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年开年,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在全国上下共同的努力下终于得到有效的控制,但同时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防范大于未然,在平时一定要注意身体的健康和各种疾病的认识和预防。从本期开始,我们邀请我医院——医院的专家谈谈在疫情之下,如何提高对传染病的认识,如何加强对传染病的防范,如何做好对传染病的救治和各种易发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等问题。
高血压患者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降压药物选择
重症患者以老年人居多,与降压治疗无关
本次疫情爆发初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以老年人居多;但是随着患者数量的增加,现在的认识已经是人群普遍易感。
当然,根据现有资料,重症及死亡的新冠肺炎患者大多数仍然是有心血管疾病(包括高血压)基础的老年人,这种情况与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总体临床谱一致,但没有任何证据提示与服用ACEI(如依那普利等普利类)、ARB(替米沙坦等沙坦类)或其他降压药物有关。
也有专家认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发病机制及致病强度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活性有关,老年人的RAS活性较低,因此,被新型冠状病毒攻击后病情往往较重
新冠肺炎与高血压
新冠肺炎是否会引起高血压或使原有的高血压水平进一步增高,目前没有深入的研究,但不无可能。引起或增高血压的机制包括患者的焦虑紧张、治疗重点转向抗感染后未能坚持服用降压药物等。临床上应针对引起血压升高的原因进行治疗。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的高血压诊断标准,主要适用于非住院的成人人群。住院患者,尤其是老年、急诊和重症患者,一过性血压增高很常见,何种血压水平时需要启动降压治疗并不清楚。故除高血压急症和亚急症外,对于一过性血压轻度增高且无相关症状的住院患者,不需要立即启动或强化降压药物治疗
高血压患者的降压药物选择
目前临床上广泛使用的五大类降压药物(利尿剂、钙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ACEI和ARB)都是有效的降压药物,且都有保护心血管系统的循证医学证据,可根据临床情况单独使用或联合使用。
在新冠肺炎患者中,目前还没有比较过这五类药物的相对疗效,也没有哪类药物可能有害的临床研究。因此,服用这些药物能有效控制血压的高血压患者,如果没有发生明显不良反应,应该继续按照原方案坚持长期服药,并切记降压达标是高血压治疗的硬道理。
疫情期间ACEI和ARB的使用问题
ACEI和ARB都有确切的降压作用,还有保护心脑血管、改善肾脏功能、减轻左室肥厚、防治心力衰竭和预防心房颤动等临床效果。现有研究提示,ACEI如卡托普利或赖诺普利等不影响ACE2的活性,也没有任何证据提示ACEI或ARB会给-nCoV感染或新冠肺炎患者带来特殊的损害。有人可能担心咳嗽问题,其实大可不必。
咳嗽是ACEI最主要的不良反应,机制是ACE被抑制后缓激肽水平增高。服用ACEI后如果引起持续或严重咳嗽,当然需要停药;但长期服用ACEI治疗高血压的患者,一般没有令其明显不适的咳嗽问题。咳嗽也是各种呼吸道感染的最常见的症状,长期服用ACEI的患者通常并不需要在呼吸道感染期间停用ACEI。
冠状病毒感染会不会是一种例外,其影响RAS活性,会诱发或加重ACEI相关的咳嗽吗?从机制上看是不会的。因为冠状病毒感染下调ACE2水平,对ACE并无影响;而ACE2水平的高低不会改变缓激肽水平。因此,在这次疫情期间,ACEI和ARB完全可以继续正常使用。
张殿恩,普内科主任
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年6月毕业于河南医科大学医学系,获学士学位。参加工作30年,擅长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的诊治。对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等慢性病都采用了正规化的管理和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心绞痛,高血压急症,恶性心律失常等疾病的抢救都可准确无误。对各版新冠肺炎的诊断标准都能熟练掌握。现任:中华医学会会员。河南省心血管病预防医学组委会。濮阳市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濮阳市心电专业委员会委员。濮阳市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等职。在国家级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撰写专著两部(一部为编委,一部为主编)。
来源:濮阳市五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