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意义何在听王德峰教授讲座有感

这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

人生不过百年,那活着的意义又在何方?

先看三个例子:

公元前年,古罗马军队入侵叙拉古,阿基米德被罗马士兵杀死,终年七十五岁。

一群罗马士兵闯入阿基米德的住宅,看见一位老人在地上埋头作几何图形,阿基米德对士兵说你们等一等再杀我,我不能给世人留下不完整的公式!还没等他说完,士兵就杀了他。他是带着遗憾死去的。

罗马军队统帅马塞拉斯非常震怒,将杀死阿基米德的士兵当作杀人犯予以处决,他为阿基米德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并为阿基米德修建了一座陵墓,在墓碑上根据阿基米德生前的遗愿,刻上了圆柱内切球这一几何图形。

元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年1月),文天祥在北京被袁军看押期间写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从容就义,终年四十七岁。明代时追赐谥号“忠烈”。

年初,共产党员周文雍、陈铁军假扮成夫妻回到广州,协助重建广州地下市委机关。不料广州市一个机关被敌人破坏,他们的身份被供出,陈铁军与周文雍不幸被捕,几天后壮烈牺牲。

陈铁军说:“我们过去在一起工作,一直没有结婚,现在我们宣布举行婚礼。

人为什么活着?古今中外的先贤为我们提供了榜样!

一、人之所以是人,是因为人发现了生命的有限性。

人和动物根本区别是什么?从小我们都学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去年,人类学家在巴拿马森林发现了使用石器的大猩猩。人和动物的区别,恐怕不能因此不以是否使用工具为根本区别!

那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的边界在哪里呢?

窃以为: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发现了个体生命的有限性,江山如画,自古长存,人生如梦幻泡影,如露又如电!多少帝王将相蓬莱求仙,金炉炼丹,欲求得长生不老,与天地齐寿!然而,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追无涯,殆矣!只见五陵豪杰墓,不见当年秦始皇!人生为短暂,死为必然!

古人曰:鸟之将亡,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鸟之将亡,是肉体感受痛苦,故其鸣叫为“哀”,是生理上的反应,无精神上的反思!

人之将死,是精神上的痛苦和无奈,因此临终遗言为“善”。“善”者,价值判断依据也!人之所以为人,是知道死亡不可避免、不可逃脱、不可预期!

《坛经》祖一日唤诸门人总来。吾向汝说: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

人类的幸福与否,与人的死亡观密切相关,互为表里!

二、人之所以为人,是人拥有以有限存在,来超越无限生存的存在能力和意愿!

地球人类七十亿,据说有宗教信仰的有六十亿。基督教教徒追求的天国永恒,伊斯兰教是和信奉安拉和一起。佛教教徒是打破永远的因缘轮回!

古希腊时期,柏拉图提出“理念”学说,理念世界是圆满的,永恒的!个人的有限,只能在对理念世界的追求中,个人才能获得永恒的存在。

所以,当阿基米德面临如狼似虎的罗马士兵的刀剑时,全身心在于通过对几何图形的研究获得理念世界的永恒。肉体的丧失不会引发内心的焦虑。幸福感来自对理念世界的追求中!

中国传统文化是宗法制度,从小而言是“光宗耀祖”,从社会上追求“千古流芳”和“永垂不朽”!文天祥等传统的知识分子追求的生命价值在于“丹心汗青”,在儒家文化体中实现个体生命的意义和永恒!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历代有志之士的追求和生命价值的展现。也是中国生民历尽苦难而生生不息的保障!

近现代共产党员,前仆后继,不怕牺牲,就是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生命价值的体现和对生命的永恒追求!

活着的意义何在?以有限的个体肉体的存在,在追求价值世界中获得永恒!

或者,这就是人类活着的意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yae.com/rsgs/104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