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在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的钱学森图书馆,于年12月11日钱学森诞辰周年之际建成对外开放。图书馆总用地面积平方米,总建筑面积平方米,地下一层,地上三层,陈展面积约余平方米。馆内基本展览分为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科学技术前沿的开拓者、人民科学家风范和战略科学家的成功之道四个部分。
年2月21日,钱学森图书馆获评-年度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先进单位。
图书馆的功能定位:国内外钱学森文献实物最完整、最系统、最全面的收藏保管中心;钱学森科学成就、治学精神、高尚品德和爱国情怀的宣传展示中心;钱学森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研究交流中心。
钱学森图书馆项目自年启动以来,工作人员追寻钱学森人生足迹,先后赴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中国科技大学、清华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钱学森家、中国科学院、解放军总装备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等单位,开展文物征集和人物访谈。现馆藏文献、资料、实物等共计余件,展出余件,其中珍贵文献件,照片张,实物余件,剪报近万份(近个主题),钱学森生前藏书余册,多媒体展示近30处,大型场景画1处,场景复原2处。其中余件文献和实物为首次公开。
年6月6日上午,钱学森图书馆奠基仪式在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隆重举行。
钱学森图书馆整体建筑规划设计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世博会中国馆设计者何镜堂教授挂帅。图书馆整体为方鼎式的赭红色建筑,外墙上刻有钱学森头像浮雕。设计人员采用先进技术,完全依靠砖面材料不同的纹理密度来表现这一浮雕,成功地用"意象"方式切合了纪念主题。
图书馆建筑外形采用了"大地情怀、石破天惊"的设计理念。一方面,以"方正的石头"寓意钱老心系祖国大地的赤子情怀;另一方面,以"裂开的石头"之中迸发出东二甲导弹的建筑空间场景,寓意钱老"两弹一星"的"石破天惊"伟大事业。设计方案以代表方正平直的方形建筑体量、下小上大简洁有力的形象出现,是钱老在其中贡献一生的戈壁中风蚀岩意象的抽象表达。
钱学森交大毕业照
由第二炮兵部队捐赠的改进型中近程导弹实体运至钱学森图书馆,已安装到位,成为镇馆之宝。
钱学森家属将钱老生前近二万余册藏书、大量珍贵的证书、奖章和手稿等无偿捐赠给钱学森图书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捐赠了一个东方红卫星1∶1模型、并协助制作了东风系列导弹模型。解放军总装备部大力协助,在馆内复原了低速风洞模型。
钱学森图书馆留影
珍贵藏品
《导弹概论》手稿
钱学森使用的公文包
钱学森回国的三等舱船票
钱学森交大毕业证书
年3月5日至11日,我参加了马鞍山市委组织部和市总工会联合在上海交通大学举办全市工会干部培训班。3月8日下午,我们全体学员到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参观学习,给我们留下永恒的印象。
钱学森同志是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和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钱学森图书馆分为四个部分展示了钱老的辉煌业绩和崇高风范。第一部分再现了钱老当年参与领导中国航天事业的全过程及对中国航天事业的贡献;第二部分展示了钱老博大精深的学术思想以及对系统科学作出的具有开创性的成就;第三部分反映钱老严谨求实、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和淡泊名利的精神境界与人格风范;第四部分展示其成长历程和成为战略科学家的成功之道。
通过参观及讲解员认真细致的讲解,使我们进一步了解了钱学森对祖国建设所作出的无私奉献和崇高品格。钱老是我国杰出科学人物,两弹一星元老与功勋,他将科学作为自己一生追求。他曾写道:“一个科学家的生命应当说已经不属于自己,他应该属于创建科学的巅峰。”因此,他勇于创新,不断进取,勇攀科学高峰。在钱老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科学就是他的生命,他放弃美国优越的待遇,冒着重重危险回到祖国的怀抱,用他赤诚的心报效祖国。钱老作为世界着名科学家,不张扬,不居功自傲,他的处世原则:“一、不题词;二、不写序;三、不参加任何科技成果评审会和鉴定会;四、不出席应景活动;五、不兼荣誉性职务;六、上年纪后不去外地开会;七、不上任何名人录。”从而使我们看到了钱老淡泊名利、胸怀宽广的博大情怀与非凡人生。
通过参观学习,我们全体学员一致认为钱学森同志的爱国、创新、无私奉献和崇高品格是我们学习的典范,他的科学成就、学术思想和精神风范永远值得学习、传承和发扬光大。
年马鞍山市工会干部上海交大培训精彩回顾视频
钱老是我国杰出科学人物,两弹一星元老与功勋,他将科学作为自己一生追求。他曾写道:“一个科学家的生命应当说已经不属于自己,他应该属于创建科学的巅峰。”
欢迎您在下面“写留言”,分享您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