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名62岁的老人,去子女家帮忙“带孙子”后血压显著波动,心内科调整降压方案效果欠佳。某日患者收缩压骤升至近mmHg,由急诊收入院后,问题逐渐浮出水面……
本期《医辩到底》,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孙平教授为我们带来了这一颇具代表性的病例。与此同时,医院焦志安医院梅其一教授也围绕该病例的临床诊疗抛出了一系列问题,并分享了精彩的见解。
我的病例
患者女,62岁,眠差、血压不稳、情绪低落半年余。
患者平素性格敏感好强,追求完美。有原发性高血压病史,此前服用国产硝苯地平治疗,血压控制良好;无其他显著躯体疾病史。
?带孙子“带”出了血压波动
半年前,患者去儿子家协助照料刚出生的孙子,生活环境及节奏较前改变,出现晨间过早醒来而无法继续入睡;血压显著波动,收缩压最高为-mmHg,曾至心内科调整降压治疗效果欠佳。患者否认坐立不安、烦躁、出虚汗等,并表示血压控制不佳导致自己情绪低落及饮食差。
某日,患者整晚睡眠差,收缩压升高至近mmHg,由送至急诊。患者既往有“晕车”史,下车后出现呕吐,急诊为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收入院。入院后,患者躯体状况总体稳定,检查结果无显著阳性发现。心内科医生予“黛力新1片”治疗,1周后建议患者来我院门诊就诊。
医院就诊,患者最初较抗拒,但最终以“改善睡眠”为目的来诊。
?启用艾司西酞普兰,曙光初现
门诊精神检查中,患者意识清晰,定向力完整。思维略迟缓,对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