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家族,ldquo千年名门望族,

钱学森家族

“千年名门望族,两浙第一世家”

01

人才辈出的钱氏家族

说起钱氏家族,首先,我们要从“三钱”说起。

“三钱”这个名号是周恩来总理开始叫起的。

在建国初期,“三钱”指“中国航天之父”和“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中国近代力学之父”钱伟长、“中国原子弹之父”钱三强。“三钱”为我国的科技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而这三位姓钱的科学家,同是出自于吴越钱氏家族,同为吴越王钱镠(liú)的后代。吴越钱氏家族主要分支有三个,为杭州钱氏,无锡钱氏和湖州钱氏。钱学森,杭州钱氏后人,吴越王钱镠的第33世孙。钱伟长,无锡钱氏后人,他和学贯中西的钱钟书是堂兄弟,国学大师钱穆的侄子。钱三强,出自湖州钱氏,是新文化运动主要人物钱玄同的儿子。钱氏家族至今已出“一诺奖、二外交家、三科学家、四国学大师、五全国政协副主席、十八两院院士”。钱氏子孙:钱穆(-),江苏无锡人,国学大师,中国学术界的“一代宗师”。钱基博(-),江苏无锡人,钱钟书父亲。古文学家、文史专家、教育家。钱钟书(-),江苏无锡人,中国现代作家、文学研究家,夫人为杨绛。钱玄同(-),浙江吴兴(现浙江湖州市)人。中国现代思想家、文学家、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钱三强父亲。钱永健(-),浙江临安籍,出生于美国纽约,是钱学森的堂侄。美国生物化学家,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之一,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钱其琛(-),祖籍上海嘉定,出生于天津市,曾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钱正英(-),浙江嘉兴籍,出生于上海,中国工程院院士。历任水利部、水利电力部部长。钱钟韩(钱钟书堂弟)、钱临照、钱令希、钱逸泰以及江阴钱保功,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易(钱穆长女)、钱鸣高,中科院学部委员钱俊瑞等等。在世界50多个国家中,有多个人都是科学院的院士,在科学界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他们都是五代时期吴越国国王钱鏐的后代。钱鏐祖孙三代、5位国君,以其卓越治理,使吴越国富甲江南。

02

钱氏家族的历史起源

追溯回一千多年前,在唐宋之间,有过一个五代十国的奇局,历时56年。当时最苦最乱的,是五代更迭的中原地区。而在南方,浙江一带的吴越国、福建一带的闽国则是一番太平景象。吴越国的国君叫钱鏐,生于唐末的宣宗六年(公元年),出身平民。在他的治理下,吴越国成为遍地烽烟中的一个世外桃源。大文豪苏东坡由衷赞叹吴越国盛景:“其民至于老死,不识兵革,四时嬉游,歌鼓之声相闻,至今不废”。“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也由此奠定基础,声誉鹊起。兴修水利、发展贸易、保境安民,将杭州由深受水患之苦的海边小城,一步步改造成繁华都市、人间天堂。史料载,钱镠有妻室6房,33个儿子。他的儿子们,多半被父亲派往江浙各州做官,这样,钱氏家族很快繁衍开来。钱鏐虽出身寒微,以武起家,但晚年好学,在家族中树立榜样,因此王室学风极盛。他对后代的教育非常看重,经常让孩子们诵读经典。

03

“纳土归宋”

公元年,陈桥兵变。公元年,赵匡胤黄袍加身,改国号为“宋”。历经南征北战,统一了北方,而当时东南一隅的吴越国国力强盛,有抗衡之资。吴越国王钱镠之孙钱弘俶,遵循王祖钱镠“善事中原,维护一统”的家训,为了保护老百姓的生命财产不受重大损失,避免生灵涂炭,做了一次伟大的放弃——取消吴越王位,尊赵氏为帝,舍别归总,将所部率所辖13个州、55万军民悉数归顺北宋,留下了一段顾全大局统一中华的佳话。这一历史事件被称为——纳土归宋。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版图(主要位于浙江一带)

