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些医院白癜风最正规 http://pf.39.net/bdfyy/xwdt/
生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而生理学教材是掌握生理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培养科学思维的重要工具。
教材亮点亮点一:素材丰富,生动易懂应用了大量视频、音频、动画等全媒体立体化的现代教学手段。本教材共计含:
图片张
动画62个
视频5个
亮点二:参考资料,拓展学习通过延伸阅读、超链接等手段丰富了生理学的内容,还实现了形态与功能、器官与系统、正常与异常的有机结合;每一章后都列出了重要的参考资料和网站,利于学生对本章知识点的拓展学习
亮点三:引入病例,紧密结合临床通过列举大量的临床病例,用生理学知识回答临床问题,提高学生对生理学在临床医学中的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学生对生理学的学习兴趣。
编写团队主审:韩济生潘敬运
主编:王庭槐
副主编:白波王宪夏强
高峰富冀枫
共有来自全国24所医学院校的34位编委参与了《生理学》教材的编写工作。
第四章血液循环案例分析↑病史摘要:男性,60岁。主诉胸闷气急2年,加重伴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3d。现病史:2年前出现爬坡时胸闷气急,1年前开始出现快步走胸闷气急,3d前感冒咳嗽后出现轻微活动后胸闷气急,伴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坐起后胸闷气急可缓解。无明显咳痰,干咳为主。无发热,无双下肢水肿。就诊于我院门诊遂入院治疗。既往高血压病史5年,最高血压/mmHg,服用降压药物(具体不详)控制欠佳。查体:神志清晰,T36.5℃,P次/分,R15次/分,BP/90mmHg。端坐位,气促状,口唇、指甲无发绀,颈软,颈静脉无怒张。胸廓无畸形,叩诊呈清音,两肺呼吸粗,未及明显哮鸣音,两肺底可闻及细湿啰音。未及心包摩擦感。心浊音界左下扩大,HR次/分,律齐,心尖区3/6SM吹风样杂音,其他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未及心包摩擦音。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浮肿,无杵状指(趾),未及毛细血管搏动征。辅助检查心电图可见:窦性心动过速,左房大,左室高电压。血常规:血红蛋白g/L、红细胞4.02×/L,白细胞9.6×/L,中性粒细胞0.85,淋巴细胞0.15。胸片:两肺纹理增多,右下肺可见云雾影。诊断:高血压病(极高危),心力衰竭(左心功能不全),心功能Ⅲ级。思考:1.总结本病例临床特点?答案:本病例临床特点:①老年男性,胸闷气急2年,加重3d。诱因是感冒;②既往有高血压病史5年,控制不佳;③查体心界左下扩大,心尖区3/6SM吹风样杂音,双肺底可闻及湿啰音;④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左心房大,左心室高电压。2.该患者的临床诊断是什么?影响动脉血压改变的基本因素有哪些?根据JNC8的提法,如果对该患者进行高血压分期,其应属哪一期?答案:根据上述特点,可诊断为高血压病(极高危),心力衰竭(左心功能不全),心功能Ⅲ级。影响动脉血压的基本因素包括:心脏每博输出量、心率、外周阻力、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贮器作用、循环血量与血管系统容量比例等几个方面。根据JNC8,高血压可分为:1期高血压:收缩压~mmHg或舒张压90~99mmHg;2期高血压:收缩压~mmHg或舒张压~mmHg;3期高血压:收缩压≥mmHg或mmHg以及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收缩压≥或舒张压<90mmHg。据此可知,该患者应属于3期高血压。3.该疾病应与哪些疾病相鉴别?答案:根据初步诊断,结合临床资料应与以下疾病相鉴别。(1)扩张性心肌病无明确心脏病史,或存在高血压病,但血压控制尚可;临床表现为活动后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等,也可表现为双下肢对称性凹陷性水肿;查体心脏扩大,以左下扩大为主,可及二尖瓣收缩期杂音,为瓣环扩张所致;心超可见左心房,左心室扩大,伴或不伴有右心房,右心室扩大。(2)冠心病,缺血性心脏病有冠心病病史,或冠心病多重危险因素(高脂血症,糖尿病,肾功能不全,吸烟,不良生活方式,超重等),继往多有心绞痛症状或心肌梗死病史;查体心脏扩大,以左下扩大为主,可及二尖瓣收缩期杂音,为瓣环扩张所致;心超可见左心房,左心室扩大,局部有室壁活动异常(减弱或者局部室壁瘤生成);冠脉CT或冠脉造影可见冠脉血管呈现明显狭窄或闭塞。(3)心肌炎心力衰竭继往无心脏疾病史,心力衰竭发病前1~3周有感冒、流涕,腹泻等病毒感染症状;往往合并有传导系统损害,如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查体心脏扩大,以左下扩大为主,可及二尖瓣收缩期杂音,为瓣环扩张所致;心超可见左心房,左心室扩大,伴或不伴有右心房,右心室扩大;心肌标志物显著增高,往往持续存在一段时间,与心肌梗死的心肌标志物有明显的峰谷不一样。(4)瓣膜性心脏病各种原因导致的心脏瓣膜疾病,导致心脏腔径改变,心输出量减少,心脏舒张受阻,造成的肺水肿及有效血容量减少,组织器官缺血。继往多有心脏瓣膜疾病史,心脏超声可见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通常不伴有心肌酶的改变。(5)肥厚性心肌病部分患者有家族史,活动后胸闷气急,可伴有晕厥。心电图可见左心房增大,左心室肥厚,左心室高电压等。心超可见室间隔及左心室后壁或心尖区域心肌变厚,以不对称增厚为主。左心室的舒张末容积减少,心腔缩小。4.该患者应如何进行治疗?答案:(1)积极去除诱因。本例诱因为感冒,肺部是否存在感染需要进一步排查。可查CRP及肺部CT,如确定使用抗生素积极治疗。(2)心衰的急性发作缓解。急性期给予吸氧,利尿,扩张外周静脉减轻心脏前负荷。(3)心衰的慢性治疗,规范药物使用。醛固酮类,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药,β受体阻断药应长期使用。采取滴定治疗方法,逐步加量至患者所能耐受最大剂量。(4)积极治疗原发病。血压控制不佳是本病的主要原因,采用两种或者两种以上药物联合降压,选择长效,缓释药物治疗,必要时可采用动态血压进行评估。(5)寻找另外的导致血压难以控制的原因。积极排查继发性高血压,如肾性高血压;肾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狭窄;原发性醛固酮增高症;嗜铬细胞瘤等。5.心血管病患者可能引起“双下肢水肿”的生理学机制是什么?答案:心源性水肿。心源性水肿是由于心脏功能障碍引发的机体水肿。各种原因所致的心脏病,当心力衰竭时即出现水肿。常见于充血性心力衰竭、急或慢性心包炎等。心源性水肿的特点为:①水肿逐渐形成,首先表现为尿量减少,肢体沉重,体重增加,然后逐渐出现下肢及全身水肿;②水肿先从身体的下垂部位开始,逐渐发展为全身性水肿。一般首先出现下肢可凹陷性水肿,以踝部最为明显;③伴有右心衰竭和静脉压升高的其他症状和体征,如心悸,气喘,颈静脉怒张,肝大,甚至胸腔积液、腹水等。案例短评:该例患者为典型的高血压病心力衰竭,通过本例掌握高血压分期,心衰的诊断、常见病因及治疗。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