。年8月的北京全球华人桌游大会,我以个人设计师身份参展,宣传了自己的一批作品,虽然那时还只有几张海报。记得当时梦天游、AOAO还有花花,带得都是成品参展。
年10月的长沙展,我发行了自己的第一个剧本《家宴》,直到如今Ta依然是我工作室持续销售且销量最高的剧本。
年5月,我开始投入到了剧本商城平台开发的项目中来,运营了剧本行业第二个商城小程序“迷丁有本”,并在年的北京DC大会上专门承办了剧本展区。年,年底我们开发运营的第二个平台剧牛气正式上线,如今客户群已超过2万。同时,剧本杀类美团的APP“剧人气”项目正式启动。
年2月,整个行业都在疫情的冲击下消极且迷茫。但剧人气顶着各种压力上线试运营,短短3个月,发行入住超过,正版认证店家破,见证了这个行业的顽强的生命力和不可挡的发展势头。
入行4年多来,我的身份很多,大家都叫我雪人姐,我可能也是圈子中岁数最大的女剧本人。很多人可能觉得,我赚了很多钱,其实并没有,前期的收入,我都再投入到剧人气App的开发和业务扩展的再投入中。
年9月,我正式辞去了大学老师的工作,全身心投入剧本游戏行业。要说原因,始于爱好,行于理想,未来,有无限可能。
(天津)雪人剧制雪人
不难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剧本行业的规模越来越离谱,大量作者和发行统统涌入,给这个行业带来新鲜血液的同时也扩大了影响。
因为受众的增加和口味变化,为了迎合玩家,市场上大部分的作品也在进化。
我称之为剧本界的“达尔文现象”。
物竞天择,优胜劣汰。
从剧本店的数量几何增长不难看出,剧本发展到今天经过了:萌芽期——成长期——爆发期
大有千里江山一片大好之势。
但任何事物都有“成”“住”“坏”“空”四个阶段。
先天下之忧而忧不敢说,但所有的事物不能总往好的方向去想。
剧本在今天的爆发过了后,必然会有一个收缩及稳定的过程。在这场大浪淘沙下,留下的必然是心态稳定,眼光长远,以及愿意精心打磨作品质量的一批发行、店家和作者。
作为一个老家伙,更应该坚守自己的初心,不为眼前利益而违背自己的原则。
也希望每一个剧本人都能够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夜来香》等紧张
年时接触到这个游戏,立刻惊为天人。竟然有一个写作方式可以在承载我平时写写画画习惯的同时,还能融合那么多我喜欢的元素:悬疑、古风、推理……本来只是和朋友闹着玩似的写了一个小故事,意外得到了玩家和店家的一些认可,接着又写了大家知道的比较多的《老槐树》。这一路走来,幸运很多,感动也很多。很开心能看到无数同僚在这个行业里保持初心,默默努力。时间不会抛弃每一个为这个行业做出贡献的人,你们,他们,终将成为我们。也许很多年以后我依然会想起,我与剧本杀的开始,在那个微风不燥的下午,我告诉朋友们,我想讲一个故事……
《老槐树》等x说实话,能踏足这个行业也真的是机缘巧合了吧。16年那会我本来写网文,没写出什么成绩也没什么人看,后来就转回去上班了。直到有一天,有个周末总是一起玩狼人杀的好朋友自费在网上买了一套《死穿白》,当时看盒子还以为是什么新品种的桌游,结果她神秘兮兮的告诉我这个叫“谋杀之谜”,一生只能玩一次的游戏。这个广告语一下就勾起我们好几个人的兴趣,于是我们自己换了衣服准备了道具,约在一起开始了我这辈子的第一个剧本,死穿白。
一起玩的都是老朋友了,都是周末不上班的时候一起玩狼人的,大家都很投入和认真,一场下来,原来这个“谋杀之谜”这么好玩!
后来那个朋友又陆续找了几个国外的本,玩了几次之后,朋友里就有人开了个剧本店,后来问我——你之前不是写网络小说的吗,这东西你能不能写?
