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内科泌尿系统疾病一

1.下列各项,不属慢性肾炎基本表现的是A.蛋白尿B.血尿C.高血压D.水肿E.管型尿2.不属慢性肾炎治疗措施的是A.应用激素及细胞毒药物B.积极控制血压C.优质低蛋白饮食及低磷饮食D.避免有损肾功能的因素E.应用血小板解聚药答案:EA细目一:慢性肾小球肾炎要点一:病因慢性肾小球肾炎是原发于肾小球的一组疾病。病程长,呈缓慢进行性发展,以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为基本临床表现,晚期出现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最终发展为慢性肾衰竭。绝大多数病因尚不明确,部分与溶血性链球菌、乙型肝炎病毒等感染有关。仅有少数慢性肾炎是由急性肾炎发展所致。要点二:临床表现慢性肾小球肾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中年为主。临床表现呈多样性,以血尿、蛋白尿、高血压和水肿为基本临床表现,有急性发作的倾向,感染、过度疲劳为常见诱因。1.血尿多为镜下血尿。2.蛋白尿尿蛋白多在1~3g/d。3.水肿以眼睑及脚踝部晨起水肿为特点,严重时可呈现全身性水肿。4.高血压可为首发表现,严重时出现高血压脑病及高血压心脏病。5.其他疾病加重可出现:①贫血,多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②眼底出血、渗出、视乳头水肿。③肾功能受损等。要点三: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1.尿液检查可见轻重不等的蛋白尿,多为非选择性蛋白尿。多为镜下血尿,尿畸形红细胞>80%,尿红细胞MCV<75fl。可见颗粒管型。2.肾功能早期正常或轻度受损(Ccr下降或轻度氮质血症),可持数年至数十年;晚期出现血肌酐升高、Ccr下降。3.肾穿刺活检如有条件且无禁忌证,或治疗效果欠佳且病情进展者应做肾穿刺病理检查。4.肾脏超声双肾病变呈一致性,表现为肾实质回声增强、双肾体积缩小等。要点四:诊断与鉴别诊断1.诊断凡存在临床表现如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者均应疑诊慢性肾炎。但确诊前需排除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糖尿病、高血压肾病等。诊断困难时,应做肾穿刺行病理学检查。2.鉴别诊断(1)继发性肾小球疾病首先需与狼疮肾炎鉴别。系统性红斑狼疮多见于女性,可伴有发热、皮疹、关节炎等多系统受累表现,实验室检查血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抗核抗体阳性等,肾组织学检查有助于诊断。其他需鉴别的有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糖尿病肾病、痛风肾、多发性骨髓瘤肾损害、肾淀粉样变等。(2)原发性高血压继发肾损害患者年龄较大,先有高血压后出现蛋白尿,尿蛋白定量多<5g/d,肾小管功能损害一般早于肾小球损害。肾穿刺病理检查有助鉴别。(3)慢性肾盂肾炎多见于女性,常有尿路感染病史。多次尿沉渣检查见白细胞、细菌,尿细菌培养异常,以肾小管功能损害为主,可有高氯性酸中毒,低磷性肾性骨病,而氮质血症和尿毒症较轻,且进展缓慢。静脉肾盂造影和核素检査有助于诊断。要点五:治疗主要治疗目的是防止或延缓肾功能进行性恶化、改善缓解临床症状及防治严重并发症。1.饮食治疗优质低蛋白饮食,蛋白质摄入量0.6~1g/(kg·d),以优质蛋白(牛奶、蛋、瘦肉等)为主,控制饮食中磷的摄入,适量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低蛋白饮食2周后使用必需氨基酸或α-酮酸。2.控制高血压高血压是加速病情进展的重要危险因素。尿蛋白<1g/d时,血压应控制在</80mmHg。尿蛋白≥1g/d者,血压应控制在</75mmHg。首选具有肾脏保护作用的降压药如ACEI或ARB,一般需联合用药,血压控制不达标时联合应用钙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和利尿剂等。3.抗凝和抗血小板聚集可延缓病变进展,部分患者可减少蛋白尿。高凝状态明显者多见于易引起高凝状态的病理类型如膜性肾病、系膜毛细血管增生性肾炎。常用双嘧达莫、肠溶阿司匹林、尿激酶、肝素等。4.糖皮质激素和细胞毒药物不做常规应用,患者肾功能正常或仅轻度受损,肾脏体积正常,病理类型较轻(如轻度系膜增生性肾炎,早期膜性肾病等),尿蛋白较多者,如无禁忌证可试用。5.其他积极防治各种感染,禁用或慎用具有肾毒性的药物,积极纠正高脂血症,高血糖,高尿酸血症等。人工虫草制剂可辅助治疗。编辑:小张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yae.com/rssc/56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