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沪杭流学记二钱学森图书馆里流

你好,

这里是“博扬美学部落”每日更新的第81篇

在上海交大徐汇校区的东北角,坐落着为纪念我国杰出科学家、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钱学森而建造的国内首座国家级科学家纪念馆————钱学森图书馆,同时也是一座建在高校的国家级专业博物馆。

图书馆于年12月11日钱学森诞辰周年之际建成对外开放。图书馆总用地面积平方米,总建筑面积平方米,地下一层,地上三层,陈展面积约余平方米。

先来看看钱学森图书馆整体建筑规划设计。图书馆设计者是以中国工程院院士、世博会中国馆设计者何镜堂教授领衔的设计团队。

图书馆整体为方鼎式的赭红色建筑,外墙上刻有钱学森头像浮雕。设计人员采用先进技术,完全依靠砖面材料不同的纹理密度来表现这一浮雕,成功地用“意象”方式切合了纪念主题。

图书馆建筑外形采用了“大地情怀、石破天惊”的设计理念。一方面,以“方正的石头”寓意钱老心系祖国大地的赤子情怀;另一方面,以“裂开的石头”之中迸发出东二甲导弹的建筑空间场景,寓意钱老“两弹一星”“石破天惊”的伟大事业。设计方案以代表方正平直的方形建筑体量、下小上大简洁有力的形象出现,是钱老在其中贡献一生的戈壁中风蚀岩意象的抽象表达。

馆内基本展览分为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科学技术前沿的开拓者、人民科学家风范和战略科学家的成功之道四个部分,是迄今为止国内外钱学森文献实物最完整、最系统、最全面的收藏保管中心,也是钱学森科学成就、治学精神、高尚品德和爱国情怀的宣传展示中心,以及钱学森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研究交流中心。

进门处的设计很新颖,一面火红的几何图形的造型,仿佛燃烧的火炬,也象征着升腾而起的蘑菇云冲击着每一位观众的视线,后面还有数学公式的演算和钱学森大大的签名。

入口映入眼帘的即是钱学森的头像雕塑和一枚导弹。据说这枚高20.2米、重4.2吨的改进型中近程导弹,由第二炮兵装备部捐赠,被誉为钱学森图书馆的“镇馆之宝”。

展厅设计多几何图形。

钱学森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同年6月考取清华大学第二届庚款留学生,年9月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年获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硕士学位,后转入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成为世界著名的大科学家冯·卡门的学生,先后获航空工程硕士学位和航空、数学博士学位。

交大年机械工程学院本科毕业生(前排右二为钱学森)。

这是年,钱学森历经千难险阻,携带妻子蒋英和一双幼小的儿女,终于登上了“克利夫兰总统号”轮船,踏上了返回祖国的旅途。那个时代的学者心中是真正有一颗拳拳的爱国心。

与他巨大成就强烈反差的,是他至简至朴的平凡生活和至高至纯的精神境界。图书馆还还原了钱老的书房和客厅。书房是一间不到十平米的小屋,靠墙摆放着插满书籍和资料的书架,除了一张办公桌和一把椅子,客厅摆放着朴素大方的沙发和茶几。

钱老毕生的藏书

 钱学森不仅拥有一个广阔无垠的科学世界,而且拥有一个绚丽多彩的艺术世界,还拥有一个曲径通幽的哲学世界。钱学森毕其一生的精力,在科学世界里纵横驰骋,在艺术世界里尽情遨游,在哲学世界里苦苦冥思。并将科学世界、艺术世界和哲学世界合而为一,实现了这三个世界的完美结合。

钱学森的科学世界

  钱学森从小就怀有“科学报国”的远大理想,立志在科学王国里摘取“绝顶上的灵芝”和“冰山上的雪莲”。为此,他奋斗终生、殚精竭虑。在长达70多年丰富多彩的科学生涯中,钱学森建立了许多科学丰碑。除了在我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方面所做出的纵所周知的开创性贡献,钱学森在应用力学、物理力学、工程控制论、系统科学和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等方面同样做出了许多开创性的独特贡献。作为享誉世界的杰出科学家,钱学森的科学世界广袤无垠、博大精深,既包含了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的方方面面,也深入到客观世界的“五观”层次。

