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君子不谈乐

古人云、加之吾云:无德无才庸人也,有才无德乃小人,有德无才善人者,才大于德枭雄也,德大于才君子乎,德才兼备圣人也。

君子以吾所认知:有其能而善行,顾才俊之君也。

孔子问乐苌弘,

不为君子不谈乐,其意是不要和那些庸俗或邪恶之人讨论“乐”。这里我所所说乐,从传统文化的礼乐中理解,就是高深的“乐”,俚间小调可以调节人之情绪,乐可净化灵魂。古有孔子问乐苌弘,夫子学琴《文王操》(此处是前秦孔子典故,若是看不懂掠过,要是想理解搜查一下,很有知道的必要,我就不做解释了)

乐是人类各个学科中最高深的,无论从理性技术上,还是感性认识的艺术上。中国传统文化的五音还是现代的七音节,上下半音,组合出无穷无尽的乐曲,乐曲是唯一让人,让任何高人不能彻底真正理解并解释清楚,只得用“只可感受不可言传”来定位她。这里我强调一句,并不是从事音乐专业的人士,就都是什么高人,“瞽”在我们的古代先秦是个专用名词,是说唱艺术人士的代称,古时候从事什么工作比较人性化,盲人视力不好但听力较佳,又不能从事别的复杂工作,做说唱行业有稳下心的先天条件,所以从事说唱艺术最为合适,还有那些腿疾着行动不便,一般就从事看大门的工作。就如现在的很多什么方面的乐器演奏家,和“瞽”其实是差不多的,所以不要混乱了概念,觉得音乐是最高深的,就把从事有关音乐的人士都看做高人,这样的话就概念混乱了。就如同把教师们都看成文化人,把官员们都视为了君子。

瞎子阿炳,其古人称之为师瞽

“世事明洞皆学问,人情练达皆文章”,这是《红楼梦》中的一句话,虽然此话体现在玩世上,但她不乏是人类社会关系的真实形象的体现。洞明世事便是一个有真才实学的文化人,这里可不指你有多少学历,有多高的地位和财富,洞明世事是指的人生的大道,而不是那些零敲八碎的人间琐事。和平时期能保全一生平和安祥,战乱时能立于不败之地还能安身立命,这才算是洞明世事。总之来说是些精神大于物质之人也就是些智慧超群之人。“人情练达皆文章”这句话我借用能一句话就能诠释、“整天探讨和算计他人的人是一个不幸福的人”。好了我说了这么多就可以讲明“看起来从事高深学问的人,未必是一个高人”。

写这些“只可会意不可言传”的文章对于我来说很是吃力,我想也不会有人觉得轻松的。写起来轻松的认也一定不肖写这样的文章,可能都是高人,是些得道的世外高人。写这篇文章只是为了自己挑战一下高难度的问题,来玩玩心跳吧。

下面我就正式讨论“乐”,如有谬言各君一笑而过,只当读文娱乐散心为宜。

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之首嵇康曾经做过《声无哀乐论》一文,我仔细阅读过,核心的意思是声音来自自然,本无哀乐之分,之所以有了哀乐是人类引导暗示所致,从物质结构来看是这么回事,但是我们是人,人之所以是人,就是因为人类有十分复杂的社会关系和更加丰富的情感在里面,也就是人不仅仅只活在物质里也活在精神世界中,即便是其他动物也不只是吃喝拉撒睡,也有娱乐在其中,只是人类的这些行为更加的复杂和完善些。原本我想写写嵇康的行为状况和精神剖析一文,但有“贬人褒己之嫌”也就作罢了。

竹林七贤之首嵇康,醉酒称玉山愈倾

婴幼儿在母亲的轻柔小曲中会很快安静或入睡。乌鸦长得不好看,但它那难听的叫声更加让人厌恶。人们都喜欢看到佳人的笑容和她那轻盈的笑声,一个成天愁眉苦脸的让人看了感觉必定不好,若是再加上几声哭嚎更是让人掉情绪了,这里我插一句,最近网络上有个出镜是常拉了个臭脸女翻译,被网络上的脑残的人们吹嘘成了“冷美人”,我感到很可笑,但我很理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这样好!否则谁干活啊谁当奴才啊。

声音来自自然,有了和谐的节奏就成了音乐,再加一个高低的婉转的音调,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天籁”了。人们对音乐的感受能使人情绪改变这是客观存在的。人类的认知发展也不会越过先发声后涂抹乱画这个过程。

身处山地沟壑的人们,因为深沟险壑的隔离,人们相互之间交流就会提高嗓音,男女之间表达爱意,对歌是最佳的婉转的表达方式,能让双方忘掉羞怯大胆地夸张真情来表露,成功率可达到百分百,一首高亢婉转激情表露的《信天游》一唱,直接就是要了俺的亲命!泪蛋蛋立刻就掉到酒杯杯里了。将士们沙场搏命,吹起号角擂起战鼓,那震撼心肺的响声顿时清空了脑子里的任何杂念,剩下的只是最原始的勇猛和无畏,杀!一切智慧和谋略这时都成了无用无效可怜的多余。一阵《欢乐颂》响起,大领导出现了,人们欢呼雀跃仰望着,不少人脸上还带着流出的激动的泪花。《探清水河》小曲一唱,男女之间虚情假意一时变成了海誓山盟,“做人做事要有良心啊,何况男女之事乎”。《葬礼进行曲》在葬礼时响起,参加葬礼的人们都忘记了与死者的恩怨,心里想着的只有“他”的好。这就是“乐”的魅力,足以使人情绪改变,足以净化人们的心灵。

有德之人葬礼上享用“百鸟朝凤”

