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世界晚期,波兰的一代雄主齐格蒙特二世去世,因其无子嗣,故形成了巨大的政治真空。波兰从等级君主制变为贵族民主制,从雅盖隆家族世袭罔替变更为选举君主制。
紧接着,法国人亨利三世被选为波兰国王,此公的上台,留下了一部对后续中欧区域政治影响深刻的《亨利特权》,其中节选如下:
国王必须由施拉赤塔通过议会选举选出,他的子女无权继承王位。国王必须每两年至少召开一次瑟姆议会,为期六周;国王无权在未经参议院批准的情况下结婚;
国王无权在未经瑟姆议会批准的情况下开启新的税收和关税政策;
国王无权在未经瑟姆议会批准的情况下征召军队,不允许平时将军队派出国界。国王无权在未经瑟姆议会批准的情况下宣布开战与议和;
有16名参议员作为国王的顾问和监督人辅政,以确保国王不会做出违背联邦共和国法律的事情,所有的王室法令必须由财政大臣和辅政人员审阅后盖印方可生效,16名参议院每两年在瑟姆议会重新选举一次;
看到这些条款想到了什么?没错!现代公司管理制度里面,董事会对总经理的制约!股东方对职业经理人的制约!
这种条款,换做是现在的一些现代企业,职业经理人被这样制约,大事小事都汇报,人权财权都没有,早就造反了!几个股东还要说三道四,还要教我做人!?你们几个金主,做好自己的财务投资人角色就行了!(没错,请自行脑补某些反抗“门口的野蛮人”的企业)
身为一国之君,没法进行皇权传递、没有财权、没有兵权甚至连tm找另一半都要被你们这帮贵族限制,爷也不干了。
史书上这样记载:23岁的王子在圣斯坦尼斯劳斯大教堂加冕为国王,但他拒绝与前任国王齐格蒙特二世的妹妹安娜·雅盖隆结婚,他认为这个五十多岁的女人"很丑"。
亨利三世:“阿姨,我tm还想努努力”。
贵族老爷:“不行,你必须要躺平,在阿姨面前,不准努力”
亨利三世躺平了,他一开始试图越过议会直接颁布政令,两院议会对他的行为非常不满,他们警告亨利最好遵守这里的规矩,不然你可能会被废掉。亨利后来干脆就放弃亲政,将许多事务托付给别人去做,他甚至通过装病来逃避工作。
年6月,亨利的兄弟查理九世早逝,他马上着手越过两院议会,准备回到法国继承王位。6月18日晚他穿上便衣与几位亲信随从连夜骑马逃离波兰......亨利率队一路狂奔至波兰边界,但他还是被边界的一位波兰守将看到了,他追赶到亨利后面,两人中间隔着一条小河。后者马上脱掉衣服跳进河里向亨利游去,一边游一边大喊:“陛下,您为什么要逃跑?”
贵族寡头开始膨胀,通过对王权的压制,大贵族们终于实现了自己的“乌克兰小国王”梦。在广阔乌克兰土地上,自己终于可以为所欲为了。
同时,哥萨克内部也开始分化,始终会形成一帮有钱、有特权的精英阶层。之前说过的“册编哥萨克”由于波兰王权衰落、大贵族崛起,也逐步变成了讨薪的农民工。
贵族心声:
要钱?对不起,找国王要去,该给我们贵族的一分都不能少?
之前承诺的免税赋特权?还是对不起,老国王已经挂了,新国王要么已经跑路了,要么正在被我们弄得跑路。
你在江南皮革厂打工,拿不到钱能怪谁呢?
哦对了,别做哥萨克了,我给你们准备了一个新的身份——农奴,你们觉得如何?
还信东正教?对不起,天主教才是王道,必须改!
年到年,波立联邦总共11位国王中有7名外国人,而这些外国人,无一不是大贵族们的橡皮图章,时局混乱可见一般。
怎么样,像不像明朝末年?像不像明朝末年的江南大地主阶级?一边是“选举国王”,一边是“控制内阁”;一边是“压榨哥萨克”,一边是逼迫皇帝征税“再累吾民一年”;一边是哥萨克的翔隼饿得飞不起来,一边是明朝大地饿殍千里。很快,明朝的一位下岗公务员找到了一项更好的事业——当闯王。
掀桌子了!不干了,哥萨克中间也出了“红星乌鸦哥”。
年的克里什托夫·科辛斯基揭竿而起,哥萨克起义军就号召“全乌克兰的人们听命于哥萨克军”,这被视为乌克兰民族试图被整合的第一次尝试。
年春天,一场在规模上堪比清朝太平天国运动的起义爆发了。被称为“赫梅利尼茨基起义”的哥萨克起义终于爆发(南俄大草原的李自成终于出来了),这是16世纪末以来乌克兰地区的第七次大规模哥萨克暴动,波兰立陶宛王国镇压了前六次,但这一次叛乱的规模已经大到无法镇压了。
说句题外话,赫梅利尼茨基本是一名册编哥萨克,妥妥的政府公职人员,而且级别还不低的那种。就当他准备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时候,不幸得罪了一个名叫恰普林斯基的波兰小贵族,此人虽然地位不高,但来头不小。在一次赫梅利尼茨基外出的时候,袭击了赫梅利尼茨基的村庄,打死了赫梅利尼茨基的小儿子,并抢走了赫梅利尼茨基的年轻妻子。
这真是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妥妥的中年危机,波兰王国的守法好公民、基层公务员杰出代表赫梅利尼茨基立刻选择报案,但是大有来头的恰普林斯基打通了关节,反咬一口让赫梅利尼茨基被关进监狱,眼看着就要被屈打成招,却幸运地发现监狱长是赫梅利尼茨基儿子的教父,这才被偷偷放走,捡回生路。
从战争过程来看,赫梅利尼茨基起义波澜壮阔,值得大书特书。不过后果嘛,波兰、哥萨克的军事实力都大为折损。波兰王军精锐尽失,哥萨克这边,12个团队折损过半。在这场“放血战争”中,双方都无力再战,局面陷入僵局。
不过,这都不重要了——因为,沙皇阿列克谢一世准备登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