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最好药 http://m.39.net/pf/a_4769966.html
近日,陕西一58岁男子将自己瘫痪在床的79母亲活埋的新闻,激起无数人的怒火,网上一边倒的骂这个儿子“禽兽不如”。
如果不是这个男子的妻子报警,恐怕这位79的老母亲真的就被“活埋掉”了。
不过,当老人被民警救出来的时候,令人唏嘘不已的一幕出现了:老人因为害怕儿子被追责,当着民警的面竟谎称是“自己爬进坟墓”。
就连接受采访时,也不忘对儿子的挂念:“我啥也不愁,就愁大儿子马某和二儿子。”
可能看到这里,很多人都想不明白,这个儿子怎么就忍下心来对待如何呵护自己的母亲的?
根据这个“涉事男子”的供述,他嫌弃母亲大小便失禁,导致家里味很大。
不过,随着案情的进一步调查,更多深层次的隐情逐渐被曝光了出来:
“涉事男子”12岁时,母亲改嫁他人,从此对他基本不闻不问,他从小是被“叔父”照养的,可能心里一直对母亲有怨气。
或许在“涉事男子”心中,母亲当年抛弃了自己,并且一直把精力放在弟弟身上,现在反过来却要自己去养她,让他对母亲的恨转成了作案的动机。
然而,就算对母亲再恨,做不到“乌鸦反哺”、“羊羔跪乳”,“活埋母亲”肯定是不应该的——不仅违背人性伦理,也触犯了法律底线。
在母亲节到来之际,听到这样的事,真的挺让人心里五味杂粮的。
母爱缺失对孩子伤害那么大当然了,我们大多数人都是从道德层面(或法律层面)来看待这件事的,如果暂时抛开这些不谈,就说说“涉事男子”的犯罪动机,不得不说母爱缺失,对一个孩子的成长伤害有多大!
英国心理学家Bowlby曾说,母亲是否充满爱,能否及时给予孩子情感的回应,都意味着孩子在探索外面的世界时是否拥有坚强的后盾。
孩子的天性是敏感的,如果从小不能跟母亲生活在一起(特别是男孩子),很容易造成他们性格缺陷,让他们无法健康成长,偏离正常孩子的生活轨道,有的孩子可能一辈子都活在母爱缺失的童年阴影中。
著名歌手韩红6岁那年父亲不幸去世,母亲从此成了她唯一的依靠。她每天在家特别期盼的一件事就是能尽快见到妈妈。
然而,仅仅是三年,她母亲因为忙于演出,根本无暇照顾她,只好把她“丢给”了北京的奶奶和叔叔。这让当时仅有9岁的韩红,有种被妈妈抛弃的感觉,也让她对妈妈特别的“恨”。
她独自一人坐火车到达北京,见到叔叔奶奶的第一句是“我能干活,可以不吃肉。”因为感觉被抛弃,韩红在母亲两年后来北京时,也是“视而不见”。后来她母亲再婚,她狠狠地说:“我没有妈妈。”
并且,从此后还逐渐成为一个问题少女,直到最终被学校勒令退学。如果不是后来她的奶奶对他细心开导和无私的爱,或许就不会有后来的韩红了!
由此可见,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若缺失母爱,伤害将会特别大!
“世上只有妈妈好”,并非唱一唱那么简单“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世上只有妈妈好,没妈的孩子像根草,投进妈妈的怀抱,幸福享不了。”
这首歌几乎大家都会唱,但“妈妈”绝非唱唱那么简单!
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中,黄秋霞与富家子弟林国荣真心相爱,珠胎暗结,结果却被林母强行拆散。此后,林母更因为林国荣现任妻子不能生育,强行将孙子小强从他妈妈黄秋霞那里夺走。
年幼的小强为了跟母亲生活在一起,更是屡次逃离林家。母亲黄秋霞一次意外中,失足跌落台阶,并深受“被夺子”的打击之下,最终疯了。
小强长大后,在精神病院找到母亲,并且歌唱儿时的歌,引起母亲的回忆,最终母子团聚。
母亲无论贫穷贵贱,于幼小的孩子来说,其实是成长过程中,最好的“安全港湾”。
美国心理学家哈洛(HarryHarlow)曾经做过一个非常著名的“恒河猴实验”(被称为丧心病狂的实验)。
实验开始,哈洛用铁丝做了一个铁丝妈妈,它胸前挂着可提供奶水的装置;又用绒布做了一个绒布妈妈,只有触觉抚慰,没有奶水滋养。
哈洛发现绝大多数时候,小猴子都紧紧依偎着“软布妈妈”,除非喝奶的时候才会跑到“铁丝妈妈”那里。
当哈洛把会发出巨大声响的、造型可怕的敲鼓机器人放进笼子里时,受到惊吓的小孩子立马奔向了“软布妈妈”,抱着它,求安慰与保护。
接下来,哈洛又做了一个实验,把刚出生的小孩子,放在一个没有假妈妈和任何同伴的笼子里生活,结果小孩子在可怕机器人出现时,表现特别恐惧,或瘫倒在地、尖叫不已……
最终这些孩子长大后,没有安全感、更胆小、更具有敌意性,无法融入猴群,并且出现了自残等极端行为。
于是哈洛得出一个结论:母亲对于小猴子(以及人类婴儿)来说,绝不仅仅是食物提供者。更重要的是,母亲所给予的安慰和保护。
越愤怒的孩子,越需要妈妈的爱记得以前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小男孩,同龄的男孩子一般喜欢玩骑马打仗、警察抓小偷的游戏,可是他常常喜欢一个人在家里
玩“扮家家酒的游戏”。
并且这个小男孩每次总是在妈妈做饭的时候,拖着妈妈陪他一起玩,如果妈妈不答应,他就倒地不起或哇哇大哭,并且还时不时冲妈妈大吼大叫,每次小男孩的妈妈都被他的这个无理的行为弄得恼火万分。
后来,这位妈妈就把自己的经历跟身边的朋友说,那个朋友很了解这位妈妈:因为工作的原因,基本上除了晚上下班做饭的时间,根本没有时间陪孩子,哪怕周末都没有时间陪孩子。
于是这位妈妈的朋友就跟她说:“孩子之所以这么看起来‘无理取闹’,实际上是特别的渴望能够靠近你,越愤怒的孩子,表明他越需要妈妈的爱。”
妈妈听了这位朋友的话后,主动找儿子聊了聊,聊完之后,才发现恰恰是因为自己一心忙于工作,让母爱缺失,才导致了孩子希望通过各种“愤怒与无理”的行为来吸引她的注意。
记得有心理咨询师曾说过,一个人一切心理问题的出现,追根溯源,都能在童年找到原因所在,而母爱的缺失就是很重要的一点。
因为幼小的孩子,还不具备保护自己的能力,还不具备对这个世界正确认知的能力,他们天性敏感,母亲不管以任何理由离开他们,都会让他们觉得有种被“抛弃”的感觉,这会深植孩子的内心。
所以,所有的妈妈都应谨记,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错过就不再来,如果失陪不仅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甚至还可能让孩子因“爱”生“恨”!
往期热点“妈妈,我又考砸了……”这位妈妈的回答,赢得无数掌声!
好的教育影片不仅是股暖流,更是激荡父母或老师价值观的载体
生命教育不是让孩子畏惧死亡!
分中考女状元,从不上补习班!坦言:狠抓小学阶段是关键
5个孩子就有1个抑郁|为什么孩子也会得抑郁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