想了想还是蛮感兴趣的,于是尝试写了第一个本,现在还记得名字叫“酒吧杀人事件”(简直了(=_=)),然后本子有很多问题,后来也懒得再去修正,就准备重新写一个日式背景的恐怖本,想要搞一个咒怨那样的东西。当时只是想着,不单单是破案,恐怖的环境,音乐氛围这些也应该蛮好玩的,玩起来应该也会很有趣吧——于是就有了《梨花旅店》。
那个时候,我就在朋友的剧本店里给他帮忙带本,也认识了很多人。一路走来,真心感谢每一个喜欢《梨花旅店》的玩家、每一个努力演绎剧本的店家、每一个辛苦的剧本从业人,感恩。
《梨花旅店》等夙愿接触剧本圈的时间:
年。
接触剧本圈的契机:
年夏天,被一个朋友安利了芒果台的明星大侦探,觉得很有趣,于是开始在大众app上找线下的剧本店。那时候还不叫剧本杀,叫谋杀之谜,是很小众的游戏,全西安市只有两三家门店,整个圈里的剧本加起来也不过四五十本,不到一个暑假的时间已经无本可玩。后来,本荒的时间久了,就开始起了自己写本的念头。
对剧本行业想说的话:
作为一个资深菠萝头玩家,希望剧本圈在百花齐放的今天,也不要忘却“谋杀之谜”的初心~祝愿剧本行业越来越好。
《良辰吉日》系列宵夜我在16年的时候开始接触谋杀之谜剧本,因为我本身是重度推理爱好者,身边的小伙伴们也喜欢动脑子的游戏,所以大家对谋杀之谜这种含有推理元素的新娱乐形式非常感兴趣。由于当时只有很少量的剧本,还大多是国外的翻译本,相比较现在的剧本行业的认知来说,那些本可能根本就没法玩,但是我们那时候玩得很快乐。玩了一些之后也没什么本玩了,觉得还不如自己来写给朋友玩一下,于是就开始创作了。在年3月我写出了第一个剧本《心的正反面》,一个逻辑流的本格推理,给身边的小伙伴玩过之后反响很好,于是催生了我继续创作,次月我创作了《无声的建筑》,一个以密室杀人诡计为题材的本格推理,也是我第一个对外发售的独家剧本。17年底参加了游卡迷雾剧本交流会,开始接触各个线下剧本店。18年中旬,剧本行业发展了一些,线下也开始有一些店开始从事剧本工作了,本着看好剧本这种娱乐形式良好发展的态度,我便辞去日常工作开始学习并成立ALL-IN工作室,全身心向外推广剧本。后来我们一直保持着每个月出一个本的效率,出品了如最早古风机制本典范《月边娇》,剧本界第一个城市限定形式《狼人本源》,ALL-IN推理宇宙《犯罪屋》系列等,期间也有幸为推理界的前辈,也是我喜爱的大师,岛田庄司和保罗霍尔特先生主持自己创作的推理剧本作品,也算是剧本帮我圆了一个梦想吧。
剧本行业迄今为止已经发展了3年多了,作为伴着行业一路成长过来的人,期间酸甜苦辣个中滋味只有自己清楚,有支持有误解有欢喜有抨击,这些都是宝贵的经历和经验。
我们一直以来的夙愿和坚持是将中国的本格推理在这块土壤里尽量发扬出来的,而剧本行业也逐渐从“谋杀之谜推理”演变成了真正的演绎交流派对,百花齐放的景象令各个阶级着迷,但是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每个人自己本心的坚持吧。现今人心浮躁,市场野蛮生长的同时也需要不断反思其中的问题去不断改善自己,但总体来说是趋向好的方向发展的。我们都希望行业做大做强,走出一条康庄大道,吾辈当贡献自己微薄之力为剧本行业发展和中国本格推理发展而奋斗,希望与社会各界志同道合的诸君共勉。
《犯罪屋》《持斧奥夫》等南天年,冬,工作刚刚结束,在大众点评研究吃什么的时候
一次偶尔的机会,突然看到“推理”俩字,兴趣就来了。
我从小一直对悬疑,推理的小说,电影兴趣浓厚。
点开以后,才知道了“谋杀之谜”这个新兴事物(那时候,还不叫剧本杀)。
