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中科 http://nb.ifeng.com/a/20180503/6548169_0.shtml
生活在农村的话,经常会听到这样一句俗语:“家有5声叫,不是好兆头”,你可知道老祖宗说的这“5声”,具体是指的哪5种声音呢?
如果家里遇到了这样的情况之后,又应该如何去化解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做更加深入的探究吧,看看到底是什么声音,会带来不好的兆头。
第一种声音:母鸡打鸣。是不是感觉很奇怪?母鸡不是负责下蛋的吗?为什么要和公鸡抢工作呢?
正所谓“事出蹊跷必有怪”,老母鸡不生蛋了,反而跑来提醒人们早起,这其中肯定是有一定原因的。
按照现在的科学眼光来看,这其实很好解释,就是因为某种原因导致母鸡体内的雄性激素分泌过多,这也就导致它跟着公鸡学做事了。
但在老祖宗生活的年代里,家中出现了这等怪事,那解决办法只有一个了:让这只母鸡为全家人改善一下伙食条件。
第二种声音:半夜狗狂吠。狗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农村养狗最主要的作用就是用来看家护院。只要有陌生人靠近,狗就能依靠其敏锐的听力和出众的嗅觉发觉,然后用“汪汪”的洪亮声音来告诉主人。
如果是在半夜出现狗一直狂吠不止的情况,多半是有小偷或者是其他比较凶险的东西靠近房屋了。这种情况下,是很令人焦虑的,也是一个很不好的兆头。
第三种声音:猫头鹰发出小孩子般的“笑声”。这个其实很好解释,因为老祖宗在千百年的生活中,已经总结出来了经验:“不怕夜猫子哭,就怕夜猫子笑”。
正常情况下,猫头鹰在夜里啼叫的声音应该是类似人类的哭声,如果变成了小孩子那种“咯咯咯”的笑声,则说明这只猫头鹰不正常了,或者是遇到了一些十分危险的东西。
人们认为,这样的声音不仅瘆人,还是很不吉利的预兆。对未知事物的恐惧,是每个人都有的心理。事出反常,就更令人担忧了,因此这也是很不好的提示。
第四种声音:公鸡打鸣时间错乱。和上面提到的母鸡打鸣不一样,公鸡打鸣是正常的,也是雄性动物应该具备的生物本能。
按照大自然的正常作息时间来计算,“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但太阳即将露出头之前,大公鸡就会“喔喔喔……”的打鸣。
但有的大公鸡偏偏就不按常理出牌,它在大半夜人们睡得正香的时候,就开始了自己的表演,这样的打鸣声不仅不能让人们早起,反而会影响睡眠,顿时心生厌恶之情。
这样胡乱打鸣,生物钟错乱,在老祖宗看来,这也是很不好的预兆。因为动物们会提前感知到一些细微的地下运动,比如地震之类的灾害。也可能是地球磁场的变化,导致了它们的生物钟紊乱。
不管怎么样,家里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之后,大公鸡的命运也就很凄惨了,也会变成一道菜,改善一下家人的伙食了。
第五种声音:乌鸦一直叫。乌鸦全身漆黑,再加上它们吃腐肉的习性,因此被赋予了邪恶和不吉利的寓意。在这一点上,正好与喜鹊相反。
如果说喜鹊是报喜鸟的话,那么乌鸦就是典型的报丧鸟,人们看到它就心生厌恶,更别说听到它们无休止的在屋子周围呱呱乱叫了。
但大群的乌鸦围着屋子盘旋乱叫时,也就预示着已经有什么事情发生了。就比如秃鹫在一个地方开始等候或盘旋时,不远处肯定会有一只动物命丧黄泉了。
换句话说,乌鸦可能已经嗅到了食物的味道,家中有病人的话,也就预示着快不行了。所以,这种鸟被认为是不吉利的象征。
结语对于俗语“家有5声叫,不是好兆头”中提到的五种声音,站在科学的角度来看,与家庭的吉凶是毫无关联的。只不过是老祖宗为它们打上了特定的标签,寄托了与之相关的情感进去之后,也就有了这样的习俗传承。
如今,假如你的身边已经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也不要慌张,以一颗平常心去看待即可。要想家里大吉大利,过上红红火火的好日子,没有捷径可言,只能凭借自己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的大脑去创造。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