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乌鸦可谓是一种不折不扣的晦气之鸟。即便在信奉科学的今天,中国人遇到乌鸦也会感到不适,甚至认为乌鸦会给自己带来霉运。然而,乌鸦的形象并非一开始就如此丑陋,上古时期,乌鸦曾是赫赫有名的神鸟,受到人们的崇拜。在汉朝时期,乌鸦还是有反哺孝鸟之称的祥瑞,备受尊崇。
乌鸦在上古时代成为人们崇敬的对象,与太阳上的黑子扯上关系。在鸟类一直是图腾的上古社会,乌鸦因其黑色与太阳黑子的联系,成为上古人民眼中的神鸟。《山海经》中记载:“汤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这让乌鸦成为负日的神鸟,给大地和人民带来温暖和光明。乌鸦成为吉兆的象征,甚至梦到乌鸦也被认为是大吉大利的预兆。
在秦朝时期,乌鸦崇拜仍然是社会主流,得益于秦朝是商朝的后人,而商朝有“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传说。全身漆黑的乌鸦自然成了秦朝的心头好,保持神鸟的地位。
随着汉朝的兴起,乌鸦的神鸟形象逐渐淡去。汉朝提倡“以孝治天下”,皇帝本身以身作则,对父母孝顺成为榜样。孝顺与做官挂钩,普通人想入世为官需走“举孝廉”的路子,即孝顺父母必须为家乡人所知,才能举荐到朝廷为官。
在这个时期,乌鸦的孝顺行为重新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