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上海的这条马路学完半部中国近代史

专治白癜风的中医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愚园路东起静安寺,西至中山公园,跨静安、长宁两区,全长米。然而就是这条不到三公里的上海马路上,

走出过无数影响中国近代史的人物。

“一条愚园路,半部近代史。”这些响当当的名字,叫人惊叹:论红色革命、民主人士,这里走出过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瞿秋白;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恽代英也曾在愚园路的布尔什维克编辑部工作;抗日名将、淞沪抗战主要领导者

蒋光鼐的故居也坐落在愚园路。

论文人学者、艺术大家,这里是著名翻译家傅雷、享誉世界的钢琴家傅聪父子的故居;著名文学家、教育家施蛰存住得也同傅雷不远,两家人常来回走动;上世纪40年代上海滩最红的女作家张爱玲,也曾避居此处。还有“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吴自良、“现代主义建筑大师”贝聿铭……他们都曾经在此驻足。如今的愚园路,显得有些老旧,也并不宽阔,反而成了“网红店”的集聚地。每到周末,穿着前卫的小姐姐们在这里拍拍拍;不远处是弄堂里的老居民骑着自行车穿堂而过。历史无声,但传统与现代在这里交融,氤氲出独属于愚园路的烟火气。这是一支讲述愚园路故事的MV,歌曲由著名先锋艺术家、美国普利策音乐奖获得者杜韵以及沪语词人郑耀华创作和演唱。它出自三集纪录片《愚园路》。《愚园路》摄制组用了一年的时间调研和拍摄,采访了上百位愚园路居民和历史文化学者,用简单、通晓的结构,鲜为人知的故事,呈现出了一部多层文化交叠、海纳百川的上海文化纪录片。上集《洄流》:愚园路上的建筑形态丰富,造型各异。建筑空间变化呈现了民国以来一个城市的发展史,同时,它也留下了空间的故事。长宁区少年宫和百乐门,这两个美丽的历史建筑,承载了诸多的历史传奇。中集《时刻》:愚园路上的居民任永俭和愚园路一样,今年也是岁。她的相册保存了她童年以来所有的记忆。而这条路上的其他普通居民:林青,还有侯文斌、席素平——他们生活中的快乐和悲哀,那些看似寻常却意义非凡的时刻,都和愚园路纠缠在一起。下集《呼吸》:在城市发展越来越快速的年代,人们似乎越来越难以把握它。这天晚上,四位不同身份的愚园路文化爱好者,围炉在书店一角,闲聊着他们和愚园路的故事。简单和质朴的情感交流,似乎更容易令人感受到城市的脉搏。纪实人文频道7月21-23日19:00随着纪录片《愚园路》的镜头,且让我们重走愚园路。来源

纪实人文----THEEND----▼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yae.com/rszz/42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