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孝于物,教化于人,著名的寓孝吉祥物

北京哪家治疗白癜风好 https://m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_js/

《劝孝歌》中有“乌鸦尚反哺,恙羊犹跪足,人为万物灵,何反不如物?”其中提到的就是两个著名的寓孝动物——乌鸦与羔羊。

在中国,有一种鸟被称为“孝鸟”,那就是“乌”,也就是常见的“乌鸦”。在普通人的印象中,乌鸦是一种通体潦黑、面貌丑陋的小鸟,因为人们觉得它不吉利而遭到人类普遍厌恶,然而,正是这种遭人嫌恶登不了大雅之堂入不了水墨丹青的小鸟,却拥有一种真正的值得我们人类普遍称道的美德养老、爱老。《本草纲目禽部》载:“慈乌:此鸟初生,母哺六十日,长则反哺六十日。”晋朝成公绥《乌赋》亦有“雏既壮而能飞今,乃衔食而反哺。”这是说,乌鸦在母亲的哺育下长大后,当母亲年老体衰,不能觅食或者双目失明飞不动的时候,它的子女就四处去寻找可口的食物,衔回来嘴对嘴地喂到母亲的口中,回报母亲的养育之恩,并且从不感到厌烦,一直到老乌鸦临终,再也吃不下东西为止,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乌鸦反哺”的故事。从此,乌鸦也就被誉为“孝鸟”,乌鸦反哺的寓言故事也就用来劝告子女成年后,理当供养和照料含辛茹苦将自己拉扯大的双亲,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子女对父母除了要有孝敬反哺之心,还要对父母的养育满怀感恩之心。中国文化有一个著名的典故一“羊羔跪乳”。这则古训语出《增广贤文》,原文是“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意在用羔羊对“父母”的感恩、孝敬为例,来催生人类的孝心。

在动物界,这种“反哺”、“感恩”反应往往是本性使然,而没有人世间严格的道德要求。动物界中不仅有“孝鸟”,也有像“鹗”一样的,虽然长相美丽,却在小时候任其母鸟哺育,长大后“啄食其母”的“不孝鸟”。其实孝与不孝,对动物来说,都是本能。先辈们却乐于拿着动物们的孝道不单是为了编童话,而是为了做教材,教导我们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行孝事亲的传统美德。

在儒家的仁孝观念中,孝道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很多劝善书中,也将孝视为人畜之间的区别,如果不孝,就与禽兽无异。但是俗话又说“虎毒不食子”,从古至今,人们列举编撰出许多动物反哺、施行孝道的例子,通过拟人化的寓言故事,令这些施行孝道的动物成为著名的寓孝物,成为人间孝道的楷模,用动物的“孝行”来对世人进行规劝或反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yae.com/rsdl/113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