  钱学森的科学世界是一个涵盖了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的科学世界。现代科学技术体系是钱老从系统思想出发,根据目前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和人类认识客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的现有成果,对人类知识宝库按照不同学科领域进行科学划分的创造性认识。这一体系从横向上看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数学科学、系统科学、人体科学、思维科学、军事科学、行为科学、地理科学、建筑科学、文艺理论等十一个科学技术部门。从纵向上看有三个层次:最高层次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就是辩证唯物主义;最下面的层次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十一个大部门;中间通过十一架“桥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十一大科学技术部门连在一起。其中每一个科学技术部门又按照是直接改造客观世界还是比较间接地联系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原则划分为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工程技术三个层次(文艺理论的层次略有不同)。与十一大科学技术部门相对应,过渡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桥梁”是:自然辩证法、唯物史观、数学哲学、系统论、人天观、认识论、军事哲学、人学、地理哲学、建筑哲学、美学等。钱学森的科学世界不仅涉及横向上的十一个科学大部门,也涉及暂时还不能进入钱学森这个科学体系的大量经验性知识,以及所有这些科学知识最后提炼上升到哲学层次的理论。此外,钱学森的科学世界还深入到纵向上的各个层次结构,从各层次结构上对相关问题展开系统论述。

图一:钱学森绘制的关于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的图表

  钱学森的科学世界是一个深入到世界“五观”结构层次的科学世界。现代人类对客观世界结构层次的认识已经深入到渺观、微观、宏观、宇观和胀观五个层次,钱学森将这五个层次的客观世界统称为“五观世界”。它是人类对客观世界层次的认识,也就是关于客观世界本质、客观世界本原的认识。从渺观到胀观这“五观”分别有各自所代表的认识世界结构层次的物理尺度(分别是10-36米、10-17米、米、1米和米),并且有各自适应的客观世界范围(分别是“希格斯场”、基本粒子、山川物体、银河星系、宇宙)和相应的指导理论(分别是超弦理论、量子力学、牛顿力学、广义相对论)。随着人类认识世界的进一步深入,这五个层次也将被拓展为更多的层次。钱学森深入到这世界结构的“五观”层次,在渺观、微观、宏观、宇观和胀观的科学世界里不断思考、上下求索,探寻客观世界的本质。

图二:钱学森绘制的关于客观世界层次的图表

 

钱老的集大成出智慧体系

钱学森的艺术世界

  从小时候父亲送他去学习绘画和音乐,到大学期间参加学校铜管乐队;从西子湖畔作画到波士顿歌剧院赏乐,从写作《音乐和音乐的内容》到对艺术的切身感悟,从与歌唱家蒋英喜结良缘到科学和艺术相结合,钱学森用精彩的人生历程为我们绘就了一个晶莹剔透、灵动飘逸而又幽深高远的艺术世界。

  钱学森的艺术世界内蕴着对艺术的深切感悟,既自成一体,又与科学世界相得益彰,充分体现了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特征。科学和艺术有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共同丰富着钱学森的艺术世界。年,钱老荣获“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一级英雄模范奖章。在授奖仪式上,钱老说,“蒋英(钱老夫人,笔者注)是女高音歌唱家,而且是专门唱最深刻的德国古典艺术歌曲。正是她给我介绍了这些音乐艺术,这些艺术里所包含的诗情画意和对于人生的深刻理解,使得我丰富了对世界的认识,学会了艺术的广阔思维方法。或者说,正因为我受到这些艺术方面的熏陶,所以我才能够避免死心眼,避免机械唯物论,想问题能够更宽一点、活一点,所以在这一点上我也要感谢我的爱人蒋英同志。”年7月10日,钱学森在中央音乐学院庆祝蒋英教授执教40周年大会上也表示,“蒋英对我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和启示,这实际上是文艺对科学思维的启迪和开拓!在我对这一件工作遇到困难而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往往是蒋英的歌声使我豁然开朗。”年7月29日,医院看望钱学森时,钱老再次表达了科学和艺术相结合的深刻体会。“小时候,我父亲就是这样对我进行教育和培养的,他让我学理科,同时又送我去学绘画和音乐。就是把科学和文化艺术结合起来。我觉得艺术上的修养对我后来的科学工作很重要,它开拓科学创新思维。”钱老在谈到自然科学问题时,时常联系到文学艺术问题,从艺术家大跨度的形象思维得到借鉴。比如“我觉得科学和艺术是相通的,搞科学的人同样需要有灵感,而我的灵感,许多就是从艺术中悟来的。”

