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外国文献报道,至年为止,我国成年人患高血压病的数量约为2.2亿,且得病的不光为老年人,很多年轻人也成了高血压病青睐的对象。
一旦患有高血压,轻则会出现头晕头痛,重则则会引起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如心,脑,肾等器官的严重损害,后果非常严重。
近些年来,许多科学家研究发现,肠道菌群不仅能直接参与人体的正常生理代谢活动,且可产生人体自身无法合成的物质,并通过物质代谢影响血压的水平。
有研究者做了这样的实验:
实验一
实验一: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和长期注射血管紧张素II的大鼠模型中,反映肠道平衡状态的标志物厚壁菌门与拟杆菌门比值增加,肠道菌群的丰富性、多样性和均匀度均明显减少。
也就是说高血压病会引起肠道菌群的均匀度明显减少,且还会引起反映肠道平衡状态的标志物厚壁菌门与拟杆菌门比值增加。
还有这样的实验:
实验二
实验二:对比健康人、高血压前期和原发性高血压病受试者的肠道菌群特点。
结果发现,高血压病患者的肠道菌群丰富度、多样性和基因数量均较健康组降低;高血压前期人群已开始出现与高血压病类似的肠道菌群特征。
实验三
实验三:将高血压病患者的粪便微生物移植到无菌小鼠体内以观察其肠道菌群及血压的变化。
结果发现,高血压人群粪便移植的小鼠在饲养9周后的血压水平较健康人粪便移植的小鼠明显升高。
这样也可以说明,肠道菌群的改变可能早于高血压病的出现,通过自制肠道菌群模型可准确区分高血压前期和高血压病人群,肠道菌群对宿主血压具有一定影响。
都说高盐饮食会影响血压的水平,针对这个说法也有人做了这样的实验。
实验四
实验四:分别给小鼠喂食正常饮食(含0.5%的食盐)和高盐饮食(含4%的食盐)各两周后现,后者可导致有益菌鼠乳杆菌的数量下降,同时发现其血压增高,而服用鼠乳杆菌的小鼠其血压水平则显著下降。
另外,对12名人类受试者的观察显示:在2周时间内,其饮食中添加6mg/d的食盐也会改变肠道菌群的组成,随着乳杆菌数量的下降,这些受试者的血压也升高,而在高盐饮食前服用一种益生菌后,这些受试者的肠乳杆菌和血压水平均可保持正常。
这也说明,高盐饮食可以引起人体肠道内菌群分布的异常,同时也会引起血压升高。
高血压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还包括肥胖、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动脉粥样硬化等,这些疾病不仅可以引起高血压,反之,高血压也会加重这些疾病,造成恶性循环。
医院宁光院士团队首次报道了中国青少年肥胖人群的肠道菌群组成研究结果,结果显示,肥胖者肠道内的细菌与正常人群相比有显著性的差异,其中多形拟杆菌丰度在肥胖人群中明显下降。
通过代谢组学分析血清代谢物水平,显示上述肥胖人群中的谷氨酸含量显著高于正常体重人群,且与多形拟杆菌数量呈反比。
经动物实验证实,多形拟杆菌可降低小鼠血清谷氨酸浓度,增加脂肪细胞的脂肪分解和脂肪酸氧化,从而降低脂肪堆积,延缓体重增加、减少肥胖。
这也说明,肥胖人群肠道内的菌群分布发生了改变,并且与多形拟杆菌的减少有很大的关系,还伴随着血清内谷氨酸浓度的升高。
通过以上几个实验,我们不难看出无论是血压升高还是肥胖都会造成我们肠道内的细菌发生改变。
肠道内拥有着数不尽的细菌,共同维持着肠道内菌群的稳定,当身体状态发生变化的时候,肠道内的菌群也是随之变化的。如果您经常熬夜,饮食不规律,常吃高温油炸食品等,那么您就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