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期钱学森论坛报告人简介

论坛主题报告人简介(根据发言顺序排列)

报告人简

姜春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研究员、地理学博士、战略学博士生导师,少将军衔,专业技术三级。年被国家教委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称号。对军事战略基础理论、我国国家安全和军事战略方针、能源安全、国际战略和将帅治军之道有深入的研究。撰写发表军事战略方面的著作、研究报告和文章百余篇。

薛惠锋,教授,博士生导师,系统工程与管理科学专家。现任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二研究院)院长兼党委副书记;中国航天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理事、副院长;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软件测评中心主任。中央专项“口述钱学森工程”办公室主任。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某特种技术专业组副组长;中央军委科技委某两个领域专家委员会专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某体系研究国防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军队科学技术奖励评审专家库专家。中共党史学会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史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网信军民融合发展联盟常务副理事长;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副理事长。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兼职教授;西安交通大学钱学森学院荣誉院长。

王佐书,教授,现任民进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会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在民主党派建设、参政议政、教育等领域有深入的研究,出版《论中国民主党派的政治交接》、《参政议政研究》、《中国文化战略与安全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软实力》、《中国民主党派与和谐社会》、《学与教的理论与实践》、《向课堂教学要质量》、《站在制高点上的中国企业家》等著作。

吴伟仁,四川省巴中市平昌县人,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研究员,主要研究航空宇航制造、航天测控技术。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数学会均匀学会副主任、国家科学技术奖国防科技评审组副组长、国防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先后在航天一院、航天总公司、航天厂、国防科工委科技质量司等技术管理岗位上任主要领导。获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政府终身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等荣誉。年9月7日受聘北京理工大学。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2项,一等奖2项,二、三等奖各1项,部级一等奖3项。93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国防科技工业杰出人才奖、全国创新争先奖。发表论文70余篇,专著10余部。

钱永刚,浙江杭州人,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现任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馆长,中国航天钱学森决策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清华大学、甘肃农业大学、河西学院等多所高校的兼职教授、客座教授,年12月受聘为西安交通大学钱学森学院荣誉院长。年入伍,曾任技师、技术助理员。年毕业于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系,获学士学位。年从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系毕业,获硕士学位。长期从事计算机应用软件系统的研制工作,是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同志长子,同时也是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钱永健的堂兄。

卢秉恒,安徽亳州人,中国机械制造与自动化领域著名科学家,现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任快速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国务院机械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机械制造工艺协会副理事长、全国高校金属切削机床学会理事长,同时兼任宁波大红鹰学院院长。东莞理工学院双聘院士。主要从事快速成形制造、微纳制造、生物制造、高速切削机床等方面的研究,先后主持20余项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称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球华人蒋氏科技成就奖等奖项。

刘明,微电子科学与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微电子器件与集成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发表SCI收录论文多篇,6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榜,两项工作列入年ITRS、多项工作作为典型进展被写入15本著作和40篇综述中,授权发明专利件(含美国授权专利7件),主要专利转让/许可到多家重要集成电路企业,曾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电子学会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类一等奖、中国真空科技成就奖和中科院杰出成就奖。

张瑜,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中共党员,钱学森先生在中国科学技术大近代力学系的第一届学生,主要研究气体动力学及管理科学。著有《膨胀波与激波》一书,在国际权威学术刊物《美国航空与宇航学报》(AIAA-J)发表技术报告,在学术刊物《力学学报》和《工程热物理学报》发表研究论文。曾指导中国科大气体动力学专业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和管理科学专业方向的硕士学位论文,为复旦大学研究生院评审过多篇管理科学方面的博士学位论文。是工程热物理学会会员,中国技术经济研究会高级会员,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系统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国际系统动力学学会会员兼学术秘书。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传承和发扬钱学森先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红旗文摘》等报刊发表文稿二十余篇。

徐滨士,山东招远人。维修工程、表面工程和再制造工程专家,中国表面工程和再制造工程学科的主要倡导者和开拓者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率先在中国将等离子喷涂技术用于解决车辆薄壁磨损零件修复的重大难题;研制的电刷镀设备、各种镀液及纳米电刷镀技术,为现场修复大型设备及关键零件提供先进技术;近年开发的高效能超音速等离子喷涂技术,为制备高温热障图层提供了关键技术;开发研究新型履带板换代材料并推广应用,获得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研究纳米自修复添加剂新技术,解决了重载荷、极端苛刻环境下的润滑、抗磨、防腐等重大难题。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医院爆光
北京那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效果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engpiguiz.com/rsjt/137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