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联合Jaunt中国推出的“「窗」越书海——VR影像科普展”在钱学森图书馆B1层专题展厅面向公众展出。展览前几日迎来了首波上百人的周末客流,吸引了大批青少年和亲子家庭。
次展览为期一个月(3月17日—4月10日),共展出包括华语短片《窗》在内的五部VR短片。此次是影片《窗》继去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后首次在国内官方落地展映,同时也是钱学森图书馆首次尝试推出沉浸式互动体验展览。策展方Jaunt中国为钱学森图书馆占地多平米的展区配备了6台VR设备,包括《窗》、《生命的奇迹》、《自由落体》、《原子》、《展望》在内的所有展映影片均免费向观众开放。作为此次影像科普展的首展地点,钱学森图书馆现代和传统兼容并蓄的特色为展览提供了别具一格的展出环境,富有未来感的多功能展厅,通过虚拟现实内容载体,为观众提供全新的科普教育媒介。VR影片《窗》是一部关于孩子内心深处的作品,带有一点神秘和浪漫,巨大的在宇宙遨游的鲸鱼,头顶巨大的石块,千书之墙的图书馆,这些元素本身也有着很强的象征意义和心理暗示,每个孩子可能都有自己的理解。该片曾入围第74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VR官方竞赛单元,并获得第二届中国VR新影像奖最佳叙事语言电影奖。对于此次首映活动,《窗》的作者邵晴表示:“我很高兴可以在这样一个场合让更多的小朋友看到窗这部VR影片,VR作为一种新型的媒介越来越多的进入到我们的生活,希望以后有更多的机会让更多的小朋友体会VR感受新技术和好故事。”
作为全国和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钱学森图书馆始终致力于为社会公众提供近距离接触先进科技与科学知识的公共科普服务平台。未来钱馆也将继续开拓和汇集更多优质科普展教资源,为公众奉献更多更好的科学与科普教育产品。
关于「窗」越书海
VR(虚拟现实)是一种新型的媒介形式,利用电脑模拟产生一个三度空间的虚拟世界,提供体验者关于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模拟,让人可以及时、没有限制地观察三度空间内的事物,即身临其境。VR技术的应用覆盖了各个行业,在经过了的火热元年及的沉淀之后,在影视领域也已沉淀出了一批优质的艺术作品。
《窗》是去年四部入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名单的华语VR作品之一,也荣获了去年由北京电影学院颁发的VR新影像大奖最佳叙事语言奖项。该片讲述了一个关于弱势族群的故事——苏醒后的男孩在梦幻奇境中遨游,经过狭长的甬道,目睹巨大的鲸鱼,置身壮观的图书馆,直到抵达一片静谧旷野。画面淡出,男孩原来是一个画中人物,画他的正是一个双腿残疾的小女孩。她坐在轮椅上,头戴VR设备,靠画笔和科技的力量翱翔在窗外世界。
凭借着《窗》,让邵晴在VR行业声名鹊起,他本人包揽了作品至少百分之70的工作。邵的创作灵感最初来源于一幅画,画中一个孩子独处于光线黯淡的室内,而窗外的世界异彩纷呈。这幅画让他产生了强烈的冲动,想要以此为主题创作一部VR影片。
邵晴毕业于计算机专业,同时拥有美术基础,曾就职于米粒影业。但在经历了年由过热到寒冬的VR元年后,VR业务因各种问题被公司主创团队剥离,邵晴最终决心自己把这个故事做出来。
自去年9月在威尼斯丽都岛放映后,《窗》还没有在太多公众空间进行展示。作为《窗》的独家发行方,Jaunt中国将在3月17日至4月10日在位于上海徐汇的钱学森图书馆举办一场为期约一个月的主题展。
除了展映《窗》,Jaunt中国还将带来另外4部科学方面的VR体验作品,所有作品均免费入场体验,敬请期待。
时间:年03月17日~04月10日每天09:30-16:30(除周一闭馆日)
地点:上海徐汇区钱学森图书馆B1专题展厅(华山路号)
费用:免费
主办:Jaunt中国
由于设备数量有限,需有序排队体验,高峰时期需预约时间排期。
相关阅读
「窗」越书海
VR就是那个钱老称之为“灵境”的技术,今天有个展览在钱馆开幕了
其他四部展映作品
AtmosMattNefd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