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山田黄有三大特征:皮、格、丝
“皮”给人的感觉是直接的,以皮相为标准进行的品类划分:
有黑皮田(乌鸦皮)、灰皮田(灰田)、银包金、金包银、枇杷黄等等。
薄意雕,就是以田黄的皮为重点的创作形式,是目前田黄作品的主要存在方式。
皮与肉的颜色对比度,对作品起着锦上添花的作用。今天我们谈到的田黄珍品石种——乌鸦皮,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乌鸦皮”的身世当我们看到一件“乌鸦皮”田黄石的时候,不免会有许多疑问。“田黄中的黄色素,如何穿过外表的皮相达到内心的呢?”“如果是浸入的原因,为何外表的皮,却能与肉不一致呢?”如此种种,困扰着众多石友的神经。
这是大自然,这个无形的手在各种各样的环境中起作用,依照各个“工序”促成的。
01
第一道工序,可能是在各个颜色的土层中汲取养分,比如黄土养成黄田,黑土养成黑田,砂砾溪水中则有白田。
02
第二道工序,可以发挥一下想象力,水流的作用或者地壳的变动,原本在土里修养的石头,再次被转移到一个新的环境,而这环境中的土层与原先大异,就造成了银包金或乌鸦皮等肉皮迥异现象的产生。
由此可知,乌鸦皮田黄的皮相外表,是曾与黑土相依相伴的结果。
种类乌鸦皮田黄根据内心的颜色,分为白心乌鸦皮田黄与黄心乌鸦皮。前者白心受到黄的影响,呈现出偏黄白的颜色。后者才是此类石头的精华,是石友趋之若鹜的主要动力。
除此之外,乌鸦皮的种类还有一种划分,这种划分与它的皮有关。
与其他石种相比,多层皮是乌鸦皮田黄的最令艺人着迷的地方;其具有的这种特色,令其在与其他同类的对比中信心满满。依皮相的层叠与色泽,乌鸦皮田黄可分有乌黄皮、乌白皮、乌黄白皮等。诸多的存在让人一时适应不了,只能一句话形容,贵圈很乱呀。总结出它们间的共有特征,最外一层是乌皮老大保护罩着。
乌白皮田黄,黑为存在,白为空无,构成世界的二极,如今却携手相伴,共同保护着内心的跳动。
乌黄皮田黄,这种田黄有二种情况;一种内心是黄的,那么黄层皮的变化不大,可以当成一种皮;另一种是内心是白的,白色的空无,幻出外在的存在感,就是乌黄皮的世界。
乌黄白皮田黄,经典三色的存在,仅是在如此狭小的皮层内,只能惊叹造物者的神妙。这类皮的田黄极少,是让人心动的宝贝,如果遇上了,千万不要错过!
区别
寿山石中最能与乌鸦皮混淆的,就是一种叫作金狮峰的独石。
二种石头的分别,要从它们各自的身份谈起,田黄是田产石,金狮峰是山产石,先天身份的不同,造成它们之间有着一种无法逾越的鸿沟。由于二种先天环境的不同,金狮峰的皮通常是较粗,还含着白砂丁,与田黄的凝润是截然不同的风格。
牧牛图寿山金狮峰石薄意摆件
除此之外,就是质地上的差异了,金狮峰的内心多花杂,难以清纯如一,且粗糙的的质地,有时夹着粗纹,令手电光不能完全照透。而此类的情况若是发生在田黄身上,手电观之全身通透,萝卜丝于中若隐若现。
张训平作掘性金狮峰石摆
如上的“自然假”困扰着新手们,但也有一种“人工假”,同样令业界很受伤,那就是药水浸泡的假田。药水浸泡的田黄皮,看过去非常不自然,全石的皮层色泽浓烈均匀,与肉没有个过度。
皮与肉像是两个世界的东西。根据寿山当地经验丰富的石农讲,做假的田黄通常是高山类的,首先用药水把全石吃黄,再于皮相上用腐蚀类的工序。
价值市场上的乌鸦皮田黄存世量,要比其他田黄来得更少,是极其稀缺的石种。若偶遇此类的石种,艺人如获至宝,常收藏起来不舍得动一刀一笔。如难掩心中的冲动,需要对此进行创作,雕刻前的语言对话是必不可少的。
黑皮代表着不可磨灭的存在感,是内心往外变化的最深刻处,对应着外在的物相应也是最能抓人眼睛的。艺人在雕刻的过程中,把最好的几处皮层留下来,其他处的稀薄、不匀皮刮去,露出黄心为背景。其中,几处优质的黑色皮层,依其各自的形相,或是雕成松下老者,或是天空中的蛟龙,或是舟行夜泊……,不一而足。
这就是乌鸦皮田黄的世界,它触及内心最深处!
合作
交流:
扫码联系客服
客官!"在看"一下呗~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