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悖论,它往黄昏里飞,在越来越弱的光线里打转
那些山脊又一次面临时间埋没的假象
或者也可以这样:山鸡是埋没时间的假象
那么,被一只乌鸦居住过的身体是不是一只乌鸦的假象?
——余秀华《一样的余秀华,不一样的乌鸦》选段
不难发现,在这一首诗歌当中,充满着哲学意味,其中包含着哲学的思辨精神。在很多著名哲学家的眼中,哲学思辨本就是在日常的生活当中偶然而为之的一件事情,甚至是被追捧他们的“粉丝”奉为是智慧超群之象。
不过,余秀华倒是没能得到很多人的认可,人们甚至是为她贴上了“脑瘫”、“女人”、“农民”等带着许多偏见性色彩的标签。
确实,余秀华只是个农妇出身的乡下人,她没有高文凭,这也是众多的人在一开始之时就对她抱有偏见的主要原因之一。
余秀华出生于年,只是湖北省钟祥石排镇横店村一户普普通通的农户家的孩子,同大多数的农村孩子一样,祖辈只是种田的,文化程度都不高。
余秀华的文化程度是高中,这也就罢了,她本身在出生之时因为脑部缺氧,也使得她成为了“脑瘫”,在日常的生活当中,不仅行动不便,就连说话都是口齿不清的,实在是让人难以将她和“诗人”这个称呼相联系。
高中毕业之后,余秀华并没有继续自己的学业,一直待在这家中,因为自身的残疾,在日常的生活当中,她也难以帮助到家人,只能整日在家中闲着。后来,实在是觉得乏味了,余秀华便开始了自己的诗歌创作。
余秀华的诗歌最开始被发表是在年11月,一首《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在《诗刊》亮相,也让众多的人知道了余秀华的存在;此后,在年1月份,余秀华的诗歌集《月光落在手上》出版,更多的人开始将目光投放在这个少女的身上。后来,余秀华的诗歌作品《摇摇晃晃的人间》、《我们爱过又忘记》等也陆陆续续出版,受到了众多的读者追捧。
论说出名,余秀华真正意义上大火,则是凭借着她写的“小黄诗”。
在余秀华的作品当中,尤其是描写爱情的作品当中,大都透露着一种爱情的欲望。比如说她最开始成名大火的作品《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就相当之露骨,但凡是读过的人,极少有人不将这首诗歌和“小黄诗”相联系起来。
有人评论余秀华的诗歌为"性别诗学",在她的诗歌当中,我们确实是可以看到不少的带有恶俗性质的词汇,丝毫不见严肃性;但是,细细品她的诗歌便会发现,在她的诗歌当中,其实包含着很多的“神奇力量”。
余秀华的诗歌当中,包含着自己的人生体验,也将底层女性的很多生存之痛描绘得相当之入骨,她的诗歌当中,所彰显出来的是人的价值与尊严,更是纯粹的情感。
当然,一千个人的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余秀华的诗歌,有的人喜欢,有的人不喜欢,但是也是人之常情。只是,切莫因为自己的不喜欢而恶意诋毁。且不说好坏,各人各有自己的判断,理性就好。
不过,话说回来,虽说余秀华凭借着自己所写的诗歌大为出名,但是,另一位优秀的诗人梁小斌,却逐渐被人们所遗忘。梁小斌在诗坛的地位,可谓是大师级别的,曾经是可以和顾城、舒婷等人相提并论的现代诗派代表人。只是,梁小斌在患上脑梗塞后,连手术费用都难以筹集,实在是令人兴叹。
何谓真正优秀的诗人呢?或许,作品才是最佳的回答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