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常用复方制剂你要知道的全在这了

高血压人群选择药物治疗时,一般是首选单一药物控制血压,但当一种药物无法控制好血压时,就需要考虑使用两种或是多种药物进行联合控制。

临床研究表明,70%以上的高血压患者需要2种以上的降压药物治疗才能使血压控制达标,因此小剂量、机制互补、药物联合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是目前高血压防治的基本共识。

复方制剂具有使用简便,经济实惠,患者依从性高等优点,越来越受到重视。笔者对目前常用复方降压药简要归纳,供各位同仁临床用药参考。

单片复方制组方原则

高血压复方制剂的组方原则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不同作用机理降压药物联合,机制互补、增加疗效及减少不良反应。

(2)兼顾控制高血压多重危险因素,降压药可以联合抗血小板、调脂等药物。

(3)相同作用机理药物及同类药物不予联合:如β受体阻滞剂与非二氢吡啶类药物因都抑制房室传导就不予组合。

临床常见的高血压复方制剂

目前临床常见的高血压复方制剂前总体分为两大类:即传统复方制剂、现代单片复方制剂。

1.现代单片复方制剂

现代单片复方制剂是以目前各高血压指南推荐的常用降压药物为基础组合的,常用的组合方案:ACEI或ARB联合CCB或/和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和CCB或利尿剂,目前以ARB为基础的复方制剂组合比较多。

现代单片复方制剂主要药物见下表:

(1)适应证

用于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单药不能控制者,对重度难治性高血压可能需与其它降压药合用。

(2)优势与不足

现代单片复方制剂中各成分之间能形成机制互补,抵消各成分间的部分不良反应并提高疗效。

例如,ARB/ACEI与利尿剂联合可以减轻利尿剂诱发的RAS激活与电解质紊乱;CCB与ARB联合可以改善CCB引起的踝关节水肿与肾小球高滤过状态;二氢吡啶类CCB与β受体阻滞剂联合,由于二氢吡啶类CCB具有扩张血管和轻度增加心率作用,可以抵消了β受体阻滞剂缩血管及减慢心率作用。

β受体阻滞剂和利尿剂合用的方案在降压机制上,利尿剂降低容量负荷的同时激活交感和肾素,而β受体阻滞剂则会降低交感活性及肾素活性,这就抵消了利尿剂的不良作用。

研究表明,与传统单药降压治疗相比,现代复方制剂具有更好的血压达标率。然而,必须注意的是由于复方制剂成分固定、剂量固定,也使得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很难顾及到高血压患者的个体差异,不易灵活使用和调整剂量,这也成为限制其使用的不足之处[1-2]。

(3)注意事项:

现代单片复方制剂以ARB/ACEI、二氢吡啶类CCB、β受体阻滞剂及利尿剂为基础组成,掌握各成分的适应证与禁忌证对于使用复方制剂同样重要。

如ARB/ACEI均可引起血管神经性水肿、血钾升高,ACEI易诱发咳嗽;CCB在高血压合并心衰不推荐使用,并且二氢吡啶类CCB易引起踝关节水肿。

β受体阻滞剂禁用于高血压合并哮喘、慢阻肺及2~3度房室阻滞患者。利尿剂及β受体阻滞剂都会增加糖代谢、脂代谢紊乱,而对心脑血管产生不良影响,因而不推荐β受体阻滞剂联合利尿剂治疗有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的患者。

总之,只有充分考虑复方制剂成分的适应证与禁忌证,才能合理使用好复方制剂。

高血压作为一种进行性的心血管综合征,多数患者需要服用兼顾控制高血压其他多重危险因素的药物如抗血小板药、调脂药等以综合预防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因而临床上开发降压药与抗血小板药、调脂药等其他非降压药的单片复方制剂组合成为新的趋势。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5mg/10mg、20mg、40mg)就是其中之一,适用于需氨氯地平和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的患者,在使用本品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时,也必须考虑到治疗剂量的个体化,根据患者对于每一种成分的治疗效果和耐受性而相应调整。但整体来说目前临床开发的这类药物品种不多[3]。

2.传统复方制剂

传统复方制剂多研制始于上世纪60年代,是以小剂量复方出现,通常由中枢性降压药利血平、血管扩张药肼屈达嗪、利尿剂氢氯噻嗪及少量镇静剂等组合而成。这类药物降压效果明显、价格低廉,曾在我国的高血压防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然而,大部分传统复方制剂成分多而复杂,很多成分都不具备靶器官保护功能,而且目前来说传统复方制剂临床应用相关方面的循证医学证据较少,因而传统复方制剂的应用受到了质疑。

传统复方制剂主要药物见下表:

(1)适应证

传统复方制剂多用于治疗轻、中度高血压,对重度高血压需与其它降压药合用。除了上表提到的药物,复方罗布麻片、珍菊降压片等也属于传统复方制剂的成员。

(2)不良反应

值得注意是,该类制剂主要降压成分之一的利血平容易引起头晕、失眠、抑郁、肌肉颤抖、消化道出血、男性性功能障碍及血脂异常,单品制剂在我国已被列为第一批淘汰药品;而可乐定则可能影响大脑认知功能;肼苯哒嗪/双肼苯哒嗪及利尿剂久用可致RAS激活,并且利尿剂容易引起低钾与诱发痛风。

(3)注意事项

传统复方制剂应根据其所含不同成分的副作用选择性地避免使用到相关高血压人群。几乎所有的传统复方制剂都含有利尿剂,因此对于高血压伴血脂异常、高血糖、高尿酸血症及低钾患者要慎用[4]。

与单药治疗或传统的阶梯治疗、序贯治疗等方法相比,近年来出现的各种组方简单(通常使用两种指南推荐的降压药物)的单片复方制剂可更有效地控制血压。

小结

多个高血压指南均建议使用这些单片复方制剂。现阶段,一方面,我国高血压的控制率仍较低,另一方面,单片复方制剂在降压药中的使用比例却不高,为此作为临床医生,我们应该进行宣传推广,提倡在掌握适应证的基础上应用此类药物,这对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提高社区整体高血压管理水平具有积极意义[5]。

本文作者为医院内科主任医师陈泉峰。

推荐阅读

一文打尽:9类易被忽视的ACS心电图线索

高CK-MB≠心肌损伤4句话搞定诊断思路

心内科常用药联用这7大要点须注意

难治性高血压诊治10点小结(附流程图)

长按并识别底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yae.com/rsly/69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