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童》是由日本漫画家松本大洋在《周刊BIGCOMICSPIRITS》上连载的漫画作品。
充满戾气的街头小霸王「小黑」,和天真却让人伤透脑筋的恶童「小白」。两个从小就是孤苦无依、相依为命的麻吉。他们的地盘「宝町」是一个充满金钱、暴力和龙蛇混杂的地狱之城。这两个被称为「猫」的少年,从没想过自己和宝町的未来,但无忧无虑的生活却因为黑道铃木的出现逐渐产生变化。一日,铃木带著恶棍手下重回宝町,这是财大气粗的财团,他们不仅要将宝町夷为平地,还派了三个拥有特异功能的杀手准备暗杀小黑跟小白。邪恶势力不断压迫小黑和小白的生活,面对环境变迁,两人的友情也出现重大危机。心中满是悲愤的恶童决定要站出来捍卫自己心爱的城市,展开一场亡命的生存游戏!
《恶童》日版叫《钢筋水泥》(粗译,请勿强求)。在我爱上松本大洋以后,开始陆陆续续买他的漫画书。他的漫画在港台都不火,在日本估计也漂流在主流之外。《钢筋水泥》这名字,我想原意也是要讲和水泥城市有关的故事。漫画是25开本的3卷本中篇漫画,讲小白和小黑的故事。
简单说来,恶童的故事情节大致如下:
一个名叫宝町的城市被两条河流孤立于其他城市之中因而成为“四周都高楼满地”的未开发处女地,而生活于其中的两个孤儿——黑与白——作为不良少年和这个城市现状和和平的保护者,与要把这个城市建设成为“从儿童口袋里捞钱”的儿童乐园城的“大反派”——蛇——展开斗争。
听起来好像是一个标准少年漫画的故事结构,然而事实上这是一部松本大洋连载于《BIGCOMICSPRITS》的青年漫画。是的,它的定向受众其实是成年人——这个从儿童的世界里走出来的面对社会游戏准则并且及其遵守这个规则的人群。黑白与蛇之间的斗争并不是简单的正义和邪恶的斗争,甚至我到现在都不能说出到底谁才是真正的“逆行者”。蛇在剧中的形象是即使放在那样的画风下依然有着扭曲面孔的人,这自然是因为我们站在主人公黑白的立场来看的缘故——破坏现状的人,破坏城市的人,没有爱和诚的信任,被工业化的流程侵蚀心灵,一切都依靠机械的思维准则和暴力的手段来解决,为利益而伤害他人,为发展而抛弃曾经。而黑呢,尽管这是一个每天都充斥着暴力和偷鸡摸狗事件的城市,尽管被白说“好讨厌、想擦掉”,尽管街道肮脏破败,但它确实生机勃勃,是养育他们的土地,养育孤儿的母亲——他们熟悉的街道,他们熟悉的大钟,他们熟悉的飞驰的电车……只因为是他们熟悉的他们所爱的所以才不甘心她就这样被一点一点的异化直至面目全非……
黑不止一次的说“我要保护我的城市”“我要保护白”,可是正如澡堂爷爷所说的那样“这个城市正在以我们不能控制的速度向我们不希望的方向发展”,说“你保护不了那孩子”其实就是说“你保护不了这城市”吧。说“我的城市”是坏习惯,因为城市不会属于任何人。
可是黑就是这样固执地按照自己的信仰去做着别人都不认同的事,他想保护的,真的只是这座肮脏而冷漠的城市么?其实他是想保护自己和白吧,不想再因为机器和大楼的更多介入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不想对任何人妥协,是的,他们不会向任何人摇尾奉承,他们是游走于街道各处的野猫,不乞求奢侈和怜悯也不认同任何人的教唆和强行改变。尽管他知道这里“已经不再是曾经的宝町了再也不会变为曾经的宝町了”,这里不属于他,可是,他只属于这里。
白被警察叔叔带走时,黑知道这是保护白的最好的方式。他站在高高的电线杆上,跟黑色的乌鸦站在一起,用眼神和乌鸦一起鸣叫,却冷静地说着骗人的谎话:“白碍手碍脚的,快把他带走”,用几乎无言的眼睛看着白在警察的怀里的挣扎,看着他贴在汽车玻璃上哭泣的脸,在乌鸦的嘶鸣奏出的背景声里听着白扯着嗓子吼着他的名字……
可是明明他们就是不能离开对方的,黑与白,本来就是世界的平衡,本来就是心灵的平衡,本来就是人性的平衡。离开黑的白只能依靠画笔来展现心中的梦境,只能依靠喃喃自语来告诉自己自己还好。而离开白的黑,却在精神崩溃的边缘寻找着白的踪迹,抱着那个仿白的布娃娃如精神病患者一样在街头得意地跟每个人说“白回来了,我的搭档白回来了”,差点因为黑暗而被更黑暗的力量所吞噬,差点就堕落于“鼬”——黑暗的自己——的陷阱中……而白一直重复着“黑心里所缺的螺丝全部被我拿着”,在白预见黑与黑暗对峙的那一场景里他痛苦地挣扎着说着“不要”,用他的意念给黑带去一只飞翔的白色小鸟,让黑明白自己是“相信白”的!
他们说白是纯洁善良真实美好的代表,因为他叫“白”,而相对的黑就是复杂混乱颓废暴力的代表,因为他叫“黑”。可是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黑就不会在深海里找到“心灵的钥匙”了吧而会堕入地狱被纯粹的黑暗吞噬吧。在我看来,黑和白其实都是人的代表:黑暗的力量永远住在心底并且用它来保护自己的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