选择了“纳土归宋”的吴越钱氏,在历史上留下了极佳的美名。

正是由于这个功绩,“钱”姓也成为了百家姓中仅次于皇姓“赵”的第二个姓氏。

而钱氏家族也一直严格遵守着祖辈武肃王钱镠的遗训,在以后历代中名人才子辈出,为中华民族做出了无法磨灭的贡献。

04

钱氏家训

公元年三月,时降大雪,八十一岁高龄的钱镠走进书房,摊开笔墨,在对自己人生的回顾沉思和对子孙的殷切希望中,写下了《武肃王遗训》。钱镠极为重视钱氏家族的门风,并在《武肃王遗训》的最后一条训导诸子:“吾立名之后,在子孙绍续家风,宣明礼教,此长享富贵之法也。倘有子孙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便是坏我家风,须当呜鼓而攻。”其拳拳之心跃然纸上。钱氏后世经三十七代而兴旺不衰,成就了一个“传奇”。钱氏家族犹如一棵大树,其根坚深,枝叶繁茂,硕果累累。钱文选(-),乃吴越王第三十二世孙。毕业于京师大学堂译学馆,曾经担任驻美旧金山领事,曾留学伦敦,并担任过伦敦留学生的督学长。退休以后,钱文选根据其先祖钱镠的《武肃王八训》和《武肃王遗训》的意思以及对后世的教诲进行诠释并整理成文,并将先祖的遗嘱浓缩成四大段,不断加以完善,最终以格言的形式呈现,成为了我们现在所熟知的《钱氏家训》。正因有了这个《钱氏家训》,吴越钱氏才得以大才辈出。由此而被誉为“千年名门望族,两浙第一世家”。《钱氏家训》以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理念为框架,全篇仅余字,分为个人、家庭、社会、国家四个部分,可谓视野宏阔、体系严谨、言辞简约、字字珠玑。全文录于下,以为共享。

个人篇

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皆当无愧于圣贤。曾子之三省勿忘,程子之四箴宜佩。持躬不可不谨严,临财不可不廉介。处事不可不决断,存心不可不宽厚。尽前行者地步窄,向后看者眼界宽。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方见手段;风狂雨骤时立得定,才是脚跟。能改过则天地不怒,能安分则鬼神无权。读经传则根柢深,看史鉴则议论伟。能文章则称述多,蓄道德则福报厚。

家庭篇

欲造优美之家庭,须立良好之规则。父母伯叔孝敬欢愉,妯娌弟兄和睦友爱。祖宗虽远,祭祀宜诚;子孙虽愚,诗书须读。娶媳求淑女,勿计妆奁;嫁女择佳婿,勿慕富贵。家富提携宗族,置义塾与公田;岁饥赈济亲朋,筹仁浆与义粟。勤俭为本,自必丰亨;忠厚传家,乃能长久。

社会篇

信交朋友,惠普乡邻。恤寡矜孤,敬老怀幼。救灾周急,排难解纷。修桥路以利人行,造河船以济众渡。兴启蒙之义塾,设积谷之社仓。私见尽要铲除,公益概行提倡。不见利而起谋,不见才而生嫉。小人固当远,断不可显为仇敌;君子固当亲,亦不可曲为附和。

国家篇

执法如山,守身如玉。爱民如子,去蠹如仇。严以驭役,宽以恤民。官肯著意一分,民受十分之惠;上能吃苦一点,民沾万点之恩。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利在一时固谋也,利在万世者更谋之。大智兴邦,不过集众思;大愚误国,只为好自用。聪明睿智,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振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谦。庙堂之上,以养正气为先;海宇之内,以养元气为本。务本节用则国富,进贤使能则国强,兴学育才则国盛,交邻有道则国安。注:部分信息来自于网络。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yae.com/rszz/40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