我下面说说近代音乐和时事的关系。十九世纪中叶的中国是世界最富裕的国家,物极必反,世事弄人紧接着的“鸦片战争”撬动了大清王朝的厄运开始。那时是“徽班进京”把中国的戏剧推向高峰的时代,京剧的完美就如同清朝封建王朝一样,无懈可击,真是不多不少,不长不短,不大不小,完美至完美。男扮女相之阴美胜过二八佳人,柔美撩人的唱腔使人遐想无限,全国各大核心政治经济城市大小剧院门庭若市,一片歌舞升平的景象,更所谓,乐前人无掩饰,无论贵贱与不肖。一个变态的美和异化的心态充斥着精英集团以及广大的百姓,物极必反,事极必悖是在所难免的,“乐”的显现清朝将亡,所谓“四维不张国之必亡”,礼,义,廉,耻,人不知耻无药可救,亡之必然。这里不能不说一下,终结清朝政府的袁世凯喜欢音乐,他特别喜欢听曲子《春江花月夜》《梅花三弄》,从这方面看此人格调不低,此人绝不是常主也,懂得历史的人十分清楚他的贡献和后来事情变化的原因,这里就不多说了,历史需要他是个坏蛋,否则那些“好人”就成了坏人了。

第一次国共合作打倒北伐军阀,这时期家喻户晓的音乐歌曲是《打倒军阀》,好像是利用一首外国的曲子填的词,全国人民向往着社会的进步,向往着平等权利和自由。一九二七年北伐基本成功,国民党右派在国内资产阶级江浙财阀和帝国主义资本集团共济会的收买下,背叛了革命,大量屠杀国民党左派和共产党员,国民政府这时也得到了日本的绝密文件《田中奏折》,明知日本帝国主义的狼子野心,确还是继续着完美的变态的各种戏剧歌舞升平中。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占领了东北三省,全国人民一片抗日之心,这时全国的主流歌曲是《松花江上》,悲哀沉重的词曲,无不表现出哀嚎之音。一九二六年第二次国共合作,这时的主流歌曲是《黄河》《义勇军进行曲》《大刀枪鬼子们的头上砍去》。这里我特别说一下《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这首歌曲,当时在老百姓中演唱这首歌时,很多老百姓都在等着最后一个词,曲终,众多百姓一起大喊到“杀”!这些目不识丁的普通老百姓不能不说是被这首歌曲激起了情绪,那就是家国仇恨,调动了本质的勇气同时净化了灵魂。德国装甲师军歌《弥撒》,我不懂德语也听不懂里面的意思,但这首曲子一奏响,无人不感到热血沸腾,装甲师团那种所向披靡压倒一切的气势立刻便呈现在人们的眼前。

社会主义国家都唱的《国际歌》,这首曲子凝重大气,仿佛要把人逼上绝路而发出的声音,绝对的有十分大的煽动性还是激发性,我在网上视屏上看到过广西有千百人在河的两岸共同演唱山歌的视屏,我写了一个评论就两个字“过瘾”。是想一下若是在一个官僚横行霸道,土豪劣绅作威作福,资本家集团贪婪无度的国家里,在一个宽阔的地方有千百万人一起唱起《国际歌》,(我把《国际歌》的歌词一共六段,粘贴了两段大家重温一下,)这是什么气魄,足以让“最邪恶的人变成怂包软蛋”,胆子稍微小点的剥削者能吓出病来并不久于人世。

第一段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

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 

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 

要为真理而斗争! 

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 

奴隶们起来,起来! 

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

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

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第二段: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

也不靠神仙皇帝! 

要创造人类的幸福,   

全靠我们自己!   

我们要夺回劳动果实,

让思想冲破牢笼!

快把那炉火烧得通红,

趁热打铁才会成功!   

这是最后的斗争,

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这是最后的斗争,

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这就是音乐的巨大能量,他的强大足以见神杀神见鬼灭鬼。

音乐一样能使人消沉,能使一个时代灭亡,当然灭亡一个旧事物就预示着一个新的事物的诞生。新陈代谢本来就是自然法则,不以人愿左右的。

众人一起对山歌,简直是过瘾

不为君子不谈乐,这句话怎么解释,如果能贯穿我的文章细细品味也就其意自明了,在这里我还是直接道明为好。乐无论是人类天生的感知力,还是后期的学习领会,还是暗示,还是明确的主题引导,都有事实,分不同的人,不同的经历,只要不是耳聋者,都会有其不同的感受,即便是对牛弹琴,牛的感受也不是人可知的。这里的君子我认为是志同道合之人,《高山流水》知音难觅,知音已去亡音毁琴,当然也不至于,这必定是夸张的说法。这时钟子期可以弹弹王小二放牛吗?听众必然众多。

佛陀修行小成佛教,大彻大悟,改修大成佛教,修者顿时趋之若鹜,挤破门框。

神仙听曲子不用暗示自明其意,圣人听乐想啥是啥。高人听乐给点暗示,不错不错,有此感觉。常人听乐,填词意明,说的是这么回事嗷。庸人听乐,都如天籁,风穴之声也。

战鼓一擂脑子空白,勇往直前,杀,

以我的学识写此文章实为吃力,究其一生未必参透,只得从宏观来把玩。终归来说现实和历史都被乐所把玩着,有时真不知是人类把玩乐还是乐在弄化人。那些近现代的大音乐家们做的曲子为了排除暗示的嫌疑,故意把曲子的名字叫成“啥大调多少多少号的”,美其名曰解脱人的精神禁锢,放飞人们的思想空间,何不知,与其同类之人又有几何,说到这里又到了极端,成了悖论,好了,就写这么多,不谈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yae.com/rsdl/109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