  钱学森的艺术世界以其特有的思维方式影响和作用着科学世界。钱学森根据思维方式的不同特点,将人的思维分为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同时,他又借鉴哲学家熊十力教授把人类智慧分为“性智”“量智”的观点,认为数学科学、自然科学、系统科学、军事科学等10大科学技术部门的知识是性智、量智的结合,但主要表现为“量智”;而文艺创作、文艺理论、美学以及各种文艺实践活动,也是两者的结合,但主要表现为“性智”。“量智”是侧重对事物从微观到宏观、从局部到整体、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去探索其本质和规律的学问;“性智”是侧重对事物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的、形象的感受上,从事物的“质”上入手去探索其本质和规律的学问。“量智”、“性智”是相通的。从思维方式来看,“量智”主要是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结合,但侧重于逻辑思维方式,大多用于科学研究与实验;“性智”固然也是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但侧重于形象思维方式,大多用于艺术创造与艺术活动;二者都离不开灵感思维的作用。对此,钱学森有过精辟的分析:“从思维科学角度看,科学工作总是从一个猜想开始的,然后才是科学论证;换言之,科学工作是源于形象思维,终于逻辑思维。形象思维是源于艺术,所以科学工作是先艺术,后才是科学。相反,艺术工作必须对事物有个科学的认识,然后才是艺术创作。在过去,人们总是只看到后一半,所以把科学和艺术分了家,而其实是分不了家的;科学需要艺术,艺术也需要科学。”而它们也离不开灵感思维的启发。“灵感思维是人们在生活中真有的,我自己就有过多次,解决了研究中遇到的难题。这都是半梦半醒时发生的。现在我想:这是在正常清醒情况下,头脑中框框太多,阻碍大跨度的思维,所以要在半梦半醒中突破障碍,见到事例。”

这是钱老曾经使用过的乐器。以前的学者都不是所谓的“书呆子”,他们尊崇的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

这大三角钢琴,是年钱学森赠与蒋英的结婚礼物,是他们完美婚姻的直观见证。

 钱学森的哲学世界

他说:客观世界的变化运动永远没有完结,人们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也就永远没有完结。人以前只认识到原子,以为这就到头了。但后来才知道这也是唯象科学,还要深入下去,找原子的结构,到了基本粒子。可是现在物理学又要追问基本粒子的结构。一层一层地深入下去,每上一层次的科学就是更深一层次的唯象科学。我们的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方法是建筑在《实践论》基础上的,现在要说,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方法的工作过程是以《矛盾论》为指导思想的。”

  集大成,得智慧。钱学森集科学、艺术、哲学之“大成”于一身,并将三者融会贯通,用科学之精神、艺术之性情和哲学之思辨描绘了他特色显著、内涵丰富、多姿多彩的人生世界。科学世界、艺术世界和哲学世界的相互融合和共同作用,也是钱学森成为世界著名科学大师的奥秘。

从技术到艺术,从科学到哲学,钱学森先生用一生的时间告诉了我们艺术究竟有什么用。且听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周海宏教授发自内心的真诚呼吁。

.08.17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皮肤病医院
中科医院曝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engpiguiz.com/rszz/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