在玩过一个剧本以后,绝对这东西挺有意思。也认识了菠萝推理的老板,大虎头。我跟他聊起了刚玩的剧本,越聊越投机。那时候的国内外店家很少,剧本基本上也都是打印翻译本本居多,都是简单的桌面剧本,质量层次不齐。了解了大概现状以后,我有了自己创作剧本的想法。因为喜欢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民间传说,再闲暇时间,用三天时间,在手机里,我创作了第一部作品《邪》。因为当时想做点市面上没有的东西,和加强玩家的体验。我想到可以给剧本配上灯光,bgm,以及npc的想法。通过很多次测试以后,没想到大家都很喜欢。于是,我和虎头商量。为了售后的方便,我们以独家形式把《邪》推向了市场。那是18年的春节前夕,本来其实我心中也没什么底,可没想到的是,到达各个城市店家以后,产生非常爆炸的反应,也可能是我运气好,歪打了正着……后来大家一直催着要等第二部。于是,入世三则,以每年一部的速度。陆续跟大家见面了,我也认识了很多遍布各地的朋友。也许是大家比较信任,很多朋友愿意把他们遇到的一些问题,和难点向我咨询,讨论。因为深切的体会到朋友们的创业不易,我也尽可能的帮助大家解决一些他们的问题。我们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密。
那时候店家朋友的店内规模都不大,很多都是当地的第一家店,但随着这些年,大家的努力。看着他们越做越大。从一个小店,做成大店,做再做成连锁店,再发展成不仅是店家,还成了知名的发行,越来越好,而我,也因为平时事多,越来越忙,和大家的联系可能没有之前那么紧密。但远远看着大家红红火火,我打心眼里高兴。很庆幸的是,我和入世,能陪伴见证着他们的发展,也见证着他们的辉煌。
时至今日,谋杀之谜已经慢慢变成了剧本杀,也逐渐成为了一个新兴的行业。希望大家能更进一步,努力达成心中的期许。我也一直会在你们身后为你们呐喊助威,加油。
入世三则《邪》《卧龙岗》《终南山》惊世三则《酆都城》等老王
写在前面
我爱读千奇百怪的小说,爱看各种各样的漫画,尤其痴迷于去体验不同的故事,见识不同的世界观,现实的也好,幻想的也罢。领略这种多样性本身,对我来说可能是一件最有意义的事情。现实生活总归是局限的,而人倘若只活在现实里,那真的太没意思了。而正是无数的创作者和创作,从文学作品到动漫到游戏,给予人现实生命无比丰富的外延。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存在,我们枯燥贫乏的生活才丰富多彩。
一个艰难的开始
年11月,在一个平的桌游版,和板板开始创办了第一家推理吧,也就是现在剧本杀店。记得当时搞了个乌龙,板板说店名是“线索CLUE”,我却记成了“线索CLUB”。
那年的重庆以及全国的线下游戏环境,都是密室为王,而没有实景支撑的谋杀之谜在前进的路上步履维艰。繁琐考究的主持操作、冗长的游戏时间、固定的人数要求、只能玩一次的游戏机制、高于密室的单人的收费等等难点阻碍着“谋杀之谜”前行的脚步。在当时的时代,看好这个项目的人很少,甚至有预定了后到现场看到环境转身就走的玩家。而“谋杀之谜”是什么?对于很多新手玩家来说是陌生的,甚至有人笑称为“换装游戏”,每一次成功的预定后面付出的辛苦是很难想象的。
那些热情的头号玩家
“生活中不会缺少热心人,他们就像冬日中的一缕阳光,给人们带来温暖和希望。”
开始有一开始大多数的玩家并不了解这种游戏的机制,只凭着对游戏的热爱,加入到了游戏之中。我在做客服工作的时候,每当玩家从游戏中获得乐趣主动给我正向反馈的时候,让我拥有了极大的信心坚持下去。前期没有通过任何收费渠道去做推广,却收获了这样一群可爱的玩家的支持,这无疑是我在游戏开发中获得一笔宝贵的财富。
年-年,我最开心的一年,认识了很多重庆老友,小葵、阳阳、囚鸟、子翔、煎蛋、兔子先生、、黄叔叔、春树、凝凝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