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狸和乌鸦教案及试讲

系部:初等教育系

班级:15级语文教育4班

姓名:罗兴倪

座右铭:连战胜自己的勇气都没有,你怎么战胜困难。

狐狸和乌鸦试讲原文

狐狸在树林里找吃的,它来到一颗大树下,看见乌鸦正站在树枝上,嘴里叼着一片肉,狐狸馋得直流口水。

它眼珠一转,对乌鸦说:“亲爱的乌鸦,你好吗?”乌鸦没有回答。

狐狸赔着笑脸说:“亲爱的乌鸦,您的孩子好吗?”乌鸦看了狐狸一眼,还是没有回答。

狐狸又摇摇尾巴说:“亲爱的乌鸦,您的羽毛真漂亮,麻雀比起您来,可就差多了。您的嗓子真好,谁都爱听您唱歌,您就唱几句吧!”

乌鸦听了狐狸的话,非常得意就唱了起来。“哇......”它刚一开口,肉就掉了下来。狐狸叼起肉,一溜烟跑掉了。

试讲要求

1.十分钟试讲重点引导学生学习三次对话。

2.重点引导学生学习三次对话,懂得课文的寓意。

3.配上适当的板书。

教案

一、教学课题:《狐狸和乌鸦》

二、课时:第二课时。

三、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学习三次对话,懂得课文的寓意。

四、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狐狸和乌鸦的三次对话,理解课文人物特点和寓意。

五、教学过程:1.导语:同学们,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相信你们对狐狸和乌鸦的故事也有一定的了解,那么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狐狸是怎样骗到乌鸦嘴里的肉?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让学生通过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意。学生朗读时,我板书课文标题。)

2.读完课文,谁来跟老师说“狐狸和乌鸦有几次对话?”(让学生知道狐狸和乌鸦的对话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重要内容。)

3.这几次次对话我都请学生来读。(让学生一起融入到狐狸和乌鸦的对话中,更好的了解狐狸和乌鸦的形象和人物特点,以便后面更深的体会到课文的寓意。)

4.读完第一次对话,分析“狐狸眼珠一转”(指导学生,这表示狐狸在想主意,通过这一特点让学生明白狐狸的狡猾。)

5.读完第二次对话提问学生,狐狸为什么赔着笑脸?(指引学生,狐狸这么做是为了跟乌鸦套近乎,让学生知道生活中像狐狸这样的人很多,希望他们都有“火眼金睛”能够明辨是非。)

6.那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第三次对话,了解一下这是一只怎样的乌鸦?(以上两次对话都勾勒出狐狸的“狡猾”以及其丑恶嘴脸,下面就突出乌鸦的“笨拙”与“骄傲”让学生知道不要轻信花言巧语。)

7.为了更深的理解课文,我们请两位同学来扮演狐狸和乌鸦这两个角色,老师来读旁白。其间,我还强调孩子们注意其中人物的动作、神情的描写,语气的表达,注重感情色彩。(做到了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又能深刻的了解狐狸和乌鸦的特点与本篇课文的寓意。)

8.下面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学习了这则故事你懂得了什么

道理?(课文的寓意)

六、板书设计

狐狸--狡猾

乌鸦--愚笨

寓意--不轻信、不行骗

《狐狸和乌鸦》教学反思

我试讲的是第二课时,《狐狸和乌鸦》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一篇极其生动活泼的短文,通过狐狸三番五次的“花言巧语”,乌鸦的“没有回答”、“还没有回答”、到“非常得意”,勾勒出狐狸的“狡猾”以及其丑恶嘴脸和乌鸦“笨拙”与“骄傲”。对于已经学习这篇课文生字词的孩子们来说,学习这篇课文更是兴致高涨。在第一次朗读课文前,我让孩子们带着问题去朗读课文“这篇课文中狐狸和乌鸦总共有几次对话?”让他们在对话中更深刻地去了解狐狸和乌鸦的形象。在孩子们眼中,他们的认同都是一致的,他们说“狡猾的狐狸,笨蠢的乌鸦”,都认为乌鸦肯定会上狐狸的当。于是,我又给孩子们带着问题朗读课文,“狐狸是怎么骗到乌鸦嘴里的肉?”我抽点一个孩子来读第一次对话,她带着好奇朗读了课文,然后大家一起分析第一次对话,从中体会语言文字的精彩及其人物的个性特点。第二次对话也是如此,第三次对话让大家一起读看得出孩子们都朗读得非常认真。为了让孩子们更能融入到人物对话中,我让孩子们上讲台分角色读课文,我读旁白。其间,我还强调孩子们注意其中人物的动作、神情的描写,语气的表达,注重感情色彩。读的人忘情,听的人更是仔细。在表演中,学生会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感受得多,体会自然也深。通过在下面听的学生点评,我适当的补充,再加以复述,适当的板书,乌鸦“受骗”的过程一目了然。

最后,我让学生总结“乌鸦上当”的原因,也就是本篇课文的寓意。孩子们积极思考,踊跃发言。最后的结论是“乌鸦听好话,上了当”。继而过渡到“现实生活中不要轻信花言巧语。”孩子们真聪明,在耳濡目染中,在积极探索中,他们已有了一双“火眼金睛”,分辨人世间的丑恶了。课文虽简短,意义却深刻。

这篇课文中做得好的地方:

1.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朗读课文。

2.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不足的地方:

1.讲寓意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

2.读旁白的时候我应该脱稿,可是我没有做到。

3.教态不够自然,声音不够洪亮。

4.分析完一次对话之后可以问学生,有谁愿意再来读一次,这样既可以知道学生对课文是否真的掌握了解,又可以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还可以改进的地方:

1.可以用简笔画画出狐狸和乌鸦这两只小动物,引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2.可以让学生讲述自己喜欢的故事,以此来活跃课堂气氛,有利于学习狐狸和乌鸦这篇课文。

3.导入利用直观形象的图片,让学生明确本篇课文的主角。

4.课堂是“练兵场”,然而课外也不可忽视。我应该向学生介绍了其他一些童话小故事,我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即使一遍不懂,多读,总有“读透”的一天。告诉学生,“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会读,会说,会用,便是“读书”的精华所在。

广西许红星

图文来源

罗兴倪

图文编辑

罗兴倪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yae.com/rsgs/78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